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严法会开示一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05

华严法会开示一

大家知道华严法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修持、读诵《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华严经》内容非常深广,因为它是佛陀成道以后最初讲的一部经典。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之后,当时他有一个想法:“佛法这么高深,如果我直接把最高深的法讲出来,恐怕很多众生都会生起怀疑,不相信玄妙高深、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因为众生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没有因缘、没有智慧,又不相信佛陀所说之法,认为这个太高深、太难想象、太难理解,于是就诽谤佛法。因为诽谤佛法、诽谤三宝,所以会堕入三恶道。”佛在最初的时候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于是如来说:“我宁可不说法,赶紧入涅槃。”但是,他转过来又想,“十方诸佛成道以后度众生都要讲法,如果释迦佛成道以后不讲法,那为什么要来成道啊?这又违背了佛陀的本愿。”所以,释迦佛只能从高深的《华严经》开始,转而又讲了十二年的阿含教法。这四阿含教法,就是从现实的人身入手。

最高深的佛法

为什么佛第一时讲《严华经》?讲那么高深的法呢?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每一个人,包括佛在内的所有众生都是一样,只要生起慈悲心,都会最愿意告诉别人,让别人得到利益的;并且,都会把自己最高深的境界,最高深、最微妙、最好的东西讲出来教给别人,通过语言,或者通过文字,或者通过行为(肢体语言)来表达佛陀亲自证得的最高境界。但是,由于弟子们根性不能适应,所以,为了适应众生,只能讲浅显的、能够理解的佛法。那么最高深的呢,就是指《华严经》。佛最初三七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最先演说的就是《华严经》。会中的二乘人,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他们都如聋若哑,像聋子一样,听不懂佛说什么;像瞎子一样,看不见佛的庄严,更何况我们凡夫,所以实在来讲,《华严经》代表了佛陀成道以后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一部经典。

我们现在读诵的中国汉译《华严经》有三种:就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六十华严是东晋佛驮跋陀罗大师翻译的,八十华严是唐朝的实叉难陀大师翻译的,四十华严是般若三藏翻译的。这后面两部呢,都是唐朝时翻译。这三部经典,篇幅较多,可谓大经。实际上,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讲的《华严经》,是遍满三千大千尽微尘数的无量心偈,这是大本的,非我们世间众生心力和智慧可及;最下本的是十万偈,所以我们现在流传的是十万偈的华严。《华严经》里面,释迦佛把他开悟的第一句话,就在文中和盘托出,我们大家经常在经书上可以看到的,所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智,自得现前”。

佛法的殊胜处

佛教跟其它任何宗教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而且成佛以后,跟所有的佛都是一样,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心里面有太多妄想、执着、颠倒。释迦佛在这个世界几十年说法,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真正的目的,是要能够圆满、完美自己的人格。所以,《华严经》内容非常丰富,这一点在经名上表现得最明显,也就是经题,蕴含了整部《华严经》的重要思想。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法会开示二
下一篇:《楞严大义》见道之十三
 《楞严大义》修道之三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三
 密教“四归依”渊源初探
 四心念佛
 禅心密印 第五章 实修用功的方法
 《金刚经》的初期大乘之特色
 禅修要义 前言
 觉悟入门—人生的现象
 禅心密印 第九章 能所双亡超三界
 人天道、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 还你十六刀[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修行基础与皈依[栏目:达照法师]
 以真修实学投入到现代佛教发展与改革的大潮中去[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可惜 What a Sham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栏目:陈星桥居士]
 明显奇迹‧地狱重报众生‧变成佛国圣众[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为什么佛要吉祥卧呢?[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为什么要不非时食?[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我执为什么会是轮回的根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四、弘法 感物[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