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3

 《胡润百富》:在您所提及的慈善行为中,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济群法师:经济救济和心理安抚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幸福人生。因为经济基础和良好心态正是构成幸福指数的两大部分,其中又以心态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心态,即使身家亿万,锦衣玉食,也只能带来一些暂时的满足,却无法从中获得长久、稳定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同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些人能知足常乐,有些人却怨声载道,烦恼重重,原因何在?正是不同心态使然。

  经济救济固然重要,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暂时、局部的。如果不从根本上着手,人们就会不停地寻求外在帮助,甚至因受助而滋生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所以说,在解决物质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大众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解除产生痛苦的心理基础。佛教所说的普度众生,就是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使之获得安乐。

  在通常观念中,需要心理帮助的只是那些心理疾病患者。事实上,普通人也都需要心理帮助或引导。人类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对生命自身的无知而产生,即佛教所说的无明。因为看不清生命真相,就会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念,由此形成各种恶性需求。许多人一生都在这些错误观念及混乱情绪中奔忙,实在辛苦!佛教所说的解脱,便是要引导人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如何修得慈悲心?如何推近民心向善?
下一篇: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佛学热是一时的潮流和时髦,还是会成为一个常态?
 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如何修得慈悲心?..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京城论道
 轮回与业力
 什么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什么?
 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睡觉时如何把上师观想在心间?[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小骆驼的疑惑[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知识与修养[栏目:白云禅师]
 三四 私伽罗母[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疾病的三种根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C 1310经:本经乃天人赞叹佛陀的光明胜于日月。[栏目:界定法师]
 36.如何不侵犯[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大千世界怎么讲?[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栏目:明贤法师]
 道场何在[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