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处——宽愿
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讲的《金刚经》注里看到过一段话:“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除境而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即寂,勿倒用心也。”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真是满心的震动,由衷的惊喜,就如同发现了一个久已存在的真理。然而当时只是一名居士,对于这甚深的义理只是在文字上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回到家中,面对种种事物和境界时,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自己实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
及至后来出家,满心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好好修行,满心热切地渴望能早开智慧,满心热切地盼望能有所体悟,满心热切地期望能有所成就。然而,日子在一天天地流逝,却发现自己其实还根本没找到修行的下手处,境界来时,往往还是心随境转,不得自由。
在家人往往误以为出家人一旦出家,就是四大皆空,无所牵挂,潇洒自在。而只有真正走上这条路的人才会知道,修行是一条多么漫长的路,是一个多么艰辛的历程。
我们走上修行这条路的时候,必须找到自己的下手处,因为如果找不到起点,那有如何能上路呢?善知识曾对我开示:“发心修行的人不要害怕种种境界,境界来时,正好历境练心,正是我们修行的可下手处。那么如何下手呢?就是要在境界现前,乃至自己对境界作出反应时,应时时善于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看自己有否如理地发心,有否作出正确的抉择,有否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惭愧得很,当境界现前时,我十有八九依然是被境界牵得东奔西跑,茫然失措,而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则往往已落入到“事后诸葛亮”之流了。
举个例子,今年安居结束后,回家一趟去看望年迈的母亲,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令我事后一直惭愧不已。
那一天,我需要坐早班车去市里的医院复查眼睛,哥哥一大早就起来熬下了一锅粥,而母亲也起来得比平时早,她一趟又一趟地跑进厨房去看那锅粥是否已煮好,并拆开前一天姐姐为我送来的粽子准备煎热给我吃。我看到那锅粥还欠点火候,就告诉母亲不要煎粽子了(因为只有一个炉子,要煎粽子就不能继续煮粥了),可是母亲不顾我的阻拦,硬是把粥端了出来,催促我快点吃,同时自顾自地进厨房煎粽子去了。突然之间,我就对母亲发了脾气,大声地指责她就为了我一个人吃那几口粽子而让全家人吃火候未够口感不好的粥。母亲被我骂得无言以对,只是默默地把煎好的粽子又送到我面前。其实我不能说不明白母亲的想法,她是知道我过午,担心我光喝粥不扛饿,所以坚持要给我煎粽子。而那一刻,我却完全不愿意站在母亲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我只是想,因为我一个人而影响全家人,这不是我想要的,而母亲却要把这样的事强加于我,因此忍不住大大的生气。事后回想,不觉深感愧疚,想到母亲七十多,快八十岁的高龄,还一大早起来为我操劳,而我却因这么一点点小事就向她大喊大叫,实在是于理不合、于孝有亏啊!
后来又进一步思维,无比惭愧,想到自己出家几年,回到家中却让家人看到自己固执而不懂体谅别人,修养似乎毫无进步,假若因此而令他们对三宝生不起信心和恭敬心,那将是多大的遗憾和罪过啊!
再过一段时日,深自思维,真正静下心来观察自己当时的起心动念。这一观察不打紧,真正深层的问题显示出来了:我为什么生气?不就是为了向别人表明自己出家学佛了,现在做事情不再是考虑自己了,而是总把别人放在前面,先考虑别人了。这是什么?这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赞美,也就是追求名闻,也就是不正的发心!同时,我这一发脾气,恰恰折射出自己是只想着自己而没有顾及别人啊!这一观察的结果,对我不啻是当头一棒,让我不得不近距离地直视自己内心的尘垢。
前不久母亲过生日,趁此机会打电话回家真诚地向母亲道歉。其实我知道,在母亲宽容的心里,早就不存在什么不快,然而对我自己而言,假若不道歉,内心就会一直不安。但是我更明白,事后的道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还不能使我们产生真实的转变。我们真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就要在对境的那一刻,就开始好好地把握自己的第一念和每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