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力、他力如何理解?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01

居士: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但是从往生的条件——信、愿、持名来看,虽然有佛力的加持,但每一个条件的实现却主要是自力,特别是往生的品位及持名的深浅,这也是自力为主。如何分判才正确,请法师开示。

法师: 在往生这一点上是全凭佛力,纯他力。在信愿持名的过程当中,有他力也有自力。自力和他力的关系是“感应道交”的关系。

什么是“感”,“感”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念佛行人这个层面来说,以我们深信切愿持名为“能感”,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四十八大愿为“所应”。阿弥陀佛“所应”的核心是摄受一切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我们顺应这个愿,发恳切求往生的愿,我们众生的愿和弥陀的愿透过弥陀名号为中介,沟通、互动了,就“感应道交”了。

“道”就是清静道,是佛与众生同体的心性,它是可以交融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两个珠子,这个珠子映在那个珠子上,那个珠子映这个珠子上。众生的心跟佛心也是两个珠子的关系,互相辉映,互相包摄。

“能感”和“所应”都要同时具备。谈“能感”的时候,当然由你自身善根的发动,至少你要相信净土法门,要厌离娑婆,要执持名号。虽然有自力在里面,但在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上,不是靠你单纯自己持名的功夫,而是在于你信愿持名感通到弥陀的愿力,是愿力的巨大力量把我们横超出去了,从这点来看,是全靠他力。所以我们不要决然地分别是自力还是他力,自他二力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

蕅益大师说:净土法门的特点全在“了他即自”。“了”是明了,明了全体他力就是自性之力。这句话有些难理解,我们用天台“六即佛”的理论框架来帮助理解一下。

天台家所讲的“六即佛”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众生自性的力就是正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这样自性的正因佛性。

他力是“究竟即佛”阶段的,通过修行已经成就的佛力。“究竟即佛”的佛性跟我们烦恼众生的佛性,是同体的、不二的,所以阿弥陀佛全体已经成就的佛力,实际上也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正因佛性的力量。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下一篇:一念净心即得往生,就不需要一天一万声佛号。那还要念佛吗?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有时会在家里念佛,还会放些生,每个月吃十天斋。可是家里人都以为我被洗脑..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才能有效地去除妄念?
 净业三福的内容很多,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怎么忆佛?
 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弟子的丈夫不信因果、诽谤正法、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修苦行和往生有直接关系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八九 诸种愿望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信仰的“魔桶”与破执[栏目:雪漠]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外作用[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善导为什么被认为是净土宗的真正创始人?[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六度之五:禅定波罗密[栏目:达真堪布]
 虽愿往生,但一时还不能信入专修念佛,有什么办法帮助起信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净土法门之除疑、生信、安心、立誓、正行[栏目:慈法法师]
 相应59经 识经[栏目:相应部 13.现观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