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究竟胜义之教言——精要明镜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82

究竟胜义之教言

——精要明镜

全知无垢光尊者 著

普巴扎西仁波切 译

顶礼全知无垢光尊者!

总摄浩瀚诸佛之坛城,无量大悲力与事业相。

具德上师百部胜遍主,一切时处顶礼莲师足。

哎玛!具缘瑜伽士请谛听,如今我等已圆满获得暇满人身,值遇大乘法宝,具此如法行持正法之际,切勿无义虚度人生,当作清净究竟意乐为妙。

教法乘次无量,入乘之门众多,演说之词聚亦广大,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

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无论如何,若未脱离无益之思绪,纵能自在三界,仍不可心生满足。

若不作死时不定之准备,临终之时则不成必要之大义。未修习自过自调伏而观无边净相,以贪嗔之发心,故不入大乘法门。三界六趣之有情无一未曾做过自己父母,若未以相续大悲菩提心而发清净誓愿,则不能开启利他宝藏之门。

未于大恩上师生起较佛尚胜之敬信,则不获加持。若未获真实加持融入自心,则不生证悟之芽。内心未起现证悟,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

总之,自心与法若未融契,仅具道貌之形相,则无实义可谈。仅思维养护生命而为所依,则无意义。

观修上师瑜伽,宜专一而祈祷。所做任何善行,皆缘为利一切有情父母。所生任何苦乐、贤劣皆观为上师之大悲。

自明自现无执之界中,不改不作松缓而住,所生任何忘念,当识其本面解脱,均成一切法性之游舞,虽不作毫许缘依相状之修,然刹那亦不流于庸俗迷乱漂散之际。一切威仪于无散正念中,六趣见闻等如何起现,皆修炼为无实幻化之妙力,并得中阴自在。

总之,一切时处,任何所作皆成正法,众善回向菩提。若如是行持,不但圆满上师之密意,且成教法之传人,既回报父母之恩,二利任运自成,如是(之意)铭记心中,即使与吾亲遇,较此更胜之教言亦无所说。故于一切时处当于心中修持。

法王龙钦绕降波(无垢光尊者)著于刚日托嘎之山顶处。善也!

此《究竟胜义之教言——精要明镜》由全知无垢光尊者著述,含义深广,对实修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若要真实辨清楚究竟功德与相似见解之差异,唯有将文义付诸禅修,获得实际领受方能无误理解。无论是释伽佛、印度八十大成就者,还是汉藏历代祖师均以禅修证悟本体而承办自利利他的宏伟事业,我等唯有亦步亦趋、法随法行、精进修持,那么离苦得乐的日子终将到来!

愿一起众生均成就与无垢光尊者无别之虹光身!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面对修法中的觉受
下一篇:拳拳利众心 殷重父子情
 解脱在于内心之中
 佛法各教派互不相违
 无记之发心
 信心要经得住考验
 为什么说不能轻视因果
 轮回是苦之 二 三善道之苦
 修行佛法会不会走火入魔?
 大圆满无上窍诀法对于观想的要求
 具器弟子之法相 一 见解无法迅速增上之原因
 何谓根本上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行愿颂讲记 三[栏目:隆莲法师]
 普贤行愿品讲记(七)[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六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观想阿弥陀佛真身(向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十六届:第十六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善根回向」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No Ajahn Chah《147》[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茶与寺院(韩士奇)[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杀害动物今生现报和来世果报详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