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止 第五章:摈出
 
{返回 坦尼沙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2

第五章:摈出

    如果弟子不履行对依止师的义务,依止师得以摈出此弟子。事实上,如果弟子应受摈出,而依止师基于某种理由不摈出弟子,则依止师犯突吉罗(dukkata)罪。同样地,如果依止师摈出不应受摈出的弟子,也是犯突吉罗罪。《大品‧大犍度‧诵品5‧27之5至8段‧72页》。摈出的理由有五项:
1.弟子不亲爱依止师,即:弟子对依止师表现出不亲切的态度。
2.弟子对依止师没有信心,即:弟子不认为依止师是学习的典范。
3.弟子在依止师面前表现无惭耻的行为,即:在依止师面前公开轻视戒律。
4.弟子不尊敬依止师,即:不听从依止师的话,或公然地违逆依止师。
5.弟子虽然依靠依止师而住,但无所提升。律注将这里的「提升」解释为:提升对依止师的好感。然而,「提升」亦可意指:在教法与戒律的学习与修行上有所增长。
   《律学入门‧第二册》提到:依止师要摈出这样的弟子之前,应当先反省自己的行为,如果他做了任何导致弟子有充分理由对他丧失亲爱、信心……等的事情,他应该先改正自己的行为。唯有在依止师自我反省之下,没有任何行为导致弟子有充分理由不尊敬他,此时他才可以摈出弟子。
   《大品》谈到以下的言词都是摈出弟子的方法:「我摈出你。」「不要再回来这里。」「带着你的衣钵走吧。」「不要来侍奉我。」如果依止师以姿态来表达上述这些意思,也算是摈出的举动《大品‧大犍度‧诵品5‧27之2段‧71页》。例如:他将弟子赶出住处,并且将弟子的衣与钵扔出去。律注补充说:任何表达上述这些基本意思的言词都算是摈出。
    一旦弟子被摈出,他就有责任要悔过。如果他不悔过,就犯了突吉罗罪《大品‧大犍度‧诵品5‧27之3段‧71页》。一旦弟子悔过了,依止师的责任是要原谅他《大品‧大犍度‧诵品5‧27之4段‧71页》。然而,如果依止师认为弟子仍然恶劣无耻,他不应该接受弟子再次的依止,依止师如果接受恶劣无耻的弟子,则犯突吉罗罪《大品‧大犍度‧诵品10‧72之1段‧114页》。因此,依止师在重新接受弟子之前,可依适当情况而施予弟子精神上的惩罚,以确定弟子真正已经见到自己行为上的过失。《律学入门‧第二册》提到这类惩罚的一个例子:只是叫弟子等着,从中观察弟子的行为,以鉴别他是否诚心悔过。
    律注建议:如果依止师拒绝原谅弟子,弟子应该请寺院里的其它比丘向依止师求情。如果仍然行不通,弟子应该住到其它寺院,并依止一位与依止师有友好交情的长老比丘,冀望依止师会认为这是弟子善意的表征,从而愿意原谅弟子。

 


{返回 坦尼沙罗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依止 第六章:丧失依止
下一篇:依止 第四章:义务
 护卫禅
 依止 附录 四大教法
 观身体
 精进之乐
 三辨识
 正见
 佛教无常观的语境
 印证心灵真谛——佛教的“厌离”与“清净”
 说事的心
 一言蔽之论修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空法师嘉言录(二) 七 谕在家善信[栏目:净空法师·嘉言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