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5 伍、心清净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0
10-3-5 伍、心清净
1. 八圣道的所有八支都要培养吗?
 
2. 想要证得涅槃的禅修者应该记得,在《转*轮经》、《大念住经》及其他经里所教导的导致灭苦之道都是具备八支的,即从正见至正定。只有当所有八支具足时,禅修者才能到达灭苦的涅槃。
 
3 在这八支当中,佛陀在不同经典里把「正定」定义为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这种教法称为「出胜义释法」或「中灯法」。出胜义释法示出最佳的专注以作为修习内观的根基。中灯法则指出九种定中的中间四个,即「色界定」。这已经把发生在色界定两边的「欲界最高的近行定」与「无色界定」包括在内。所以,当佛陀举出四个禅那作为正定的例子时,要了解其意思是指所有九种定。由此可见禅修者必须具有正定,以便能够练习内观并证得涅槃。
 
4. 为了培养七清净,禅修者首先要培养「戒清净」,进而修「心清净」。已获得心清净后,他可以培养「见清净」。
 
5. 《摄阿毗达摩义论》中说「依照相、味(作用)、现起(现状)、足处(近因或直接因)辨识名法与色法,称为见清净。」
 
6. 想要圆满见清净的禅修者首先必须致力于获得心清净。《清净道论》第十八章对「心清净」下定义时说:
「心清净是八等至定及近行定。」
 
7. 所以,「四色界禅那」、「四无色界禅那」加上「近行定」都是心清净。因此,禅修者必须致力于获得近行定、其中一个或全部的禅那,以证得心清净。
 
8. 《相应部.定经》说:
「诸比丘 ,应修习定。诸比丘,得定之比丘能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什么呢? 即色集色灭及其因 ,受集受灭及其因 ,想集想灭及其因,行集行灭及其因,识集识灭及其因。」
 
9. 在这部经里,佛陀指示必须培养定力才能如实知道下列:
(1)色、受、想、行及识,这些(五蕴) 是究竟法。
(2)五蕴生起的原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等。
(3)五蕴息灭的原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等的止息。
(4)五蕴的生灭及它们的原因。
 
10. 任何想要证悟涅槃的人,应该注意佛陀的这一教导,因为它指出了培养定力的必要。但是禅修者如果禅修而不培养定力,那么,由于没有定力,他们就不能:
(1)依据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知道果法如何依因法而生,以及因法之灭如何导致果法之灭。
(2)看到极微,或者看到极微并分析它们、破除密集,以及辨识究竟法。
(3)如实知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外五蕴的生灭及它们的原因。
 
11. 因此,还不知道这些的人,最好以恭敬心跟随佛陀的劝导并培养定力。如此,他们将能以三遍知圆满地辨识五蕴并证得涅槃。佛陀这样的教导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灭苦。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6 陆、心清净的剎那定
下一篇: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4 肆、色法的三种密集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7 柒、如何辨识食生色法..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9 玖、堕入有分识..
 内观禅修手册 5-3 图片说明
 正确的修行 9-2 无住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5 伍、如何辨识心生色法..
 基本佛经选集二 2-3 阿含经集上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
 内观禅修手册 5-2 阿姜达磨多罗的开示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1 壹、四界观简略法..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4 肆、眼门五十四色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称谓及职称[栏目:吴立民居士]
 慈心、日常食物及生活方式[栏目:四无量心]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二[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三十、地藏菩萨灵感记[栏目:地藏菩萨灵感记]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索达吉堪布UC开示(2012-3-22)[栏目:索达吉堪布]
 福德刀断烦恼发[栏目:宣化上人]
 弟子序[栏目:自然的代价]
 房子很漂亮,却盖在地震带上[栏目:净界法师]
 相应8经 经由执取而战栗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