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境界·知见·正命
 
{返回 界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2

《境界·知见·正命》◎界诠法师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染的是外境(事物),迷的也是外境(六尘),心随境则生喜怒哀乐,随称、讥、乐、苦,利、衰、毁、誉而动。不能自在的生存,为之而颠倒。因为不识本性,诸法自性。

    随文字,语言的好恶而烦恼不堪。语言、文字是对形象事物的一种假设安立而已。人们为之而取舍,分别。语言文字的描述非真境,可是人们以我执出发,以非为是,以是为非而造业,而轮回受苦报,继而又造业……

 

二、知见

    为什么会颠倒,因为知见不真、不正,认识不透,没看清楚。妄以偏为正,坚执己见。学佛法在于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依佛言而去实践生活,在生活中体验佛法的实质。

    有人以为学佛只要好生的念佛就是了嘛,何必学习佛法道理呢?其实不然,此为知见问题。若不知法(佛所指示的道路)何能依法而修(如说而行,如行而说)。经中的闻思修入三摩地,教理行果,信解行证,无不说明闻教起修的过程和重要性,为此第一点的知见应树起。

     如佛言无常、苦、空,依此理而修习,对照自己。有了教理的武器,好对治眼前的境界,为之达到转染迷为净悟。打破灵魂——我执。

 

三、正命

    生活的准则。做为一个佛教徒,生活方式要与众稍不同。以正知见为前导,生活的举止要与佛法相应。以五戒为根本,五戒持好,就是五大布施。法施,财施的动机应纯正,不为名闻,只存供养。做到牺牲无私的奉献,不悭的“舍心”,才能圆满因行,成就果德。

    在为人处世上要以利他为务,不可损人利己,多成全别人,好事让人,吃亏是福的思想。不可苟且偷生,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返回 界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二门论的品门大意
下一篇:维摩经听后感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四
 心能静下·方能净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二
 福德·智慧
 学佛第一课
 佛法不是贸易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一
 策励十条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二四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脚踏实地[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教教育的时机和挑战[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经行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21 一指禅[栏目:大机大用]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五、小乘、大乘、金刚乘皈依释义[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相应14经 下劣意向者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发心出家,尤其是女众应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修行道场及依止师父?[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变化气质 改良习气(宣化上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