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受二箭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2

杂阿含经之——不受二箭

第733 (470) 经(中p193)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於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痴无闻凡夫不了知故,於诸五欲生乐受触,受五欲乐,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嗔恚,生嗔恚故,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痴使所使。为乐受所系终不离,苦受所系终不离,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於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於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为乐受触,不染欲乐,不染欲乐故,於彼乐受、贪使不使;於苦触受,不生嗔恚,不生嗔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痴使不使。於彼乐受解脱不系,苦受,不苦不乐受解脱不系。於何不系?谓贪、恚、痴不系,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多闻於苦、乐,非不受觉知,彼於凡夫人,其实大有间。

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断无明、得解脱
下一篇:六念法门
 胜鬘经 5 一乘章
 夏坝活佛讲因明(简要笔记六)
 阿含经菁华节录·贰、无常
 百喻经 33 斫树取果喻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一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三一)
 杂阿含经选集 四、何谓无明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六六)
 国主护法第九章(优婆塞卢荣章译 )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学的黄金时代 10.曹洞宗的祖师洞山良价[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什么是净戒? What are PURE precepts?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七节 金之帝室与佛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栏目:太虚法师]
 做一个好人[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Why do people burn paper money and do all kinds of..[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圣严法师对人间佛教的贡献(何建明)[栏目:人间佛教]
 无量寿经 第十八课[栏目:无量寿经广释]
 96 必修课程[栏目:没时间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