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人要恪尽人伦,心如佛心,才能感应道交,否则感应道隔,不得往生,这与“信愿必生”相悖吗?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1

居士:如何增强信愿之心?印祖谓,念佛人要恪尽人伦,心如佛心,才能感应道交,否则感应道隔,不得往生,这与“信愿必生”相悖吗?

法师: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个基本原理。印光大师谈念佛人于世间法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于出世间法应信愿感通、执持名号,这是非常完备的。

念佛人在世间一定要敦伦尽分。“伦”,是五伦关系。五伦关系中的每个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道德义务,在净业三福里就谈这个问题。

如果净业三福做不好,甚至连做人的仁义礼智信都不认可,那你这个心修福德就修不到。

世间的福德修不到,就不会有智慧。

没有智慧就不会对净土超越的圆顿法门产生信心,当然就无法感应道交,自然就不能往生了。

所以印祖的话与“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往生”两者间是侧重点的差别,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师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这不是违背因果论吗?
下一篇:念珠、法器如何开光?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
 念佛的目的是什么?
 国中天人”、“国中声闻”、“国中菩萨”,请问这些有什么区别?
 请问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到淡定,甚至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境..
 念佛需要持戒吗?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如何理解?
 专注念佛时就会昏沉,妄想多时却很精神。请问法师,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一个初学者,我应该上哪一类课程才能够多了解佛法?
 如何一直保持精进修行状态?
 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菩萨做担保人(圣严法师)[栏目:忏悔业障]
 传喜法师讲《心经》——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栏目:传喜法师]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六课 如影随形的业力[栏目:佛学启蒙]
 无死的金刚心 第26章 狮面空行母[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戒尘的画册[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今生见到的人都是业力感召来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瓜丝拌金针菇[栏目:素食菜谱]
 A Huge Lump of Gold (Moderation)[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礼赞常不轻菩萨光圣《妙法莲花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圣光)[栏目:其它法师]
 四○八 陶师本生谭[栏目:第七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