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3


  问:法师曾经戏言: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所有的文化将只剩下一种,即现代化。且不论这一现象的利弊得失,就当今教界来说,现代化的进程也对佛法弘扬提出了新的课题,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答:佛法的弘扬当然是要走向现代化。佛教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就是契合佛法的基本原理,契机就是契合众生根机及时代要求。从佛教传播史上来看,历代高僧大德为了使佛法在不同地区和时代得到传播,总是以当时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弘扬佛法,这也正是佛法形成不同体系和宗派的重要原因所在。所以,现代化的问题不仅是我们今天才面临的,在以往各个时代,历代祖师都曾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古代大德们完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使命,在今天,佛教现代化的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身上。


  问: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理念,还要通过许多具体的操作来进行,法师认为,应当如何使佛教的现代化落到实处?

  答:在佛教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除了立足于契理契机的根本宗旨,还应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但是,我们要继承什么样的传统呢?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误区现象,这些也是传统,但不是优良的传统。有些人对中国宗派佛教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以为唯有阿含经典才能真正契合佛法;有些人专弘净土一宗,断章取义地强调其中的部分内容,廉价出售净土法门,甚至只见净土而不见佛法。这种种知见,都是因为对传统的片面认识所造成。我们继承传统,是要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这就需要对传统有正确的认识,以此选择我们所应继承和继续发扬的部分。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

  佛教现代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献整理。五四运动之后,随着白话文的兴起,传统的阅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尽管佛经在翻译之时选择了较为明白晓畅的语言风格,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历代高僧的大量论典和注疏,没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就很难深入。这就需要以现代的学术规范进行整理,如校勘、注释及白话翻译。通过这些工作,将更有利于佛教典籍的推广普及。

  而在弘法过程中,也要契合时代的思潮,如人生佛教的理念就和当代的人本思想非常契合。尽管古今中外的所有问题无非是由人们的贪、嗔、痴烦恼所构成,但在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应对社会现状予以关注,以佛法的智慧去解决现实人生存在的问题。至于在弘法方式上,科技的发展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及媒体的作用,在采用传统讲座和印赠经书弘扬佛法的同时,通过录音、录像、电台、网络等各种渠道来传播佛法,使更多的人从佛法中得到受益。

——摘自《人生佛教在当代的弘扬》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下一篇: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发心为本
 南大答疑 三·价值取向
 学佛目的
 佛教与科学文化
 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
 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弘法也能洋为中用吗?
 《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修行要解行并重——客堂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二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应作慈爱经》之四[栏目:玛欣德尊者]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七二)[栏目:杂阿含经]
 生命的质量[栏目:仁焕法师]
 《异部宗轮论》初探(定源)[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栏目:太虚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二章 北宋的佛教 第三节 印经院的事业[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4-5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