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442

  问: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答;关于这个问题,佛教是从轮回的角度进行解释。所谓轮回,也就是说,生命不只是从父母生下才有,而是一种无尽的存在。今生得到人的身份,和我们的惑、业、烦恼、无明有关。因为众生是随业力牵引来到世间,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就像我们有一个又一个愿望,然后会一桩接一桩做事,轮回就是这样一种愿望或行为的延伸。

  现代人接受了唯物论教育,很容易对轮回产生抵触,似乎这是一套无法以科学进行验证的玄谈。事实上,从我们现有的生命经验,同样是可以印证轮回的。比如,你们相不相信人有缘分?相不相信人有天赋?那这些缘分和天赋从哪里来?如果不从轮回的角度,很难对此做出合理解释。而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每个生命都来自无尽的积累,这些积累正是我们今生的起点。比如过去生从事过某个职业,具有某种爱好,今生再来继续,自然会特别容易。

  佛教认为,生命有两套系统,一是物质系统,由父母的遗传基因及后天滋养构成;二是精神系统,即个体在过去生中不断积累而成。因此,死亡也不是生命的彻底结束,只是这期生命暂时告一段落而已,未来又将继续随业流转。而对超越生死的修行者来说,则是根据自己的愿力往生极乐,或继续来到人间度化众生。


  问:所有的烦恼和轮回都是因执著妄想造成,请问,最初的清净自性如何会产生执著妄想,为什么这些执著妄想会使本来相同的自性,演变为不同层次的众生?

  答:这是佛教的一个老问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有时又说“一念不觉”。既然众生具足佛性,本来清净,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本来清净的自性会“一念不觉”,那么,成佛后是否还存在这个隐患?这都属于经常问到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这些困惑,主要是忽略了一点。虽然佛教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具有佛性”,但同时,我们的生命还存在着无始无明。正是这种无明,使我们认识不到潜在的觉悟本性。我们讲一念不觉,事实上,是念念不觉,是始终不觉。在证得实相之前,这种觉悟本体是从来不曾产生作用的。就像埋藏在地下的能源,在被开发之前,是无法使用,虽有若无的。而成佛之后,无明已经破除,觉悟本体已经启动,那就再也不会迷失了。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下一篇: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关于平等的问题
 知苦·离苦
 不要过分迷信科学,您认为佛教和科学矛盾吗?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佛法和科学能否兼容?佛教是否反对发展科技?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说明了什..
 清凉山上话清凉
 讲经说法,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佛教与科学文化
 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栏目:药师佛·经典]
 阴德[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The Vipassana Retreat - about the teacher, Ven. Pa..[栏目:The Vipassana Retreat]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40~49)[栏目:傅味琴居士]
 慈宗暮时课诵本[栏目:经典]
 占卜与符咒 Fortune-Telling and Charms[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智者妙音 中篇 迈向解脱之道 第四章、共同前行 一、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栏目:智者妙音]
 正知(正智)[栏目:印度内观研究所]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七、认清我们的娑婆世界[栏目:陈义孝居士]
 人人自治与世界和平[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