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皈依(蒋央索朗旺修仁波切)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6

关于皈依--蒋央索朗旺修上师

我们大家作为佛教徒成为佛陀的弟子应该很荣幸,因为我们所选择的目标很正确,佛教和外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皈依,虽然外道从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教人行善的方法,但是最终是不究竟的。既然我们大家都已经皈依佛教,是不是我们领一个漂亮的皈依证,上师给取一个好听的法名,就成为真正的佛教徒了吗?也不全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按照佛陀的教法言行去做事,我们只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佛教徒而已。那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呢?

《大涅槃经》中是这样讲的:

皈依佛陀后,此人则为真正的居士,从此以后任何时候也不能皈依其他天神、外道、邪师。
皈依正法后,不能故意损害众生。
皈依僧众后,不能与外道徒交往。这是皈依之后不应做的三条。
 
《瑜伽师地论》中也讲了八条皈依戒:

第一、皈依三宝后要恒时依止上师,如果没有上师的教诲,我们很容易对三宝不起信心或生起邪见。

第二、要听闻正法,如果没有正法的约束,我们的心很容易被外境所诱惑,所以就算不能分分秒秒不离正法,但也应做到一天、一月,甚至一年中不离正法。

第三、如理作意,作为一个三宝弟子,应时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第四、如理修法,假如没有一点修持,光是口头上会说、字面上理解是不行的,所以对每个法都要先闻思,然后在相续中认认真真地修持。

第五、守护根门,我们的五根经常散于外境,如果未以正念护持,很容易造下种种恶业。

第六、悲愍有情,作为大乘佛教徒,一定要对众生有悲心,否则,就不算是大乘佛子。

第七、恒常尽心尽力地供养三宝。

第八、守持戒律,在家人应守护三皈五戒,出家人则守持自己所受之戒。
 
所以我们大家都要按照佛陀的经典去做懂得取舍。如法修行。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闻法的目的(蒋央索朗旺修仁波切)
下一篇:皈依的功德(蒋央索朗旺修仁波切)
 解惑答疑集锦(吉美衮桑滇贞仁波切)
 《古印度中观论着九种》序言(联波仁波切)
 放生功德
 佛子行三十七颂释——论典与教授双运之甘露宝瓶(图丹却吉智华(圣教法称)..
 关于金刚乘修行特点和受法要求等基本知识的开示(吉美衮桑滇贞仁波切)..
 金刚乘佛法基本概念和皈依意义(吉美衮桑滇贞仁波切)
 一切修行以三昧耶为最重(禄项堪仁波切开示)
 上师瑜珈 一(究给企谦仁波切开示)
 格萨尔王法会开示—如何修本尊(扬唐仁波切)
 于普巴金刚火供法会上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耶?[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没有几样是必须拥有的[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让心灵不迷失[栏目:淡定的智慧]
 前行法对死亡准备的重要性[栏目: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持松法师佛学论著书目[栏目:持松法师]
 不肯去观音与慧谔开山[栏目: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226.问曰:若如是人是新学,但应教行布施、持戒等,佛何以教令于诸法无所有毕竟空性中行?[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法华经讲演录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栏目:太虚法师]
 2009年万盏法会6·开显解脱道之发菩提心[栏目:达真堪布]
 梵呗略考[栏目:法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