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佛教教育
惟善法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佛教界不断向世界输送留学生,大批留学生学成归国,培养起了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同时,越来越多的出家僧众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也为佛教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都是中国佛教界国际化的优势所在。
同时,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法师们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有的接受过高等教育,更多的年少出家,只有初中水平,根本谈不上系统的教育。基于这种现状,中国佛教教育可以借鉴斯里兰卡的佛学教育体系。将佛学院的学位体制参照国家学位体制来设计,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取得学士学位后皈依的法师,他们可以只修学佛教研修班,补充佛学知识,而不用再次攻读本科。对于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法师,可以开设多种文化课程,以提高法师的文化修养。佛教课程设置也有待调整。目前,中国佛教课程设置多集中于具体佛法课程,而综合课程相对较少,如,表达能力和仪态训练、礼仪常识等方面的课程较少。同时,部分寺院较为保守,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佛教国际化的进程。
还有就是外语在佛教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中国佛教现代化、国际化的羁绊之一就是语言的限制。语言是对外交流的工具。虽然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但是中国法师出国留学人员比例仍然相对较少。他说,这里的外语是广义的外语,包括梵文、巴利文等古代语言在内。许多佛教经典著作是由梵文和巴利文书写而成的,学习梵文和巴利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佛法要义。狭义的外语就是当今世界除中文之外的语言。这些语言是交流的媒介,是相互学习、借鉴的桥梁。很多法师虽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但在语言表达上仍需提高。很多法师的外语也多是纸上谈兵,外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交流能力则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如何提高法师们的外语水平是中国僧伽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
我们也无需太过悲观。高速发展的经济是中国佛教界崛起的坚强后盾。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外语教育也将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中国佛教的发展离不开佛教教师队伍的培养。目前,中国佛教教师的地位仍然较低。很多教师没有经济上的保证,使得他们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教学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同时,佛教教师间的交流也较少,知识更新的周期较长。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方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方能发现新的教学方法。佛教教师间的交流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既有不同佛学院间的交流,也可以有佛学院与大学间的交流,既有宗派内部间的交流,也应有三大语系、三大佛教宗派的交流。通过交流,佛教教师就能不断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中国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