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价值观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4

佛教的价值观

道坚法师 

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人生,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切:有的人机关用尽,才拼得世间荣华富贵,博得个遗臭万年;有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天下人民谋福利,虽然一生衣禄平平,却留下英名万古,永垂世范;有的人家业兴隆,平步青云,如行云流水,成为历史的过客,转眼即烟消云散;有的人能屈能伸,穷通富贵,只如过眼烟云,虽于民无利,倒图个轻松自在……人生百态,百有千秋,称讥毁誉,虽是身后之事,却看出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中国古代的各个学派在探讨人生理想与行的评价标准时,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等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儒家的提倡轻私利而重仁义,存天理而灭人欲,一生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功成而弗居等价值观;道家更是表现出重视精神而轻物质的价值体系;墨家的价值观主张贵“义”,义即是有利于人民的行为……

那么,佛教的价值观如何呢?我从下面几点来简单说说,提供给大家参考。

1、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在六道轮迴中,生命的表演最为精彩,但它会为这些行为付出代价的,就是所谓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自然规律已经为生命的每一次行动客观地打上了标签,尽管这在现象世间来看,可能会出现为富不仁而享乐不尽的事来,但我们不知道它的前生后世的因果报应链,就不好为它做最终的裁判。但我们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有成长的过程,从低等的无知的到较高的生命形态,甚至是完成生命体验的全过程,最终成佛的使命。这种成佛的可能性使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并将尊重转化为戒律,这就是佛教徒的不杀生戒。不杀生戒,即尊重任何一个生命,因为它们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随意作出剥夺一个生命的决定。

尊重生命,佛教徒认为会引发自尊,并认识到我们自身生命的可贵性。这种可贵,关键在于它本来具有佛性,即每一个生命都有成佛作祖的潜在力量。佛性是平等的,人人本具,这就引发了佛教徒自由平等的理念,及世界和平与宇宙和谐的强烈愿望。于是,佛教成为世界上真正使世界走向和平的宗教,它没有圣战的血腥染污,它没有蔑视人生的粗暴极权,在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无私而伟岸的生命尊严。这一切,都是因为佛教徒尊重生命的原故。

2、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中,人道,佛教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只要你成为了人,那就有了希望的光芒。佛教遇佛世难,谓值遇佛陀出世、听闻教法甚难。诸经论谓佛之出世,数十亿岁乃有一次。即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有弥勒佛出世。如此佛佛之出世,颇为稀有。纵令佛出世时受生此界,仍有八难处不得见闻佛法。据大智度论卷九载,舍卫城九亿民众,有三亿全然不知佛法。缺因缘时,虽值佛之出世,亦不能蒙其利益。

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我们当尊重此一期生命,以积极奉献精神,实现人生之价值.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学答问的前言
下一篇: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
 假如时疫来临佛教徒应当做些什么
 安放佛舍利的阿育王塔在中国
 我想发起拒绝向出家师父敬酒的活动,请大家支持!
 佛教与自杀危机干预
 明代华岩洞住持无权大师
 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
 佛教对中国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贡献
 金佛山燃灯古佛道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章 北宗正义 四、南北分宗[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佛陀的格言[栏目:陈柏达居士]
 消除对立 和谐共处[栏目:宽运法师]
 藏经中有关弥勒菩萨的经论[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佛画东渐[栏目:佛教与绘画]
 如何应对社交应酬中的酒肉宴席[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遭殃皆从未知未察来[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