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佛的总愿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7

阿弥陀佛的总愿

在世自在王佛的座下,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那个时代众生的寿命之长,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他的寿命是四十二劫,寿命非常非常长,而我们现在就是几十年的光景。所以我们的福德智慧,跟世自在王佛那个时代相比,是陋劣得太多太多,不能比拟。

就在这么一个盛世的时代,有一个转轮圣王叫世饶王。通过世饶王这个名称也表明那个世间是非常丰饶的,太平盛世、丰衣足食。世饶王有这样的大福报,同时他有对心性上的孜孜追求。他去听闻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一听之后就慧根生发,心开意解,大彻大悟。然后“弃国捐王,行做沙门,号曰法藏”,成了世自在王佛的一个弟子。

法藏比丘有大福报,大心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他修行不久就很有受用。可以通过他在世自在王佛前赞佛的一个偈子以及他发的总愿来看,世饶王出家之后,很快他的证悟就到了甚深的境界。他能够非常深广地把世自在王佛的功德赞叹出来,而能够赞叹出佛的功德是很了不起的。

赞叹了佛的身相光明以及内证的功德之后,法藏比丘就开始谈自己的愿。“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他说我发愿也要成佛,也要像世自在王佛您老人家一样的耆德,过渡两种生死之海,而且令一切众生都得到生死苦难的解脱,这是他发的一个总愿。我发誓要成佛,要生生世世把这个愿兑现下去,要为九法界众生,给他安心,给他安乐,给他安慰,给他究竟的解脱,这就是菩提心。安乐一切众生,给一切众生以快乐,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那么这种拔苦与乐的心,一定要有一个实质性的一个安定,所以他就发心我要建构一个净土,而且是超胜十方一切诸佛的净土,让他方世界九法界的众生一起来到我的刹土,能够在我的刹土当中,得到快乐,得到安稳,得到佛力加持的修行,得到快速圆满佛果的利益。他马上就发了这么一个愿,所以他就提问,我这个愿能不能实现呢?问他的老师世自在王佛。世自在王佛当时就很赞叹,给他授记,“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就好像一个人要把大海水舀干,他只要至心发愿,如果今生舀不干,下一辈子再来,下下辈子再来,终究能够把大海的水舀干,能够把大海的珍宝现前。他是这样无尽的精进,所以世自在王佛肯定他,一定能满这个总愿。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十八大愿对凡夫众生的意义所在
下一篇:求生净土之利
 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往生的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衣食中无道心
 念佛是对治我执的捷径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西方确指》一了百了当念佛,识前非,崇正信
 净宗法语大观 第四编 净土资粮 愿门
 略述净土信愿行 五、净业三福融圣道 了他即自享佛果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在主妇 乐善好施[栏目:慈庄法师]
 五十六、《楞严经》教诲[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掌中论》大意之六[栏目:刚晓法师]
 既然佛教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总是老实人遭遇不幸?[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一条戒[栏目:法音宣流·嘎玛仁波切]
 弘法救度唤醒善根[栏目:传喜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一节 华北的佛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金刚经持验纪卷下(周克复)[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四十四世 永明延寿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