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1处生中阴05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8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1处生中阴05 

~莲花生大师伏藏.六中有自解脱导引讲记~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无相寂止:
所谓无相禅修就是没有形象的禅修,它比较类似汉传的禅宗,
一样地,身体以毘卢遮那七支座法安坐,眼睛微张,将心安住在前方的虚空,
然后非常安祥地休息,内心中什么形象都没有,定在前方的虚空上,
这个训练时间,需要一天。

谈一下我自己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禅修时,我是「止」、「观」轮流做的,首先我将心安住在某件物体上,
过阵子之后,我会移动视线去观察一下周遭,
然后又将心安住在某一个物体上,然后再去观察,..静、动重复轮流地做,
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有昏沉跟散乱的情形马上就可以发现。

以上是寂止的部分,
如何将心定下来的教授,这本译文我大约地校对过,写得满清楚的,
看这本书也可以帮助你对这方面的了解;

然而就禅修的实践而言,
我是不会的,我不是一个禅修的老师,所以无法教大家,
以后各位有机会遇到好的、有禅修经验的禅修者们可以跟他们学习,
现在我们先参考这本书,先做个预习。

胜观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观察自己的心,
当我们观察心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其实,我们的心是不间断地处在混乱状态的,
非常杂,偶尔,我们也可以试着找寻一下自己的心,
它到底在那里、它到底在不在,而我们要寻找心之前,就必须先让心安定下来,
等心安定下来之后再做观察才有办法比较清楚一点,
因为当它混乱的时候是根本没有办法认识得了的,
因此要找心之前,先把心安顿下来是必需的,
这就好像一潭混浊的水安静下来之后,所有的杂质自然会沉淀潭底,
这时水中的倒影自然可以看得很清楚,同理,心安定下来之后胜观就比较容易产生。

当我们的心安住在前方广阔的虚空、和虚空融合在一起,
有些人因此就可以体悟心性,
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找不到,但,它却是清晰、光明的,
心的本质就是这样子,没有本体,光明而清晰!
这个训练的时间,必需一天或者两天。

我大概说明一下胜观的部分,
为什么说胜观是非常清楚的状态呢?
比如一个水泽,当这个水泽有漩涡、波浪,或者激流的时候,
那么水泽里的水,它的本质就无法显露出来,
相反的,如果这些干扰都不存在的话,水的本质就可以一览无余,
那什么是「水的本质」呢?清澈、纯净!
同理,我们的心经过以上的训练,那么我们的心就可以被控制,
定在某个对境上面,没有其他杂念,这时上师就可以直接教你胜观的部分,
所谓「胜观」就是直接告诉你见地、心的本质!而你也可以因此认识或明白心性!

为什么修止的时候一直告诉你-眼睛要看着前面、眼睛要张开呢?
这是因为我们心间有个叫「噶地」的脉,它是智慧的总集脉,
这个脉如果往下,或者封闭起来的话,那么无明的状况就会产生,
畜生道的众生这个脉是往下封起来的,所以牠们比较无明,
而我们人类是横的,因而比动物聪明一点,
成就者以及菩萨们这个脉是往上张开的,
所以祂们具有广大的智慧以及神通..,
这是因为心性本来就具备智慧的关系!

「噶地」它跟眼睛有非常直接的关连,
因为眼睛就是我们的智慧门,智慧脉要通过我们的眼睛,
所以当我们眼睛闭起来时智慧门就关闭,眼睛张开的话,
那么「噶地」就比较容易张开;
那么如何使「噶地」张开呢?
在密宗除了「下门大乐自解脱导引」这个特殊修行法门有解说外,
其他连这个脉的名字都没提到!不只显宗没有,就连密宗的外续部也没有,
只有无上续部才会讲出这个脉的名字,
所以为了不要阻碍这个脉张开,我们打坐时眼睛要张开!

我们常常听说「心的本质」这句话,
那么「心的本质」是怎样的状态呢?
我们只能说它是一个非常、非常明澈的、透明的,没有实有的,
更进一步形容-「本体空、自性光明,大悲周遍」,
我们口语上只能这样子说明而已!

那么要如何做观想呢?
首先,我们要先寻找心-心从哪里来?
住在哪里?去了哪里?心是怎样的形状?
它是四角形的?三角形的?还是半圆形的?..
这和禅宗找心的方式类似,
心,不管我们如何寻找就是永远找不到,当然更諻论它是什么颜色或形状了,
但,如果说心不存在,那我怎会有思想呢?我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用什么辨色?..
以这方面来说,心,明明是存在的,要一直反复地寻思,

当我们对心比较了解一些些的时候,
就比较可以了解-「不可说」、「不可想」这句话的含意。

所谓心性,也就是心的本质,它是不造作的、不是因缘生,一个恒常的状态,
这部份在讲解佛性、如来藏的时候会说,藏文里称本觉为「日巴」,

所谓日巴,就是「看到」的意思,看到了自己叫做日巴;
「玛日巴」就是无明,没有看到的意思;


我们为各种不同的状况命名,我们对一直不断的思续,称它为「念头」,
称我们根本看不到,而圣者们却可以看到的现象为「胜观」,
对所有一切法一清二楚知道的,称它为「个别了解的智能」,
其他如-佛性、胜义谛、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大家不要认为是有个另外的东西,现在我们的心一直向外贪求,
这是因为不认识它的原故,所以才会这样;

其实,所谓的「如来藏」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思想,没有什么其他的,
但,我们现在只能说说而已,没办法发现,
这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心还没有被训练,
所以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的话,多多练习禅修,
尤其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佛教徒,今世的自然中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其他如临终中阴..的好、坏,都是依靠今世的自然中阴而定的,
今世自然中阴修得好的话,那么到其他中阴时,因为了解心性的原故就有解脱的机会,
如果你今世浑浑噩噩的过日子,那么到了其他中阴时想要解脱就比较困难了,
要知道,天下没有空中掉下来的礼物哦!


 


{返回 久美多杰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2处生中阴06
下一篇: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10处生中阴04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2三乘教法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五)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八品 静虑(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四)
 《入菩萨行》讲解 第六品 安忍(续三)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八)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二)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一讲
 《入菩萨行》讲解 第五品 护正知(续一)
 《入菩萨行》讲解 第九品 智慧(续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8[栏目:印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