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受戒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0

受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戒学实乃学佛之基。佛陀涅磐前,就教示佛弟子应“以戒为师”,即因戒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宝藏,令生命得到光辉、庄严,到达真正的安稳处。故经上喻戒如慈母,令不受恶业侵害。如勇将,能降伏烦恼;如守门人,守护功德法财;如器皿,堪受种种功用;如医,治众生病;如命,赖以修行;如王法,为世间善恶之衡准;如王命,能行自在;如台阶,得入佛法殿堂之富丽与庄严;如大海水、须弥山,最为尊胜。是故佛弟子勿误解戒律为束缚,应珍重开戒。戒因对象不同,分出戒与在家戒,出家之人受出家戒,旨在出离生死;在家居士因有家室外缘,故受在家戒。在家戒,近为人天善道之良途,还为出世无漏之正因,故在家居士须进修戒法。

       在家戒种类有三,在家居士可量心于僧众间求受,次第进学:

       一、五戒:受持五戒得保人身,乃至上升天道。此为最终根本戒,是众善根本。
        1、内容: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受戒时机:皈依后,欲进学戒法时受,可五戒全受,或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受。受五戒不必吃素。受已,则至此期生命终了方舍戒。

       二、八关斋戒:此为佛陀慈悲为令在家居士种出离之因,为在家居士所制,一日一夜之出家戒。
         1、内容: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香花蔓庄严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2、受戒时机:欲学出世清净之生活者可受。受戒一日一夜后即自然舍戒,得日日重受。佛弟子可于假日或六斋日受之,多受持一日,即多一分利益。

       三、菩萨戒:种成佛之菩提正因,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精神,行菩萨事之大乘戒。
         1、内容:在家居士一般受的在家菩萨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但菩萨戒,重在戒心,总摄一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而不受限于戒条。
         2、受戒时机:发菩提心,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以六度波罗蜜济度众生终至成佛者可受。一受菩萨戒,生生世世戒体永在。
       众生受戒后,应护持净戒,不可轻言犯戒。若犯戒,应如法忏悔,并不再犯。


{返回 律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菩萨戒》概说(坚钰)
下一篇:出家的意义
 律宗在福建的弘扬
 “以戒为师”及其现代社会价值
 沉寂后的挺立:清代的律学和律宗(王建光)
 律学大师鉴真和尚
 律宗的基本经典与理论(蔡惠明)
 评道宣律师佛教史学的三部著作(法清)
 “时食”与“非时食”的判定(钮卫星)
 津大师与唐代南岳律学传承(徐文明)
 戒乃自由良药而非束缚(大愿法师)
 僧伽的自新大会——布萨(济群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讲义(文珠法师)[栏目:法华经讲记]
 相应69经 如理作意具足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呵斥戏论[栏目:般若]
 No Ajahn Chah《163》[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大手印瑜伽法要[栏目:经论著作]
 福德日记7月18日─刻不容缓的事[栏目:福德日记]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栏目:大寂尼师]
 现在的媒体、网络中有很多色情内容,以女人的裸体为美...您对这些怎么看?[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如何思维认识“轮回过患”[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直指大印 第十一章 证无所证[栏目: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