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68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执著。但是,你现在能做得到吗?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旦在乎起来,可能比谁都在乎。人的心理很复杂,有些人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很不在意。可一旦遇到感兴趣的,就会特别执著。就像同样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强就越大。若把全部精力投放一个点上,必然深陷其中。我将这种状态比做心灵的巨大陷阱。怎么办呢?我常告诉他们,暂时不妨多在乎一些人,多在乎一些事。也就是说,不要只挖一个陷阱,哪怕多挖一些,也比挖一个深不见底的要好,因为那样太难爬出来。所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现在觉得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不经意间落入比别人更深的陷阱。

  “应无所住”代表较高层次的用心。心的觉性本是无住的,并非通过后天修成。前面讲过,心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的,一是绝对的;一是心的现象,一是心的本质。契入心的本质时,就具有“无所住”的功用。如此,任何东西无法沾染其上。因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性,任何情绪、尘劳都无法染污它,就像云彩不能染污虚空一样。

  如果一时做不到心无所住,不妨先选择一个健康而无副作用的对象“安住其心”。一旦具足相当的“止”力,再依正见修“观”。随着观照力的增强,自然能做到心所无住。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下一篇: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信仰和个性解放的趋势是否矛盾?
 关于情感的问题
 佛法和科学能否兼容?佛教是否反对发展科技?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说明了什..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定慧法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才能把心一直保持在恒定的状态中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法与科学[栏目:禅林衲子心]
 金刚经说什么 总结论[栏目:南怀瑾居士]
 真际禅林七日禅修开示(第四季度)·第六讲 修行改变命运[栏目:净慧法师]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目录 晨语序[栏目:宋智明居士]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七、法执缘自心,外境实无[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