[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30

 《胡润百富》:在您所提及的慈善行为中,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济群法师:经济救济和心理安抚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幸福人生。因为经济基础和良好心态正是构成幸福指数的两大部分,其中又以心态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心态,即使身家亿万,锦衣玉食,也只能带来一些暂时的满足,却无法从中获得长久、稳定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同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些人能知足常乐,有些人却怨声载道,烦恼重重,原因何在?正是不同心态使然。

  经济救济固然重要,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暂时、局部的。如果不从根本上着手,人们就会不停地寻求外在帮助,甚至因受助而滋生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所以说,在解决物质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大众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解除产生痛苦的心理基础。佛教所说的普度众生,就是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使之获得安乐。

  在通常观念中,需要心理帮助的只是那些心理疾病患者。事实上,普通人也都需要心理帮助或引导。人类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对生命自身的无知而产生,即佛教所说的无明。因为看不清生命真相,就会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念,由此形成各种恶性需求。许多人一生都在这些错误观念及混乱情绪中奔忙,实在辛苦!佛教所说的解脱,便是要引导人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如何修得慈悲心?如何推近民心向善?
下一篇: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
 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南大答疑 三·价值取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art One 11. Siddhartha is Eager to Know the Great..[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