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孝道
 
{返回 衍慈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佛教与孝道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谓:「百行孝为先。」
 
但现今社会,儿女长大后,有能力的都离家自创天地,弥漫着嫌弃父母老人之风气,甚至把上辈作为斗争的对象,这实是值得关注。常言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报答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试看鸟儿也晓得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北极大自然界中的企鹅父母,以身体轮流交替给子女温暖,企鹅长大后,亦站在寒风中老老实实地,身体动也不动来保护父母,不让受寒。可见畜生之类,也如是表孝恩,人类是万物之灵,若不懂孝道之理,应是何等惭愧?同样,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谁都会老,我和你也会有一天思想迟钝,行动缓慢,百病缠身,需要依赖别人的照顾。时代舜息万变,老人家思想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或生活习惯有差异,应多加体谅和尊重。当知一者父母恩深,不好忘失,二者因果循环,今天不孝养父母,树立不到好榜样,你的儿女将来又会怎样对你呢!
 
佛教提倡以孝道为本,层次尤深,佛陀宣说多部经典,都教导做人的孝道,「地藏经」称为孝经,首先佛陀为母到忉利天说法,报答亲恩,次则地藏菩萨前生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救拔慈母于地狱饿鬼道中…..。真正彻底落实孝道,古德说:「大孝释迦尊,历劫报亲恩。」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还供书教学,定亲婚娶等等,这份伟大的慈爱,恩德如海深。怎能报答父母之恩,尽做儿女的孝道呢?孝道分有世间的孝和出世间的孝,世间的孝大多以物质,如饮食、衣服、汤药、卧具、金钱等,尽自能力供养父母口、体所需,使生活安隐;精神上顺从,冬夏晨昏,诚心照顾,每逢过节‧生辰以礼庆贺、使父母欢喜。
 
莲池大师七笔勾中说:「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父母恩重比山丘更高,父母生我、哺我、育我、教我、令我长大,立足社会,纵然用世间最好之物质,如皇帝的五鼎三牲,这样珍贵的物品,丰富饮食去供养父母,也难以报恩于万一。唯有学佛办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菩萨道,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使令父母脱离生死烦恼,方算圆成做子女之道(责任)。这是佛教所讲的出世间孝道。
 
大家听过盂兰盆经吗?目健连尊者的母亲生时不信因果,作诸恶业。当尊者初得神通,入定时见其母在饿鬼道受苦,心痛不已。故用神通力以砵盛饭与其母,可是其母恶业深重,砵饭变成火炭,不能下咽,他为救母亲,求见佛陀,得佛教示,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僧,仗十方众僧的戒德威力,令母超升。明白此道理,最好能令父母在生时,不单尽力孝养,而使他们得闻佛法,相信因果,将来得生善道。若然父母已不在世,亦应尽力救拔,戒杀、诵经、念佛,每逢七月十五供僧,做超度的佛事,不但此生父母,生生世世父母皆蒙超升,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返回 衍慈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勿做遗憾的事
下一篇:慈悲
 佛之知见
 我错了!
 对病者开示
 除旧迎新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三 要懂得如何融入一个团体 A
 不怕念起 只怕觉迟
 法仪的缘起
 「般若」
 佛教与孝道
 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段引人深思的真实因果故事[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譬如山[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圆满的典范[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略论法相与唯识[栏目:胡晓光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六八)[栏目:杂阿含经]
 断烦恼的殊胜窍诀[栏目:达真堪布]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三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大悲咒句偈 45.苏嚧苏嚧 SU LU SU LU[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There Are Bandits Ahead[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阿毗达摩 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所[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