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六)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六)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此「深」字可通上下:通上则谓功行造诣之深,非行浅也;通下则谓深妙般若,非浅般若也)

「行」是观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说(「行」,有小乘行:修四谛、十二因缘求证罗汉、辟支佛果者。大乘行:修六度万行,普度众生,求证佛果者。渐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妙觉,次第修习者谓之渐次行,亦名遍成行。圆顿行:依圆教法门于诸位中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为圆行亦名顿成行。行深般若即属此一门)。

「深」乃对「浅」而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但破我执,未破法执,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这是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所共修的,所以叫做「行浅」。

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既破我执,又破法执;如是既见「空」,又见「不空」,以至空空,如是则三惑圆断,二死永亡,证入中道实相第一义空,这是大乘菩萨所独修的,是故名为「行深」。又因所修之观有空、假、中三种之不同,以及析空观(灭色取空),体空观(即色是空),次第三观(从析空观起至一心三观);一心三观(即析空观是实相,乃至次第三观亦实相)的差别。如但修空观,或假观,乃至次第三观是不可名深的。菩萨能够圆修一心三观,照了一境三谛,境智一如,能所双忘,顿证实相般若,真心本体彻底现前,所以称为「行深」。

复因般若有三:「文字」仅属开解方面,「观照」只是修行部分,唯「实相」才算亲证境界。前二——文字、观照,是浅;后一——实相,是深。另一种说法:二乘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行浅般若」,大乘转五蕴成三德为「行深般若」。至于般若智亦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上面所说的三观是能观之智属因,般若的三智是所证之智属果。修空观成即证一切智断见思烦恼,假观成即证道种智断尘沙烦恼,中观成即证一切种智断无明烦恼;若但证一切智,或道种智谓之「行浅般若」,能圆证三智,即是「行深般若」。

其次如仅断见思烦恼,灭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是一种「行浅」波罗蜜,够不上「行深」二字。能断无明烦恼,灭变易生死,证究竟涅槃,这才配称为「行深波罗蜜」(波罗蜜,梵语音译,意译为到彼岸,比喻涅槃)。今是大乘菩萨,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观,证一体三智,断无明烦恼,得究竟涅槃,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

「时」,指菩萨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时。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之时;亦即寂照不二,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亦即万缘俱寂,无证无得之时;亦即能所双忘,境智不分,实相般若现前之时。如《大般若经》云:「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如是等一切分别,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菩萨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谓无处不是般若,无时而非般若!愿行者无失其时!这里要特别注意「时」字,意思是说菩萨修习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时,故能照见五蕴皆空,而度脱一切苦厄。

也就是说,观自在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点,证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时候,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由前行深般若,故能照见五蕴皆空,但是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断灭空,或邪见空。若断灭空者,则无一切善恶因果可言,同时也不须修一切福德善行,乃至庄严佛果。若邪见空者,邪见人所执之空,闻空解脱之法,则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且认为究竟,是为邪见空。如《楞伽经》卷三所说:「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唯有不堕「断灭」、「邪见」二空始可与言般若空义。而般若空义之深奥,非简单言语所能表达。现略约二义而为说明:

一、 就方便门中说(属事方面):「空」是虚妄不实的意思,因为宇宙万有,皆依众缘和合而成,是一种生灭无常的幻相,没有实在的自体,故谓之「空」。《大智度论》卷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说明了「空」是缘生不实的意思。

二、 约真实门中说(属理方面):「空」指真空实相之第一义空,谓五蕴虚妄相中当体即是真空实相。非伪为真,离相曰空,以真如理性离一切迷情妄相(虽离一切迷情妄相,而一切迷情妄相当体即是真空实相),故曰「真空」。「实相」是对幻相说,幻相假现故说有(假相名幻有),实相无相故说空(实相本空寂),虽空而自性不无,所谓无相无不相,故名实相。总之万有缘生非实,此为虚妄之空,万有当体即真,此为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即是实相,实相即是真如佛性,亦即涅槃妙心。同《观佛三昧经》曰:「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涅槃经》卷十七云:「佛性名第一义空」;《三藏法数》四十六亦说:「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为第一义空。」此即佛性、真如、实相、涅槃,皆为空之异名,由此可见,今取实相解释空义,是有根有据的。当知,虚妄之空,是般若之消极破坏作用;第一义空,是般若之积极建设作用(以下经文中凡谈空者皆依此二义)。

按前一属「渐门」,后一属「顿门」,般若正义当取后者——第一义空。虽然如是,但对小乘人说法,则当用前一说(虚妄不实之空),对大乘人说法,当用后一说(真空实相之空),如此方合如来随机施教之旨。古语云:「药不分粗妙,贵在对症;法无论浅深,要在投机。」确实是金玉良言。

要知道,「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即是「入实相般若之微妙观门」,合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二句,可为全经之要髓,学者千万不能忽略。(未完待续)

注释

注3: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

以五种功德法成就佛身,故曰五分法身。一戒身——谓如来身口诸业,永离一切过非,故云戒法身;二定身——谓如来真心寂静,永离一切妄念,故云定法身;三慧身——谓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故云慧法身(即根本智);四解脱身——谓如来之身心,解脱一切系缚,故云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五解脱知见身——谓如来得到涅槃——解脱,亲证佛「知」佛「见」(知属智知,见属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诸法如实之相,故云解脱知见身(即后得智也)。以上五者皆有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就因而得名,后二就果而受称。总之,都是佛之功德。

如何才能转五蕴而成五分法身?一切众生若能严持规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成为五分法身。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即身(包括眼耳鼻舌在内)。众生若能持戒防止身口诸业,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二、转受蕴成定身——受蕴即六识领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根尘泯净,离一切颠倒散乱,此即转受蕴而成定身。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即意识思想六尘之名。众生若能了悟诸法虚妄则意地明净,觉照自在,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四、转行蕴成解脱身——行蕴即造作种种业行之名,以此业行而有系缚。众生若能不造作诸业,则没有系缚而得解脱自在,此即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五、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识蕴即了别的意思。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妄想分别,生灭无常,则无生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而成解脱知见身。这是小乘所证之法身;故云「转五蕴成五分法身为之行浅般若」。

注4:转五蕴成三德。三德者:

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常住不灭,清净法性之身,是为法身德;二、般若德——为佛之「妙智」,觉了一切诸法如实之相,是为般若德;三、解脱德——为佛之「胜用」,远离一切烦恼系缚,是为解脱德。因为这三者,各各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所以称它为三德。要之,「法身」为常住清净德;「般若」为出迷开悟德;「解脱」为自在离缚德。三德的道理已经明白,然而何谓转五蕴成三德?

一、转色蕴成法身德:佛身无边相好万德庄严,悉由转色蕴而成的。二、转受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量广大,自在法乐,悉由转受蕴而成的。三、转想蕴成解脱德,谓佛有无碍智辩,说法自在,悉由转想蕴而成的。四、转行蕴成解脱德,谓佛神通变现,以清净法摄化众生令得自在,悉由转行蕴而成的。五、转识蕴成般若德,谓佛之三智圆具,对于一切诸法无不通达自在,皆由转识蕴而成。这就是转五蕴成三德的道理,属大乘菩萨所证的境界;故云「转五蕴成三德为之行深般若波罗蜜」。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五)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七)
 千古禅风 人天共仰──沈痛悼念一代高僧净慧长老
 广修诸善法 净心真供养
 佛陀与我(上)
 无上菩提之本──三皈五戒(第二十一~第二十七)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四
 相忆今日 相约未来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
 礼佛除愆 布施增福───药师如来圣诞过堂开示
 传统王道文化与当今社会应用价值之探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九[栏目:妙量法师]
 弥勒菩萨的净土法门[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栏目:净慧法师]
 旁观者清 当局者真[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观智进程 V、道非道智见清净[栏目: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十八[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不可妖言惑众[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