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2

居士: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法师: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戒律是针对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所施设的。最基本是五戒——杀、盗、淫、妄、酒。若与儒家的“五常”相对而言,不杀生是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智。戒定慧三者钩锁相连,由戒生定,由定开慧。戒如捉烦恼贼,定如缚烦恼贼,慧即杀烦恼贼,三者缺一不可。是故戒为基础,持戒不精严者,便不可能有禅定,更不可能有智慧。净业三福就体现着戒定慧的内涵。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阿弥陀佛能救五逆十恶的罪人,再者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所以我不持戒也能往生;二是持戒不清净,没有禅定的功夫,就不能往生。这两种观点都有些偏激。应知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虽然能仰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但是仍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持戒。戒律是佛教的命脉所在,不持戒就不具备佛教徒的资格,尤其是出家人,不持戒就是败坏佛教的幢相。戒律是佛法的最后所系,持戒能增上往生的品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光靠持戒的功夫是难以往生西方净土的。往生净土全凭信愿,持戒念佛功夫的深浅决定往生的品位。如果有人认为能否往生净土要取决于持戒清净、禅定功夫和持名念佛的功夫,那表明他对奇特殊胜之净土法门还不了解。

另外,净业行人须知,信愿念佛即含摄戒定慧。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敢入,即为戒。若一心念佛,心不攀缘外境,即为定。若一心念佛,观照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为慧。是故至心念佛,万德齐彰,一法具一切法,妙德难思。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下一篇: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怎么忆佛?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以前所有的罪是消不掉的,是吗?
 如何应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已经过世的父母,我们要如何拯救他们?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才能有效地去除妄念?
 净业三福的内容很多,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68经 丰富慧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06大海[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栏目:达真堪布]
 最简单实用的解脱法门[栏目:杂阿含经选集]
 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栏目:周叔迦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0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学诚大和尚接受有关媒体的访谈――2006年4月10日于北京龙泉寺[栏目:学诚法师]
 5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江味农)[栏目:04 经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