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弘法也能洋为中用吗?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1

  济群法师:关于弘法布教制度的建设,基督教是一个成功典范。他们虽然教义简单,但推广力度很强,有一套组织严谨而操作性极强的体制。所以能像开连锁店那样,不断在各地复制出教团组织。而佛教在弘法方面往往过于随意,尤其是面对广大的潜在信众时,缺乏主动接引的热情,更鲜有以弘法为使命的担当精神,这是我们作为大乘佛子特别应当反省的。

  佛法教义复杂,法门众多,这就需要我们以现代人容易接受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将之落到地面,走进人间。否则,再好的法也很难产生作用。这项工作是长期的,需要尽未来际去做,更需要大众参与。仅仅靠几个人,几个团体,是无法满足大众需求的。所以,我提倡的是“弘扬佛法,人人有责”。当然,这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去说法,都去引导大众修行。而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或是和人分享自己的修学心得,或是向人推荐适合的佛教读物,或是参与寺院的弘法活动,或是加入佛法书刊的助印和流通。只要有心去做,总有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记者:关于对基督教组织模式的借鉴,我有一种疑虑,毕竟它的教义是心外求法的,所以那种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能使梵帝冈的指令很高效地传递到世界各地,而佛教人人本具佛性的教义和这种组织构架是比较难于兼容的。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济群法师:基督教和佛教在教义上确有很大区别,但这种区别和教化模式没有直接关系。从佛教传统来看,比较强调个性化教育,由某位师父带领几个或一批弟子修行。这种方式固然能达到应机设教的效果,对个体来说更为理想。但就教界目前现状和信众需求来看,这种师徒相授的方式显然是杯水车薪,供不应求的。这就必须找到佛法修学的共性,建立一套于大众普遍有效,且容易复制的教学模式。惟有这样,才能使教界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多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信众需求。

  我觉得,选择什么方法,一方面是取决于方法本身的效果,一方面还要取决于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如果说佛教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像手工作坊的话,基督教所采取的布教模式就是现代的机械化生产,从产量来说,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信众群体日益扩大,而能够引导大众的善知识却寥寥无几,如果不选择机械化生产,很多人可能就没机会得到有效的修学引导。所以说,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大众教育模式,也是教界的当务之急。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下一篇:佛法弘扬是否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现代人应如何弘法?
 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定慧法音
 经济救助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闻思经教
 “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清凉山上话清凉
 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关于皈依的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佛法为人生之必要[栏目:太虚法师]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二节 第六识颂[栏目:成观法师]
 如何因应崭新的21世纪 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时代与环境[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忆念昌老[栏目:清远法师]
 三五 鹑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迷人与邪见[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浅谈对唯识种子的认识(贤戒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人死只有业随身[栏目:宣化上人]
 您累了吗?[栏目:禅林衲子心]
 451.汉月法藏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