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道光辉 修行一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66
修行一

关于修行

修行的目的必须明确,修行的道路必须正确。很多人都说修行是为了解脱,那什么是解脱呢?解脱即解除束缚、脱离苦海。那什么是束缚呢?答案是烦恼。那什么是苦海呢?生、死、老、病、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忧悲苦恼,如是等,故此脱离苦海简称了生脱死。那什么是造成诸苦的原因呢?答案是世间的苦、乐、不苦不乐的所有一切,这就是超越欲望世界(欲界)、物质世界(色界)、精神世界(无色界)的必要了。

很多人说修行为了度众生,度到哪里去呢?答案是彼岸。彼岸是哪里呢?即相对于世间诸苦、乐、不苦不乐此岸的涅槃寂静彼岸,如《心经》说的,挂碍于此岸诸苦、乐、不苦不乐则生恐怖,则生苦厄;无挂碍则无恐怖、无苦厄,毕竟涅槃、毕竟证无上正等正觉。彼岸此岸关乎此心是否具备般若,能否照见五蕴皆空。若自身心沉于苦海又如何度众生呢?

故此修行的道路即在观照无常、苦、无我、不离涅槃的正念间,不偏离实相、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性空观照间,如此才是正路。其实束缚、轮回在当下,解脱、涅槃也在当下,你是否当下具足正见、正念呢?生命不要浪费,不要做无用的事情,真正的修行就是正念的观照。

这绝对妨碍不了你的生活,正如你的呼吸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就是在当下的心是否具足正念的观照。好只是好,坏只是坏,不好不坏只是不好不坏,不要让你的心跟着波动起伏,纯粹的只是观照到这些皆是无常,让一切只是一切,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平静智慧的心如此明了安定,无所住地行一切善、断一切恶。

修行的准则

不要老是抱着强烈的愿望说修行要达到怎样怎样的境界,这样急功近利的欲望只能带来疑惑乃至于有时兴奋或沮丧,反而障碍了修行。平常心是道,只要具备正见正念的观照就已足够,平静地智慧地去观察、洞悉所有的一切,不要陷入患得患失中,不要老是希冀什么,也不要自欺欺人地说着什么,诚实地审视自身心内外,谦虚地面对善知识,平静、平淡地去观照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的一切就可以了。水到渠成,涅槃是熄灭火焰的,无须于得失间徘徊,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正见、正念的观照。真正的修行无须太多的花招,它是平静、平常、淡然地面对一切的。

真正的平静来自于看破了造成烦恼不安的假相是幻化不实的,放下了对假相的实执,而不是压制住烦恼的事不去想它,因为那依然是实执强烈的,只不过暂时地避开罢了,源头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故此,当压制解除时,烦恼依然滋生,就如石头压草一般,过几天移开,草依然长。

当然有时暂时的避开,真彻地思维无常无我、缘起的法义,还是有莫大的好处的。只要不是一味地逃避和实执,还是有其方便的,因为很多人还是难以一下子顿除疑根和看破放下。

修行的目的在断惑证真,解脱道破我执证涅槃果,菩萨道断我、法执证果位,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解脱。无上道直指最上一乘真如本性,此是修行的究竟处。故此修行必须先具正见:明白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烦恼乃是修行所要对治、断除、熄灭的对象,此等凡情俗见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众生的轮回、束缚的来源。

如解脱道四果的证道:“初果”断三结——身见、戒禁取见、疑,已尽净,证须陀洹果,不再堕三恶道,必须趋向正觉圆满,最多再经历七次人天往返修行历程,就会断尽烦恼、超越苦海不再生死;“二果”,身见、戒禁取见、疑,已断尽,贪、嗔(淫、怒)痴转薄,证一来果,只要再经一次人天往返的历程,就会正觉圆满,超越生死烦恼,毕竟证大解脱涅槃;“三果”五下分结——贪欲、嗔恚、身见、戒禁取见、疑,已尽净,生于阿含天,得不退转,不再生此欲界世间,直至证究竟果位;“四果”一切漏(烦恼)已尽净,得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生死已尽,不受后有,圆满证阿罗汉果,毕竟不生不灭,出三界六道,随处解脱。故此学佛修行不在神奇怪异,远离凡情俗见种种执著分别才是真正了生脱死的根本。切忌心外求法,被境所转,颠倒梦想,忘失正念啊!那是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束缚、苦恼、困扰的来源呀!不要迷糊了哦!一定要明白修什么、行什么,什么才是修行,什么才叫修行。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错乱颠倒、盲修瞎炼转不出六道啊!

当你能够时刻清楚你的心是否当下与法相应时,你的修行才是真正的开始。你是否能够在当下保持正念呢?只有当下的心是正见、正念时才叫修行。

如何把握修行要领

若不真修实证,纵说得口沫横飞,也只不过是生死路上凡夫而已,毫无用处。

若不具足净戒、正见、正念或善知识引导而说修说证,那只能是盲修瞎炼,走火入魔。

真修行人须持守净戒、正见无差、正念具足,真修实证,老实做人,方能了生脱死,圆满成就,然后大起妙用,普度众生。

所谓信、解、行、证缺一不可,若不如此,那只能煮沙

成饭,浪费功夫;开眼作梦,迷糊颠倒了。

如何是智慧的修行人

先明因果业力之厉害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慎行事,智慧明朗,如实观照,再无妄作,一切语言、行为、心念皆清净善念,与法相应,不造苦因,不招恶果,集诸福德。

更明清净戒律乃生起修行诸功德之保证,乃解脱自在无忧恼不堕落之保证,执持净戒,具足威仪,得行为、语言、思想之清净自在解脱,从此清净起妙用则利益社会人心乃至一切众生。如法如律,自在自如,无有偏差,行于正道,毕竟离诸俗染。

然真修行人更应明诸法无常,不实幻化,不执不著,于无所执中离贪、嗔、痴、慢、疑;又明缘起性空,离诸不正见,以此智慧纯熟修行,不论念佛、参禅、修密乃至一切法门皆应以明佛真心,证法界性而究竟圆满为所大愿。若能明此原则,则是真智慧修行人。

如何是功夫

心的本质是空寂无生灭,曰真如。心的现象是生灭差别,曰妄心。透破现象缘起的假象,安住无生灭,如如无妄的真实,则当下寂静、清凉。如此于行住坐卧中洞照分明,确认清楚,能转诸境,不被境转,则名功夫。即当下了知内自身心,外洎山河大地,一切人事物现象的差别皆当下空寂,以本质性的洞察面对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一切色、声、香、味、触、法诸境,而皆明当下空性缘起,不被所转、所缚、所拘束,不被爱憎、是非、对立之情执所生死,当下以无所执著的心安住于空寂、无生灭、如如的空明中则名功夫,乃是真观照。如此二十四小时经常不间断观照用功夫,终有一天打破业力之束缚而彻证大解脱自然而然之大圆满。

一切人、事物、心从时间上是刹那变化,生灭无常不稳定的,从空间上是因缘和合无自性无主体实在性的,当下的本质即是无我无常涅槃空寂的,当下即毕竟空性妙有,即当下无所得、无所住、无所执,不于假相上生无明贪嗔诸烦恼习气,当下不随生死轮回之漂沉矣!如是明了,则当下正见正念现前,如是观照才名修行。唯如是二十四小时昼夜修行则成就诸佛功德也不为难。若有一时不如此观照,则又随业轮回去了。

无住

生灭无住即不生灭,无住生灭焉有生灭,本无生灭何言生灭,无生灭何碍生灭,生灭即无生灭。不悟无生灭总是生灭。住着生灭,纵言无生灭也是生灭,一切法无我,因缘无自性,当下本涅槃,何苦总生死?一个字“空”,二个字“放下”,三个字“无所住”,四个字“任运自如”……还会么?一个字“空”,二个字“无我”,三个字“无自性”,四个字“缘起中道”,五个字“无相无不相”……还会么?

重在实证

妄念本空寂 无住即佛心

功夫纯熟已 解脱大涅槃

人总是活在一个纷纷扰扰、万象差别、不得究竟安宁的状态,于这上面不见空性缘起,妄起执著分别,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等烦恼,于思想、精神、感情、情绪等等状态无有究竟安乐,反而被各种心态所束缚,死在上面,麻木已久,甘当奴隶。奋起吧!彻底地粉碎所有的一切,让心回归本来清净的面目,还他一个本自安宁的世界。其实执著分别妄念当下俱息,一切本自圆满清净究竟,世界依然无碍自在地呈现着缘聚缘散的不可思议,生、住、异、灭……当下无住,本自解脱!功夫纯熟,不落幻妄,真心不失,当下涅槃。迷者不知,唯依言说,不懂心行,南辕北辙。真修道人,老实功行,水到渠成,出生死海。浅薄口说,毫无修证,迷失正念,难出轮回,千生万死,无穷无尽!若不如是,自救不得,险之险矣!若真佛子,万须谨慎!佛法难闻,重在实证。记之记之!勉之勉之!莫学夜郎,引人笑柄,丢人现眼,祸患无穷。

真修行要旨

了了分明所有现象的状况,但却完全通达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性真如本心的幻化,也即所有一切包括身心世界完全不离开缘起性空的,故此明白觉悟的心因为完全于时时刻刻、处处地地的观照而放下执著实在、生死、断常、喜恶、苦乐、贪嗔……等等的心态而达到自在无分别的解脱智慧,如此则是真心现前,而非妄心现前矣!妄心是习惯性的执著实在、分别假相的心态。

无分别不是不知不明的无想状态,而是放下执著实在、分别假相的平等空性的心,此心依然是完全明白清醒的,即经曰“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耶!“善分别”即善于洞察、了了分明的透彻诸法的差别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即于第一义的空性而没动摇,即于诸法现象的空性本质完全清醒而没有被假相(法相)所迷惑、束缚,也没有于此产生烦恼痛苦,而是完全明白的看破放下而大自在、大解脱、大觉悟。若然修行人能当下如此做到则名真修行,以如此之心修何法门都无不成就矣!

当下万象莫非真心之妙用,若然会得,法界当下即圆满清净,烦恼痛苦、一切障碍当下顿失,当下触目、举手投足皆无执著分别,随缘任运,自然而然,则尘劳尽是佛事,众生皆是诸佛,毕竟无苦可得,无乐可求。只要这惯性分别斩断、狂心顿歇,则当下菩提,当下自在矣!如此尽可化生活为妙用,化浊恶为佛国!一切又莫非毗卢遮那世尊之化现,得失随缘,勿起无明造恶业,为一切善,无住善相,究竟圆满,当生成就,随处解脱!如此六道四法界毕竟空寂,证一真之妙理而与佛无二无别。若当下妄起无明,被境所转,做不得主,则呜呼哀哉,轮回有份矣!岂可不慎乎?岂可不警惕乎?

入解脱门

内无所得之心,外无所得之物,内外贯通,无住无着,自然超然。若有一念所得(喜怒、苦乐、生死、得失……),则身心沉重,不得自由;更何况念念驰求,狂心不止,那更是苦海无边,轮回漫漫!若能透得空性无相之妙理,证入无愿大愿之涅槃,则游戏三昧,获大自在矣!

以佛心为修行宗旨

万法不离自性,自性能生万法,以佛心为修行宗旨,则万法圆满收尽,得真纲领,得真法要矣!法门万千,莫生分别,门门平等,不离本心,契佛本心,焉有高下?毕竟一如,无有分别,唯佛心宗,乃为究竟,离佛真心,无有诸法。无论禅密律净教,大小显密乘,莫不为诸众生广开方便,究竟为证此心寂灭矣!法门有万千,归元无二路,若证佛心,则禅密律净教,大小显密乘,莫不圆满具足矣!妙哉!善哉!

修行者须具备有独立于世间的思想品格,以断除贪、嗔、痴、慢、疑和种种不正见为目的。他(她)应该完全的以真理的方式来看问题,独立地不随世俗的观念,不被凡情俗见所左右来思考问题、观照真理。他(她)必须以真理(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实际地来看问题,破除固有的自以为是和他以为是,以无所执著的心态来面对世俗的染污和诱惑。他(她)坚定地以真理作为生命的方式,以舍身失命在所不惜的毅力、信念来坚持真理的探究和证悟,于修行的道路上完全无动摇地具备出离心(出离凡情俗见的心)、菩提心(誓证无上真理、正觉圆满的自度度人的心)和正见(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寂静、真如实相)的修行三根本,如此真切无妄地坚持正法律的修行,必可当生成就,如此自可圆融二谛(真谛、俗谛之空有互即),然后就能以无所住行善的心态面对社会人生了!

做一个诚实、谦虚、谨慎的人,这是修道的开始。

轮回生死即贪嗔痴所造成,了生脱死的修行即断贪嗔痴、断财色名食睡诸执著,不再陷入旧往的习气毛病及种种世俗观念,完全以清净解脱大悲的心为本,以菩提心为因,誓证无上正觉度众生。以正见——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空寂为指南,那么修一切法门(念佛、参禅、止观、持咒……)皆名真实修行、皆是究竟成佛之道。若不以断习气破邪见为本,纵装模作样也只是捏妖作怪罢了;纵说的天花乱坠,也只是花言巧语罢了!终是误人误己、自欺欺人的!修行是简单、直截了当的,那就是对于无常苦空的观照。不论身心、世界都离不开无常苦空。若当下能提起此正见正念,则当下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见佛则见僧,当下即不离涅槃清净。教理虽然繁富,但修行是单纯简明的。这样的修行似乎很简单,但它确实是不容易的,因为它违背了我们惯有的谬执和思想观念,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真正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能最终观照成功。

若能观照《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完全的如此正念现前,再无迷惑颠倒,于时时处处地地完全通达无碍,直至菩提圆满,究竟成佛!以如是观照宇宙人生,则一切贪、瞋、痴、慢、疑、不正见都会轻而易举的消融摧破,再不为境(色、声、香、味、触、法)所转,造诸生死轮回!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缘起性空,无住无着,无所住生其心。醒梦一如,证大涅槃。功夫在当下,正念忘失,轮回生死,吽!提起正念……

佛教明法界真相,同体大悲,旨在救生度生,以觉悟之心,绝无贪口腹而杀生害命之迷惑。佛教明因果业力不虚,断无明妄执,正见正念现前,决然不应有损人利己、偷盗之愚痴。佛教明生死之业因乃贪淫成习,故应断淫心、贪爱之纠缠,在家居士则应洁身自好,不邪淫伤害自他。佛教明法界真相,履行佛法,为佛弟子不应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打大妄语。为佛弟子谦虚谨慎时处观照,正念不失,杜绝五辛之业力助因,不攀缘五欲六尘,真心不失,正念分明,不随境转,乃真功夫。

我们经常受到法尘现起的欺骗,而活在喜、怒、哀、乐、爱、恶、欲的圈套中不得自由,。这些皆是我们固执于“八识田”中的种子现前而起,但却是如此强烈顽固地指挥着你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我们必须彻底明了它们是缘起无自性,无常无实的,然后放下。如此看破放下的过程就是真正的修行。去直接面对吧,法尘无实,妄念本空。妄想招业障,正念是涅槃。

不妄想而正念分明才是修行,但如果有正念的话,又是不妨碍一切行的。

不明理而不想,只是暂时的安静,并不是正念具足所带来的安静。

少欲知足是修行的基石。不要让心沉沦于苦、乐、麻木的状态,应以无所执著的心来面对一切。所有的身心世界皆是梦幻泡影,看破放下即是安然坦荡的。

所有的一切修行都不能离开心地的观照,所有的经典和法门都是这一颗真心开出,也是为了明了这个心,观照心的真实和本质即是修行的要领。所有的众生都共同地有身和心,都共同地是缘起迁变的集合体,同样的是贪、嗔、痴,不论是哪国人,不论是过去、现世、未来的众生都是如此,即使业力所感,千差万别的表象和境遇,但总结起来就是如此。故此修行只从自身、心下手观照即能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舍自身心不顾,而去分别所有众生的差别,事倍功半,费力而劳心,很难得结果,且多生是非烦恼。自心众生,自心烦恼解决,则可明所有众生的现象了,如此事半而功倍,修行将非常得力。观照身心: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修行即易上路。明了缘起无自性、生灭无住即非生灭,当下寂静安详。时时刻刻、处处地地常观照,则当下即是正念现前。

当你没有真正的体悟和修证时,最好少发表议论,以免误导别人,造成自他困扰;最好能够谦虚诚实地面对自已的修行,这样才能真正受益,但一定要下定决心和毅力去追寻真理和实证佛法,不达目的地不应罢休。事实上,真理并不遥远,它存在于我们当下如实地面对自已身心世界的观照,应该如是地肯定和依法义而进行观照。不要虚度光阴,不要虚耗生命,做一件伟大而真正有意义的工作吧,那就是提起正见、正念的观照。

很多人都愿意解脱自在,了生脱死,但却就是不愿按正见正念的观照而修行,这实在是矛盾和难以理解的愚痴。他们总是愿意自以为是或想不劳而获,乃至于妄想一通或不下定决心抛弃不正见而追究真理,真是奇怪和可悲的。呜呼!无法可想……

真正的正见、正念的观照、修行是比理论深刻和彻底的,不要满足于空谈。满足于空谈对实际的了生脱死和断除烦恼毫无用处。思想上似乎明白,但它并不彻底和究竟,更不深刻和圆满。不要停留于表面上的研究,一定要从心地上下功夫啊!没有彻证本来的面目和究竟圆满断尽烦恼,决不能放弃真实的修行。

我们每天都活在佛法中。有人说:我每天都很烦恼,怎么是在佛法中呢?是的,烦恼也是佛法,只不过你当面错过了,所以烦恼在你来说就不是佛法,而是困扰,如果你能当下观照到烦恼的缘起无常性,那么烦恼就不是困扰,觉性即生起了!如果你观照到快乐当下的缘起无常性,那么你就不过份地患得患失了。佛陀说:烦恼在哪里生起就在哪里熄灭。故此轮回在哪里生起就在哪里解脱。能烦恼、轮回者,心也。何以故?只因执著在意故,当下缺乏正见、正念故!让佛法与我们同在!佛法本来就与我们同在!

真正的修行人,他必须以超越固有的世俗情见和惯性的自以为是,打破这些缘起无常的假相,睁开被蒙蔽的双眼,不于自大和被动间受制。他完全地以探究、洞察的锐利眼光来观照真理,以绝对自由的精神来面对一切,卸下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和偏见,乃至一切凡情俗见的观念,毫无疲累地具足勇气来面对真实无妄、彻底解放的生命,世俗的一切有如尘垢般放下、扔掉,获得绝对解脱的大自由的生命,完全与如来一般无异的涅槃,不是吗?

远离净戒、正见、正念的观照,唯有陷入业力的牵扯之间,岂可不小心谨慎观照行为、语言、思想!当下具足净戒、正见、正念,当下即是自在解脱的;时时具足净戒、正见、正念,随时都是解脱自在的,当下即清净无染。不要心存侥幸和自我欺骗,发真正勇猛精进心,断恶修善,净化身心吧!轮回、超脱、生死、涅槃、苦恼、清凉,只是在当下之间,十二因缘生死流转不离当下。无住无著,看破放下,当下即真如还灭门。因地觉醒无迷,果地自然随处随时解脱圆满。吽!提起正见、正念,自净其心吧!

当你没有觉知你的心的时候,当你不明白你之所以烦恼痛苦的时候,当你不具备正见正念的观照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你到处乱跑的去寻找就是一种修行了,但也许会出现几种结果,那就是:一、你可能幸运地遇上善知识;二、你可能遇上误导你的人;三、你可能认为这样乱跑凑热闹就是修行;四、你可能跑累了,也懒得动了,无信心了;五、你可能到处去挑毛病,说是非,造一大堆口业。六、你可能越来越疑惑……

其实修行本是简明的,那就是观照苦、乐、麻木的执著是愚痴的,然后学会放下,在看破中放下,当下舍弃对假相的分别。认识你心的生灭、妄想和游荡是无常的,不用向外去寻求,当下就可认识佛法。所有的一切皆是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的,当下即可体会放下的平静、清凉、涅槃……修行并非太难,只要具足勇气看破放下即可。若能经常观照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实相,无住无著,则生命自可慢慢安乐自在,苦恼自可慢慢断除、息灭,如此则佛国不远,解脱非难。不然,纵天天赌咒发誓,却永不改变业力习气,看不破放不下,也不观照真理、实证真理,那等到驴年马月也不可能安乐自在,轮回倒是肯定的了。真修实证吧!不要浪费生命、蹉跎时光了,更不要再苦恼轮回了,生命是尊贵的,生命也完全可以自由自在的,真正明白修证,才能无忧无恼地生活工作。圆满的人生一定要把握呀!时间如流水,活在患得患失间,只是虐待自己宝贵的生命罢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灵慧良善的佛性,只要看破放下,自可流露出万千庄严的言行了。那是圣洁、光辉、顺其自然、毫无挂碍的生命啊!

让心学会专注和正念,不要让心去游荡和滑入惯性的妄想中。专注于呼吸或佛号,正念提起,明了一切身心世界皆无常苦空,安住于清净无染,明明了了,于时刻中保持正念的观照。独立于世间,放下杂染,不要让心游荡,远离无益的妄想,学会专注和正念。

修行之所以走火入魔者乃因不明白应以断除不正见——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种种贪、嗔、痴、慢、疑的习气为根本,或妄求神通怪异,不知修心养性,不以正见、正念为本,如此则易掉入魔网矣!

我们见到了什么呢?无常。我们听到什么呢?无常。嗅、尝 、接触、觉知皆是无常变化,如是面对一切内外境的不实不稳定,不论何时何地皆如此。还不放下、提起正念吗?

好也此心,坏也此心;是也此心,非也此心;坐也此心,立也此心;疑也此心,信也此心;神也此心,鬼也此心;佛也此心,人也此心;勇也此心,弱也此心;正也此心,邪也此心;想东也此心,想西也此心;正念也此心,妄想也此心。说圆说扁说直说曲皆此心。反反覆覆,糊涂、明白皆此心作怪。抓住此源头,死活不放它,看它怎么行?心意识的转变修行:“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句话的意思是:六识、七识应该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刻,学会转变、转念,不以分别心、执著心为本,而以妙观察、平等、无差别心为本来认知事物、一切法,如此慢慢修行,则最后在证果上能转变前五识的凡夫认知和行为方式为成所作智的妙用,而且转变八识的在缠如来藏心为证果上的绝对清净涅槃的大圆满智慧心。因地的修行从凡夫的认知上开始转变,以般若智慧来打破惯性的谬执(七识总执八识的种子集合体为我,而不明性空缘起)和破除凡夫的不明真理的分别念。六识总以现起的法尘——即头脑中的印象、概念、文字、声音、味道、感受等等为真实,而不明无常、迁变,本来因缘生灭无自性。这些凡夫性的执著和分别源自于不明白圣谛、真理的缘故,当下也就缺少正见、正念的观照了;或者当下虽然明白理论,却缺乏毅力和决心来断除、转变不正见、不正念,而屈服于不正见、妄念的习气,或者当下忘失了正见、正念。故此真修行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地以正见、正念为本,即是以无常、无我、苦、缘起性空的实相为根本来转变六识、七识的认知。以妙观察,深入地洞察、精微地了知一切现象(身心世界)皆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从而转变六识的分别念,跳出二元对立的来回粘着迷惑,而以无所住的中道来面对一切,这样当下即能清凉自在;以无我、苦、无常、缘起性空的正见来破除七识的我执、我慢、疑和戒禁取的错谬,以性空平等的心来观照面对一切,如此当下断除不正见的谬执而以正见为本,当下无我,平等性空,自然安然自在!如此以破六识的分别念:

贪、嗔、痴、疑的习气和以破七识的不正见(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慢的种种错误思想观念为修行的道路,自是直接通达佛果的真正修行大道了。故此经曰:“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实是言简意赅的圣言量,如此修行焉有不成就之理,焉会走错路、弯路?阿弥陀佛!此二句话真是摩尼宝珠啊!无量感恩!

说“看破”、“放下”,并不是嘴巴上说说而已,而是确实地在六识、七识上观照到无常、缘起的本质而转变了当下的心的认知和执著,这才叫思慧、修慧。如果嘴巴上说“看破、放下”,但根本当下就没能观照到自己的六识、七识的顽固谬误、分别,那么根本不可能转境、转念,这样根本不叫修行,因为她(他)根本就没有观照力和正念的,当下依然是迷惑颠倒的凡夫心罢了,依然是痛苦、烦恼的杂染心、轮回心。真修实证的功夫是在当下正见、正念的提起,深刻、微细地观照到自心当下是如何以假相差别为真,分别、执著而生种种颠倒的,因而产生警惕,当下扭转心的认知,让心以觉醒的状态而于看破、放下中自在、清凉、清净、平静了,当下以深刻、精微的洞察力观照到苦乐的假相以及贪、嗔、痴的虚妄轮回性,从而当下无执、平等地安住净心正觉,也从而当下在凡夫的惯性谬误中跳出了,如此才名修行——真正的修行。以如此的观照力,戒定慧三学自然而然慢慢增长、圆满。这是无妄的成佛之路,必须在当下的起心动念上观照,这才是真的修行。

能够修行的是此心(身体、语言离开心就是死的),迷惑开悟是此心,苦恼涅槃是此心,轮回解脱也是此心,一具尸体是没法产生苦乐或是自在的,好好思维吧!唯有心才产生一切事情,也是心能熄灭一切苦恼。拖着死尸(身体)者是谁?心是根本,诸佛从心解脱觉悟,众生依心轮回痛苦,原因在于明白真理与否,在于以真理生活与否。真理是什么?一切身心世界皆是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的,好好地思维这些法义,观照这些法义吧!大到事事物物,细到起心动念,不要与真理当面错过,时刻观照,这是导致人生无上幸福——清凉自在、大智大慧、大慈大悲的关键。法义虽然简明,但它确实是启开宇宙人生真理大门的钥匙。

学佛如果只是谈论口说,却没有真正在心地上修行,没有在起心动念上观照,那么他永远都无法体会到修行的真切和精微,他永远没有明白经典上记载的修行过程的高深,唯留下一大堆的猜疑、失望和望洋兴叹了。因为他没有真修实证,永远无法明白那是多么的真实和明白,更不可能由此带来对佛陀绝对的感恩和永无止尽的礼敬,他只是一个画饼充饥的自欺者。

修行人若能具足正见(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提起正念(不忘失真心,专注观照),则自心具足真理,离诸苦恼,法喜、禅悦、安乐、寂静不可思议,则无须狂奔乱走,被境所转,攀缘诸境,生诸颠倒烦恼了。如此时刻观照,功夫德行圆满,则三身四智圆成!

修行不论在家出家,重要的是具备正见正念,但出家的一念出离心的发起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亦须知一粒好的种子必须好好培养才能真正成材,切不要浪费这个殊胜的缘份呀!如果在家人无缘今生出家,那么能够保持出离凡情俗见的心,以真理的正见正念常观照,具足好普度众生的使命感,那也是能够当生成就的。

为什么要以正见修行,为什么要确立正见,费时费力地破除不正见呢?因为不正见(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会导致邪思维、邪念、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定、邪慧,如此岂非时刻造恶业么?又何从说修解脱、觉悟呢?而正见会导致正思维、正念、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正慧,从而引生正道的修行,而无谬误迷惑的走向成佛。成就解脱自在、觉悟慈悲了。弘扬正见、破除不正见实在是苦心孤诣的大慈悲也,你明白吗?你已确立正见了吗?还是依然在凡夫情见、外道不正见中呢?小心啊!那是轮回的路。

依正见正念之道而修行的话,则能无妄地开悟、证道。开悟者,透开迷惘,悟入实相——真实无妄、本来存在的真理。证道者破除迷惑,打开本来面目,证悟宇宙人生真理,彻底了生脱死、断除轮回之因,证真如法性,再无退转,大安乐、大自由、无迷惑颠倒、大解脱、大涅槃。但必须指出的是:真正修行时,也不要急躁地妄想开悟、证道,如此只是让心执著,也是贪欲,要学会放下,目标明确没错,但不能急功近利,只要好好修行,依正见正念修行,因缘具足,自然水到渠成。若揠苗助长,只能造成笑话。

能观所观两空寂,无我无常本涅槃。真正能顿悟者很少,确实需要慢慢以正见正念时常观照,直至因缘成熟,证悟了生死。故此修行者要杜绝说大话妄想自欺及无益戏论的习惯,以真修实证,切实行持为根本,方能无妄而成就佛道!

五蕴:色(物质的身体)、受(感受)、觉想(因感觉而生)、行(心意的形成)、意识(了别的前五识,分别的六识,执著的七识,种子的集合体——即能藏种子、种子所藏的八识)皆是生起和消逝的显现,透破内五蕴(人)和外世界的缘起生灭,则明空性无我( 我空、法空)的真正谛理。以正见正念的精进修持,则最终证悟如此无妄的真实,才能从根本上断业力的惯性,斩断愚痴的生死绳索证入不生不灭的清净法界性。理论明了这些正见只是基础,缺乏正念的观照,精进的修持,那是不可能真正与真理相应的。因为凭借记忆来的印象并不是切实的实践证验,它是无法战胜无始劫来的习性、业力的。唯有持之以恒的正见、正念的精进观照,才能做一份耕耘得一份收获的。真正的修持将可明白心路历程上的断妄证真原来是由粗到细,渐精渐微的,因为观照的功夫越纯熟越能透澈入细入微,这完全凭借努力而来的,它决不是说几句话就可办到的事,那只不过是画饼充饥,自欺欺人罢了!真正修行的人就会越来越明了经上所记载的诸菩萨修证过程,各阶位的细节原来是如此切实亲切,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它绝不是空说家的臆测、臆断所可能了知的,那是很浮泛的,真正修证所产生的认识是空说者无法比拟的。他们似乎同时说着同一个名词,但体会是天壤之别。唯有真修实证,具备正见正念,精进修行者能了生脱死,空谈、盲修瞎炼者是不能出生死苦海的……

佛陀的教导是违逆我们的习气的,是违逆我们固有的思想观念的。所以当一个人没有决心和毅力去接受这种教导的时候,他会讨厌这种教导,甚至于歪曲这种教导,他认为这种教导似乎无法让他再照常生活似的,乃至他会找很多借口来逃避这种教导,或者巧言令色的掩盖自己的心。但恰恰相反的是,佛陀的教导能给我们带来无上的幸福和究竟、清净涅槃的安乐。

不能以凡情俗见来看待佛法,那样只能是扭曲了佛法和污染了佛法。

很多人修行不得力的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心地)上下手,表面上好象做了很多事、很精进,但根本就缺乏正见正念的观照力,所以烦恼痛苦依然没有改变,习气毛病、邪思邪见依然照常,困扰自己也影响他人,这是很可怜、很可惜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真正修行,所以怎能得到修行的受益呢?

修行人不应该象凡情俗见者一般急功近利地想得到什么,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具足净戒,提起正见正念努力观照,学会看破放下,如此则水到渠成。稳妥随顺自然,不急躁、贪、嗔,自不易出偏差。究竟成就,在于修行者的功德圆满,决不是妄想、空谈所能达到的。应该理智地、如理如法地明白这一点。想得什么本身就是大妄想,真心无失,只要不污染就不错了。一切圆满具足,佛性天然,重要的是舍妄归真、断无明、证解脱,斩断凡情俗见,则与佛无别。若污染重重则唯生死轮回、苦恼无量,不得解脱。众生背觉合尘,所以生死苦恼;诸佛背尘合觉,所以不生不灭,涅槃清净。修行即是提起净戒、正见、正念,圆足戒定慧、破无明贪嗔之尘染,证本来大涅槃的本觉真实。切莫心外求法,愈来愈远,欲升反堕!

学佛以具备正见正念、清净戒律为前提,断贪、嗔、痴、慢、疑、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种种烦恼为根本,以证涅槃解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目的,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如此才是正法。

走火入魔的原因乃是个人以不正见追求神通怪异,不正念而以外道法掺合,没有清净戒律,以欲望(财、色、名、食、睡)的满足为目的,不为断烦恼习气为根本,以执著分别为强烈用心,不观照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的真理,执事相差别、境象为贪嗔,故此逐境迷心,妄认假相,不识真如本心,焉有不出偏差之理?这样的话,表面说是学佛,其实完全违背佛陀的教义、教法,不是佛子。只能自误误人罢了,实是愚痴!这样的人乃是内心没有真正皈依觉(佛)、正(法)、净(僧)的,更破皈依戒,非佛弟子。真正佛弟子必须具备戒律,正见正念,依真理而修行观照,以断苦恼证真如本性为目的,如此的话,就会最终成就圣弟子的果位。假如说学佛会走火入魔,那是无稽之谈,除非那人本身就有潜在的疯病,或者依从不净戒、不正见、不正念的外道法,以神奇怪异、欲望满足为目的,这样的话是与佛法无关的。切记学佛旨在破除错谬的不符合真理的行为、心理、语言,焉有其它?善思念之!

修道者首先应该执持戒律,因为戒律能够让你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是引起烦恼的事,该做的能引来清净安宁的心地。你不一定刚开始所有的条文都背得一字无差,但你可以做到谨慎自己的口德、行为和心灵,善待一切,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如此之后你可以提起无常、苦、无我的观照,专注于呼吸或佛号,乃至于当下保持觉醒,让心的本然寂静、般若现前。如此戒、定、慧自然而然的具足增长。修行是一个过程,无须太过急迫,但也不要太过放逸,保持平常心,自然而然地观照就可以了。注意身心内外的假相,时常警醒自己,不要迷惑于假相。

当我们戒行不能持守清净的时候,表面上好象依然说着多好听的语言、做着多好看的行为,却都是不清净自在的,当下只是杂染,它只能是烦恼和痛苦的,请好好体会。戒行确实是产生安乐自在的基础。安定的心和智慧、无忧恼的心确实只有从戒的清净上产生出来,请仔细省思体会持戒的殊胜之处,不要自欺。无有戒行的根基,不可能产生清净的定慧;戒行的圆满来自德行的完成。心灵持戒的动机是愿断恶修善,净化身心,不止是表面的。请省思吧!你将会明白受持戒行乃是一种解脱,而不是束缚,它将为让你从世俗的杂染中解脱出来做好基础。正定的稳固来自于清净的戒、正见正念的持续观照。般若智慧来自于清净无染的心,来自于正见的确立和正定的成就。戒是清净的身心,定是稳固无颠倒的身心,慧是明晰真理无迷惑的身心。此三者为一,即真心无妄。无妄的真心既是清净的,也是安住的,也是智慧的,没有烦恼痛苦。

戒律是保证自解脱证菩提的无上妙宝,破坏戒律无异于自毁长城,让魔王波旬乘势攻击,受其控制。警惕的持好戒律,不断的重建对于戒律的信心,坚定的奉守清净,乃是明智的作法(抉择)。

以戒为师,通达法理,真修实证,缺一不可,具足圆满,决定成就。

何以故?无戒则修行无根基,不通法理则盲修瞎炼,不真修实证则空谈妄想。如此则是生死路上凡夫,难敌业力牵引,所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三无漏学,乃了生脱死之必须具足也。

在善知识指导下,持净戒,以破见思惑(贪嗔痴慢疑及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及种种随烦恼为本,以正见正念来修持,不贪五欲六尘,不求神通怪异,精进修持,不易入魔。

带着慈悲善念,不是为了攀缘,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与一切众生结法缘,即使他们不能马上学佛,但却已经种下了一颗殊胜不可思议的种子,实在功德无量。但这中间必须清楚地观照是否于起心动念中带着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污染,不要忘了正见、正念、净戒的修行,否则又是颠倒; 无所住行一切善法,乃真明白。

尽人事以顺因缘,努力地修行,什么时候成就那是因缘的事情。拔苗助长是极端;不努力修行也是极端。急功近利、放逸懈怠皆是愚痴,于事无补,这皆是不明中道、心外求法的惯性使然罢了!学佛首先须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然后认真诚恳努力精进修行,不急不躁、不懈怠、不狂妄自以为是,方是正确态度。

闻思明白佛法并不是修行的结束,而是修行的开始。误认为闻思明白就是结束,那只不过是我慢贡高的业障作祟罢了,于了生脱死毫不相干。真正明白时,一切方便法门皆是殊胜助缘;不明白时,一切法门皆是方便法门。若真明白时,法法皆是妙法,随宜一门精进,心地清净,断见思惑,乃是相上、性上都如实统一,乃为圆融无碍的真正修法。修行破见思惑有一个粗、细、精、深的渐进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这决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证道需要真正稳固地从闻思修中切实精进而来。舍净戒、正见、正念无从成就,那只有心外求法而已,于断无明贪爱生死业因毫无究竟益处。大而无形乃名真大,小而无内乃名真小,大小无别,本来平等。

佛性众生具足,本自涅槃不可思议,但却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故轮回生死,不得解脱。故此佛性乃真无上秘密,《楞严》曰:如来密因者是。众生因妄想、执著,造贪嗔痴慢疑乃至种种不正见诸烦恼,障蔽自性(佛性),成六道迷昧众生,苦恼无量,诸多浊恶,真大可怜!若能于起心动念间断除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依净戒正见正念,勇猛修持,破无明,修自身心,证佛性,方能最终相应,究竟成佛!如此则念佛、持咒、参禅乃至一切法门,随宜精进皆可成就!

修习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开发般若智慧,唯有让心强有力的集中一点才能坚固地建立禅定,由定所提起的正见的观察、精细的观照才是般若妙观察智。但要达到符合真理的正定首先必须持守清净的佛制的相应戒律,如此放下世间杂染不净的执著,才不会引起邪定、外道定。佛制的戒律持守清净,正见、正念、正命、正业……等等无差,才能真正的称之为修行。如此解脱才有可能,否则决不可能。

戒律的目的是让我们戒除恶行,令身心清净。故此,正见正念分明,自心清净,行一切善、断一切恶是不成问题的,不会困难的;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习气罢了。戒律正是建立在断贪嗔痴——轮回生死、不得自在解脱的业因上,故此违背我们的习气,如此就似乎困难了,事实上,一位觉悟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寂静的真正修行人持守戒律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不要忘了:清净的行为形式,即所谓德行正是我们人人具足的佛性的流露,自性(佛性)本清净,只因不明真理,故此造诸恶业,遮蔽佛性,令自心习气毛病谬执思想严重,形成习惯了,反认为是理所当然,当说到戒律时,反而忘却它的本来真性了,似乎变得非常遥远了,真是颠倒啊!赶快觉悟吧!错谬不符真理的身心语言只能招致烦恼痛苦、生死轮回,毫无好处。执持净戒乃是成就大解脱自在的必须根基,没什么好商量的!

依净戒、正见、正念真正修行的时候,经书上的诸佛菩萨、罗汉的境界并不是那么遥远的。确实如此,从心的根本上下手观照,依止善知识的引导,次第从闻思修证的过程中走过来并不是渺茫的。佛法重在修证,不只是言论、理论,真正地修证,如理如法地毫无偏差地修行,一切法义是完全能够在自心的基础上证明的。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索从当下的自身心开始,佛法是切实的、当下的。佛陀所说的法义是完全可以在当下的自身心上体会证明的,决不是遥不可及的,佛法从来没有离开当下的。烦恼痛苦、涅槃解脱的天差地别就是当下无明与明的造成。不明白真理(无明),则万劫生死轮回,明白真理即当下离开轮回的业力,以正念的心与真理相应,看破放下一分即得一分解脱,看不破、放不下则万劫生死轮回真实不虚、苦海难出!

劝诸弟子立志真正修行:以戒为师,以正见正念为根本,以断烦恼、解脱生死为目的。讲究真实修行,实证佛法,离诸戏论空谈,重真修实证、了生脱死的实践。真为修行,痛念生死,悲悯自他轮回苦恼,以深般若、明诸无常苦空、缘起无我之实相,无住、无著,悟佛心宗,入佛知见,究竟圆满。决不求虚妄无益之幻相,誓断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诸烦恼,真正修行,为浊世明灯,是为志!

一切现象本来是如此因缘生灭的。思想的负担和苦恼来自于不明白因缘生灭、本质空性、无常无我的涅槃,由六根六尘相对产生的印象被执以为实,如此储存于心中。这些现行的法尘乃至由此对境、当下却又未观照到缘起性空的本质的话,那么攀缘苦恼困扰又重重,人却不知不觉的陷入其中的贪嗔痴慢疑,乃至种种不正见的一切烦恼中,无法解脱。而这些储存于心的印象概念本似乎是为人所用,最终却又为此而丧失了生命的自由、人生的究竟安乐。他(她)陷入于这些缘起的假相,左右冲突乃至麻木不仁的生死状态中,完全没法体会本自清净不可思议的佛性,本自圆满不可思议的安乐涅槃。切实应该善思念之!那应该如何证悟这本来清净的佛性呢?那就是切实的努力的提起正见正念的观照,在净戒具足的当下,放下错谬执著分别好好修行。修行人应该好好看《大念处经》上佛陀的开示。

天然本性与佛无别,素朴宽容无与伦比,清净庄严不可思议。若能当下破却贪嗔痴,则顿现真如佛性。涅槃寂静,贪嗔痴性本自空寂,了无自性,无所住著,一尘不染,本自清净圆满正觉,与佛无别。业力深,谬执分别习气重者则须提起正念照破虚妄,渐除习气贪嗔痴,直至净尽,三学圆满,乃证涅槃,证大觉悟!众生谬执,五蕴浮云障蔽自性,不觉不知执著分别,以攀缘心以为自性,不悟妙明真心,颠倒迷惑生死苦恼,实大可怜悯!口说正觉不行正法,乃颠倒迷惑,终是生死路上凡夫,甚大危险,苦恼炽燃,无法熄灭。著相空谈,煮沙终难成饭。三业清净,无违正道,恒持净戒,具足正见正念观照不已,精进不退,直至圆满,乃真修行人,必出苦海。

调整姿态,开放身心,大度宽容,谦虚谨慎,正念不失,明见无我,放下偏执,不守固陋,了然缘起,观照性空,了然性空,观照缘起,无执无住,自在做事,随缘生活,如此者乃真修行人!德行自至,智慧自高,定力自深,慈悲喜舍无尽,实大可随喜赞叹!

若能以正觉真理,实践真理的正道,证无妄正解脱为自作皈依的目的,出离迷执颠倒的凡情俗见,则可拥有大自由、无障碍、大安乐的独立人格和生命。如此者乃真伟岸大丈夫!不论男女老幼,若能依净戒、正见正念而精进不息,破除执著凡情俗见、分别假相迷惑的愚痴,则皆能成就此无差别至真至贵的伟大人格。

正道者,符合于实践证悟真理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法义的解脱觉悟之路也。一切贪嗔痴慢疑,种种不正见的执著分别,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的迷妄欲染,神奇怪异、著相空谈妄想者,皆与正道相违背,唯有轮回苦恼。纵使说得口沫横飞、天花乱坠终是心外求法而已,其欺骗性、障蔽性完全是无明使然,毫无正见正念可说。故此不可能渡脱苦海,得出轮回,证大解脱。修行人切须明白了然,莫要迷惑颠倒,误人误己。

时间、空间皆是缘起假相,若证悟空性本质,则本自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生无灭,梦幻泡影,不垢不净,本大涅槃,无分别平等性空。然无相清净,却万法纷然缘起,缘起差别却本来如是清净不可思议,俗眼观之时空宛然;佛法的智慧观之,无相清净,佛陀则事事无碍,本自圆满,更说什么?吽!好好观照吧!脚踏实地的持戒修行吧!

学佛必须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等八正道,然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修行才行,坚决杜绝自以为是和盲修瞎炼,更绝不能以欲望和神奇怪异的目的来修行、掺杂。修行旨在了生脱死,欲望和神怪的追求正是轮回生死、烦恼痛苦的,因为它们的特性就是无常、苦、空、缘起无自性的。执以为实、贪爱渴求只是无明(不明真理)的谬执。违背真理,唯有苦恼、出错。故此一定要依止善知识,杜绝自以为是的凡情俗见和不具备正见正念的盲修瞎炼,此皆是煮沙成饭,无有是处之举,出偏却甚易的。若身边有善知识,却违背良师,不听从善知识之教诫引导,自以为是、盲修瞎炼,乃至以欲望(财色名食睡)、神怪为追求,远离真理,造诸愚痴,自误误人,那实在是无可救药,非佛弟子。如此者六道难出、三界有份,切须谦虚谨慎矣!

持守净戒为做好真正修行、决心修行、了生脱死的准备。净戒乃是修行的基础,为什么呢?因相应于在家出家者的戒律正是觉悟到因果业力的如实不可思议才下决心断恶修善,不再造作邪恶不符合真理解脱的言行。唯有真正地认识到因果业力的可怕,明白切实地立志成为有道德人格的人,深刻体会到行为必有后果的人,他(她)才会努力地去持好净戒,谨慎地护戒如护眼目。这不只是一种道德的问题,它同时意味着持戒者的觉醒和决心乃至于毅力的成就,即使其间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逆缘,但他(她)都会努力地去重建他(她)的信心,坚持去成就他(她)的戒律,因为他(她)的目的是解脱,向往的是伟大的人格——诸佛圣贤的崇高。故此,对于坚决下定决心地去受持净戒,不论遇到多少困难总不灰心的人来说,才是真正做好了生脱死、断轮回业力的准备,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是也!一个还没有下定决心努力持戒,依然徘徊的人是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人。经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何以故?因为戒为根基,在此准备良好的当下具足正见正念的观照,远离邪命、邪业(不符合真理的错谬伤害众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努力地精进不退地观照修行,必然定力增长,心清智明。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它必须是无妄地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发出离心、菩提心,以正见为导向来真切地修行才能最后戒定慧三学圆满,修行成功,出离生死苦海,乃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此,真正的修行执持净戒乃至具足正见正念等八正道是必要的,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当然对于只是结结善缘,修修福报的人来说,他(她)是没这一份决心的,虽然应该随喜赞叹,但那确实是不究竟的。轮回路险,无常迅速,还是应该发大心修行为好。

任何法门都是一种善巧的方便,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法门努力地修习,不论是念佛、持咒、参禅、礼拜……它们都是佛陀的开示。但重要的是必须明白真理,明白修行的根本是心地,不论何种法门都应该具备持戒、正见、正念的观照,此是不共同法门之间的共同之处。若离开持戒、正见、正念而说修行,那是非常荒唐的。那是一种颠倒梦想罢了!是非常可笑的,是非常无知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那样只有轮回。不要忘记佛法的根本是戒、定、慧三学,清净的戒为基础,正见正念具足,才可能成就定慧的圆满,三学本乎一心,不于心地上修持,那是南辕北辙罢了。明白真理,断惑证真,才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修行者可善思念之。

诸家的解说能否完全地体现佛陀的教义?在完全不懂佛法的情况下,一定要借助于善知识的教导,但唯有建立在净戒、正见、正念的基础上的真修实证,才能更圆满地悟解佛陀的教说。首先要以不存偏见的平等心来虚心学习,然后才有可能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盲目地人云亦云,一定要认真负责自已的言论,不要误导众生。谨慎地修行吧!

无我的真相是什么呢?只有实证无我才能真正彻底地明白。不要臆测,无我并不是没有,而是彻底的本来如是的真实生命。跳出了语言思议的局限,非凡情俗见所能猜测。这个实证的过程即是净戒、正见、正念具足地观照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看破放下的过程。

八识种子被七识顽固地、死命地执著时,它是那样的牢不可破,没有切实的以净戒、正见、正念来真修实证,确实是难以解脱的,难以转识成智的,老老实实地修行吧!看书、听闻佛法而没有进一步的思、修,切实的实证真理的话,那么是没法真正了生死的。为什么呢?因为从记忆分别中得来的东西,并不是心的本身。它没有切实地解除无始以来无明、贪爱、执著分别的惯性,它的力量是非常粗浅的。没有具足戒定慧的切实功夫,没有真修实证的话,那只是法尘影事而已,它是没有涉及本质的转识成智的力量的。当然,如果没有听从善知识的教导,从闻正法开始,树立稳固无谬的正见,那就更不可能具足正念乃至净戒,如此说努力修行的话,那只是邪精进而已,走火入魔有份。故此,一定必须听从善知识的教诫引导,具足净戒、正见、正念乃至八正道,才可以说能真正从闻思修证的切实过程中实现大成就。

若然打坐、持咒、念佛没有具足净戒、正见正念而所谓努力修行,那只是邪精进而已,不但劳而无功,而且容易著相出偏、走火入魔,更不要说道德人格会提高了,那只能增长贪嗔痴罢了,轮回有份,因为这是心外求法,不是佛教的修行,只是外道法而已。真正的修行,绝对必须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等八正道,才能叫学佛修行。这样精进,任何法门皆能成就。切记!切记!

现代人往往自以为聪明地认为明白几点道理就了不起了;或者愚痴缺乏自信心,害怕接受、探讨乃至深入真理,因而缺乏正知正见的盲修瞎炼。此二者皆是极端之举,皆不能了生脱死。前者空谈妄想、脚跟不稳;后者愚痴邪精进。如此皆是没有从闻思修证的程序中稳妥、诚实、谨慎地面对生死大事,而是急躁、功利主义、我慢贡高或者颠倒错用心不明究竟,皆是无明贪嗔不正见等造成。故此申明具足净戒、正见正念乃至八正道,依止善知识努力真修实证的佛教真精神乃是势在必行的契理契机的说法,唯有真修实证的高僧大德出世,古朴的佛教真精神得到大力地弘扬,才能最终究竟地利益尽未来际的一切众生,仁者思之!

持好戒律,切断粗重的行为和语言的贪嗔痴,提起正念,破除心意识的贪嗔痴。粗重的贪嗔痴易觉察,心意识的贪嗔痴精细不易觉察,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正念,精进不息的努力才能真正地转识成智,这绝不是表面上的功夫所能做到。必须完全清楚地明了身心世界的真相皆是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不住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于当下起心动念间无自我欺骗的观照清楚才是真正的功夫,戒、定、慧圆满即三身圆满。

杀、盗、邪淫、妄语做尽将下无间地狱受苦;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的戒律,将不用下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若破戒又去杀盗淫妄则又是重造恶业,下三恶道矣!下地狱乃因造尽恶业的原因,戒律则是保护我们不受苦的法宝,故此,受戒又破戒等于破坏自己的善根种子,破坏保护自己不受苦的法宝,那是非常愚痴的。破戒下地狱,并不是因为戒律的关系,而是自己又造恶业颠倒的关系。破戒即破坏自己得救离苦的机缘,其愚痴之处实是可怜!不受戒而造尽杀、盗、淫、妄将下无间地狱,破戒下地狱在于破坏自己本来生起的善根种子,其愚痴之处在于本来得救的机会却自己毁灭了,故此痛苦更深。须明白正法律、戒德是清净的,破戒更苦,此乃在于破自己善根种子的问题上,并不是受戒的名义问题上,当然这也是二而不二的问题。破自己善根种子、得救的机缘的愚蠢实是难以言说!善思念之……戒律是一种保护自己不再受苦的法宝,让自己走向解脱的根基,不是束缚。觉得束缚只不过是习气毛病、惯性的业力的感觉。习惯的业力引来恶因,人却不知不觉,忽然让你解脱却似乎不自然了,习惯于不知不觉间轮回堕落,恶性地认为似乎该如此了,这是是非颠倒的最大愚痴。

对于没有确切具足净戒、正见、正念乃至妙观察智慧的人来说,出现境相和征兆往往具有迷惑和障蔽性,会让脚跟未稳的人失去方位。他(她)不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真理,不明白缘起现相的这一切皆无常苦空的特点,于此执以为实,心随境转就容易出偏乃至走火入魔。气功和一些外道就是在这里迷失、轮回去的。它们的“出功能”的误导性非常强烈,真发心修行的一定要清楚,头脑清醒。为佛弟子发心修行,一定要在善知识的指导教诫下,以净戒正见正念等八正道为坚固基础,次第修习,具足谦虚、谨慎、诚实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和不正见,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贡高我慢、盲修瞎炼,一定要虔诚学习正法,观照真理,直到脚跟站稳,具足智慧于经法分毫无差为止,方可独立修行。

世间的四禅八定的修行,虽然佛教并不排斥,但是它们并不能导致证悟实相的涅槃。它们并不是建立在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理观照上,只是一种心造心生的、精神的因缘成就而已,还没有切切实实地照见五蕴皆空,没有转识成智,只是一种定力,所以没有究竟解脱,依然在三界中。真正成就涅槃的修行乃是彻底的洞见一切现象本质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理,以正见正念,明晰、清醒、专注妙观察的智慧(与真理相应)来修行,最终实证悟彻真理,达于无生灭、垢净平等的绝对涅槃大觉中。于此何时何刻何处何地皆不离自性三昧,圆满无碍地达到日常生活皆不离妙明真心,妙用无穷。当然,若能具足净戒、正见正念的话,四禅也可以是圣弟子修习的方便工具——注意:只是暂时的方便工具而已,而且必须在善知识的指导下方可,莫要迷失不知究竟,必须最终导入真理性的觉醒、观照,方可能证悟实相的。故此,作为善知识指导人是很有必要了解其中的内涵的。

真正对于佛教稳固不可动摇的信仰和信心,来自于切实持戒成就美德和真修实证的修行人。因为他们确实亲身体会、体证了佛法不可思议的利益。如此对于佛法的崇高无上的敬仰和信心不可退转。他们是那些空谈者和凭着一时热情冲动乃至肤浅迷信的祈求者所不能比拟的!

(注:智者不可不知:前者是能托付佛教大业的,后者承担佛教大业则是危险的,一有风吹草动将可能牺牲真理矣!)无始的业力、习气是非常顽固的,众生都在不知不觉间受其牵引和误导,唯有通过持戒、正见、正念的观照,以达到彻底深入骨髓的证悟才可能根除业力习气的祸害。它是轮回生死之因,没有真修实证的功夫,仅凭一般自以为是的聪慧和字义上的表面了解,纵使说得头头是道也绝不可能根绝无始以来的无明、贪爱、自负(我慢)、主观臆断、顽固的执著分别的。经曰:“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莫非是罪莫非是业。”若不真正证道,于起心动念上观照,怎能真正了生脱死呢?即使顿悟本心,也须历境炼心,再莫染污,经曰“理虽顿悟,事须渐修”,不可不老实修行,谦虚谨慎。空话套话毫无着力之处,诸善上人,岂可不省思乎?

若能具足净戒、正见、正念,则念佛、参禅、修密……皆莫不成就!若失却净戒、正见、正念,则一切法门皆无着力之处!

明白因果,持好戒律,于起心动念处好好观照,放下一切习气的惯性和主观的偏见,以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理来面对一切,无所住生其心。

明白因果,不昧因果,于如是因、如是果清楚分明,正念无差,那么起心动念,行为、举止、言语皆警惕于心,行一切善断一切恶乃势在必然,无可商量!持好戒律,整束身心,远离散乱、杂染,令自身心安于清净的当下,于诸善法、解脱乃至菩提心相应成就,于起心动念处观照清楚,无所住着,则与本心净觉相应。佛性天然,本无烦恼。妄起无明,造诸业力,故生死苦恼,悲欢离合。若能明此根本,观照分明,无住无着,善法圆满,则三身四智现在、将来终必果证;若好高骛远,不切实修行观照,随诸业力,贪嗔好恶不断,则纵能说会道,也是煮沙成饭,无有是处!

有些人听到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理就害怕,不敢接受、面对,其实这只是自欺欺人罢了。真理就是如此存在的,不论你承认与否、发现与否,它就是如实的呈现的。无明贪爱习惯了,就总是逃避真理,而结果唯有烦恼痛苦,难以究竟清净无忧。其实他们不明白,面对真理,随顺真理,证悟真理,却反而大自在、大解脱、大涅槃、大智慧、大觉悟如佛陀一般,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他在善知识的引导下,真诚谦虚地修习正法,具备正信、正见、清净戒行,持之以恒,慢慢自会成就的。人们都知道佛陀伟大,也或拜佛,若让他真正学成佛之道,却吓了一跳,真是可笑!是不是叶公好龙呢?但愿见闻此开示者不要如此愚痴,真修实证断苦恼、证涅槃吧!

面对真理应该谦虚、谨慎、诚实地观察、思维、体会、证悟,即使不能马上接受,也应该实事求是,深入精微地持续验证,这样才能受益。

假如只是一味地逃避、拒绝、否定、排斥、武断、臆测、自负自大不肯面对真理的事实,缺乏勇气毅力地观照、探究,那只是愚痴罢了。生命也只能活在粗俗、苦恼间了。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而无法证得,若放下妄想、执著,自然智、无师智、一切种智自然现前,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总是说愿意成佛,但却不真真正正修行,或者错误修行,不明白真理,不依真理而生活,不放下错谬的妄想执著,那么即使到死也解脱不了,更遑论成佛了。正如一个愿收成大米的人一样,整天愿意田里长粮食,但却不好好地种地,那到死,田也长不出粮食,收不了大米的,这是必然的规律。光愿意不行动,不真切修行,只是说来说去,妄想、空想一通,有什么用?只能是笑话罢了,烦恼愚痴罢了!

很多人都不喜烦恼,但却经常有烦恼,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更不知如何去熄灭烦恼。古德曰:离经一字,形同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意思是:假如离开经典所揭示的真理而错说、歪曲一点点,也是魔罗的说话,不是佛的真理,不能依止。又假如不知道经典记载佛说的真理,但却依文解义,在文字上执著分别,不真正体会证悟佛陀所揭示的真理,那就如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冤家对头,因为那样根本就不是解脱的,不是觉悟断无明,无法真正了生脱死断轮回的。而诸佛说法记于经典,目的是度众生出生死轮回、解脱觉悟的,若光依文解义那岂不是三世诸佛的冤家吗?是不能体会佛陀的大慈大悲的。故此佛说四十九年却未说一字,因真理当下亲证并非语言文字所能代替,但未说一字却三藏十二部具足,因为亲证实相,大悲度世却不得不说,以令众生悟入真理,实证真理。若只见文字不明不证真理实是辜负佛陀矣!若不见文字的妙用,胡说、瞎说实是误人子弟,岂可不慎?

真正的四大皆空,如果只是明白身体是地、水、火、风的因缘生灭,那只是文字的了解明白,只不过是闻慧而已,它只是真正修行观照的开始,必须时刻透过思维的观照和觉察,而不落入固有的“我见”才是正思维——思慧的深刻化。但思维还不究竟,必须透过进一步的修持,于明白此理、思维此理不迷的情况下提起正念,放下执著,连续不断地观照。其念住的过程有一定的次第的,必须有善知识的指导,方可顺利成就修持的智慧,由修持的圆满达到证悟,彻底地证知。毫无疑问地与“一切法无我”、“缘起性空”的真理相应,从而达到我见、我执的彻底解除而证悟无我的解脱,才算圆满成就。所以“四大皆空”决不是语言上所理解那般粗浅的。所有的真理法义都不能不从闻、思、修、证的过程中最终彻悟的,不要戏论、妄想,那样毫无实际结果,请善思念之!

苦恼无实,执假成真枉受轮回;看破放下,圆满解脱,自在无碍,妙用无穷。证悟则须具戒定慧成就。

众生迷却真如本性,不明妙明真心,以真心缘起之“用”为本心,以“用”为本,执末迷本,末上起末,迷上复迷,无明上复起贪嗔。久而久之,认攀缘心以为自性,不明妙明真心,蒙蔽本性,全然不觉生死烦恼,沉沦苦海无穷无尽!诸佛祖师明了“用”性本空寂、本净,真心如如,明白证悟真如法性,了知万千法相差别不离真如妙觉,故从修起用,妙用无穷,真心如如。用不离体(真心),体(真心)不碍用(万千妙用),体用不二,圆融无碍,舍妄归真,舍迷归悟,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故随缘自在坦然解脱,无所住行一切善、断一切恶,随处清净,再无迷惑苦恼,安住自性“首楞严三昧王” ,如此则举手投足、扬眉瞬目、穿衣、吃饭无非解脱,当下涅槃,当下佛国,住无所住,百千三昧具足。生而无生,死而无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却莫作妄想、推测、戏论,否则又是开眼作梦!请提起正见正念观照吧!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放下分别执著,断却贪嗔痴,自与诸佛祖师相应!若非如此,则是妄想作梦了。醒来吧!

修行者应祛除五种障蔽自性、遮盖自性清净的障碍,即五盖:贪爱(感官的欲望)、嗔恚(恶意的心法)、睡眠(怠惰昏沉,不只是指睡觉)、掉举(沮丧和亢奋的情绪波动,即低落和昂扬的心情,患得患失的心)、疑(犹疑不定,犹豫不决,于真理探究和断惑证真的心不稳固,总是摇摆)。如此五盖乃是解脱、涅槃、觉悟、智慧的障碍,它们让你缺乏信心、毅力、勇气、承担、抱负,让你意志薄弱,蒙蔽心灵的光明,遮碍清净,阻碍觉悟,乃凡夫的心意识状态。破除五盖,才能启开通向圣贤的智慧和胸怀。以何为破除五盖的有力武器呢?那就是无常、苦、无我、缘起无自性的时刻观照。以真理为依皈,发大愿力以正信、正见、正念为本,精进不息,如此持之以恒,不达果证决不松懈,即可慢慢祛除五盖了。以祛除五盖的定力、慧力继续观照五蕴(色受想行识)缘起之真相,明无我空性的甚深般若,如此正思维不断,自可度一切苦厄,证悟大涅槃,圆满胜善根了!诸佛弟子,努力吧!

修行人若能转分别心为妙观察智(观照真理的心),转执著心为平等无差别心(性空无住之心),则修行能事半功倍矣!

在缠如来藏与出缠如来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指佛心、真心本无二般。众生具足佛性,但迷而不觉;诸佛如来则觉而不迷。迷者苦恼,觉者解脱。

众生本具如来藏—— 佛性, 但此佛性是“ 在缠如来藏”。即为无明烦恼所缠缚,而现八识众生。

诸佛如来之如来藏——佛性,却是“出缠如来藏”,即透破无明烦恼的缠缚而现本具的大圆满、大涅槃、大清净、大解脱、大觉悟的真如本心。

如何让在缠如来藏成为出缠如来藏的不可思议成就呢?答案是正见正念、精进不息,时刻观照无常、苦、无我、缘起无自性的真理,辛勤劳作,自有收获。

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是说如来藏法性本空,不空如来藏是说万千差别法相皆莫非如来藏之显现。“空”者指“性”,“不空”指“相”。本性空寂涅槃,相用则无量无边,故说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性空即空如来藏,缘起即不空如来藏。此二是一,乃一体两面,空者了无自性故,不空者妙用无穷故。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圆融不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明之者须依正见正念真修实证,自能透彻悟入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修无所住心,住无所住而修一切善法。努力观照吧!文字理论乃是方便。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刚开始提起正念和运用般若观照的时候,是非常虚弱的,就如刚刚出生的婴儿一般,需要慢慢地培养和耐心的照顾,决不能懈怠和粗心大意,就像婴儿一般,刚开始出生未成人时是不能随便放手让他乱走的,因为那样非常危险。当正念(般若)走向深刻和稳固的时候,方可(历练)度众生了,但不能自满、骄慢,不到究竟成就,正念的观照是不能半途而废的。婴儿的成长需要培养、训练、长大到做事业的过程,正念(般若)也一样需要培养、训练、坚固、成就自他圆觉的过程。时刻不能丢失正念(般若)的观照,否则就随波逐流、轮回生死、苦恼无量、不得解脱矣!大家不妨体会——真切地体会一下,当你观照呼吸或其他静修时,开始观照力总是脆弱的,就如婴儿刚出生般,谁都有这个过程的。无始的法尘、妄念总是惯性地执著纷扰,假如能警惕、专注,无执其生灭,方与真理有一点相应呢。修行是一个过程……努力吧!

修行人若放不下凡情俗见之谬执,打不破爱恶情欲之假相,则终是煮沙欲成饭,无有是处;南辕北辙之矛盾,徒费功夫。到头来只不过自欺欺人,终究还是生死路上凡夫!若真有大抱负、大志气者,则当下如壮士断腕,一刀了断,更不以爱恶情仇、是非荣辱为挂怀,粉碎假相虚妄,再无纠缠,落一个彻底干净自由。

若修行者也如媚俗者一般,时刻强化我、我的一切,如名、食、利、物、色、欲望、享受、身体、观念等等,放不下、看不破,却又装模作样,那么就会患得患失、苦恼无尽!因为如此俗不可耐,决非一个有觉悟者之所为,这些皆是轮回路上之物,有何可执?若有心修行者,当思生死无常、轮回路苦,物欲横流,终是红楼梦空。因果业力,丝毫不爽,莫问别人,当思自身,再不修行,再不放下,何时得脱?莫再痴迷,莫再幻想,不要口说愿安乐自在,却放不下一大堆世俗苦恼之因,如此可怜,却又如此可笑!自身若不用力,何时才能得度?看破放下,轻松自如,随它去,执什么?

生死路上无常紧迫,再不好好把握,追悔莫及!平时的爱恨情仇、是非名利、荣辱得失,死亡来临又能抓住什么?不要愚痴,人生难得,为什么浪费在这些假相上?真正明白,当下跳出,自然宇宙浩渺,随处知足安乐了。觉醒吧!不要百年后又转回来痛苦烦恼啦!

所谓“参学”者,参究生死大事、努力修学了生脱死之真谛也!古人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若不明真谛者当起紧迫感,如救头燃,火烧眉毛还不赶紧寻访善知识参究生死大事?轮回苦恼,因果不坏,如何是涅槃出苦海之正道呢?一遇善知识,当把握机缘,死心蹋地,努力修学,谦虚、谨慎、恭敬、诚实,认真讨教,再无错过!若不究竟修证圆满,决不停歇!此之谓“参学”也,而不是漫无目的,随处乱跑,空耗生命,为五欲造业,愚痴毫无正见正念。不要把眼光总是放在别人的身上,而应该看住你自己的心,提起正念,这样才是修行,这样才能增长定力和智慧。学会诚实,不要说大话,修行是非常平静、恬淡的,重要的是要有正念。真修实证是当下心的改变乃至心态的调整和观照,太多的伪饰和谎言将无助于你的解脱,只能增长障碍。放下一切虚荣和无益的戏论,默默地观照自己的心,不要浪费生命,那样毫无好处,修行是实在的。

对于修行来说,你的出身、背景、文凭、工作乃至于所有的一切都毫无用处,重要的是你解脱没有,是提起正念还是依然烦恼,还是依然在情绪、欲望中徘徊而不自知。

无须要担忧和贪恋,一切皆如波浪的生灭一般无常,乃至你的妄念也如波浪一般无常不稳定,不要执以为实。放下,随来随放下,不来也放下,一切皆无自性,不实幻化。看破放下,心自清净平静,不要迷惑在苦乐麻木的表象,勇敢地观照,不要害怕失败,持之以恒地去建立你的信心,直到你坚固地成就解脱。平淡、默默地提起正念,平静地修行,动乱、苦、乐、欲望、舒适,乃至于所有的一切皆是无常不稳定的,任何环境都不要执著,一切皆是无常;重要的是心要超越分别。涅槃并不遥远,只不过是我们妄起无明、贪爱罢了!真正的究竟的平静超越一切动静的境相,乃是当下真心寂灭的呈现!

真正学佛是正大光明的、顶天立地的、开阔深刻的,因为他们以杀生害命、偷盗抢劫、欺瞒谎言、醉生梦死、欲望沉沦为可耻,而以清净自在、慈悲济世、善待一切为目标。修行是一个净化身心的过程,虽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毕竟他已踏上光明的大道。真正的修行是一个看破放下表象迷惑、执著、分别的过程。真正的修行人完全可以信心满怀地独立于世间,因为一切是非荣辱已经不再重要。他不需要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论,他只要在乎他当下是否具足正见、正念就可以了。

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给凡情俗见,自由的生命是无价的摩尼宝珠。凡情俗见有如污垢,自由的生命却是绝对的神妙和圣洁,它无可限量、不可思议,与诸佛的心地一样圆满清凉。头可断、血可流,决不能皈依天魔外道!唯有诸佛如来神妙、圣洁的心地才是修行者的真正依止。因为如此才能断轮回证解脱。不要自以为是,自大自负只是无知、愚痴而已。具体修行须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修持得法,则当生乃至未来际定可证悟解脱,乃至成就果位,决不能盲修瞎炼!众生因五种迷执而为众生。

一、因不明真理故,生种种不正见: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对三界无有正确的认识,错谬地以不正见为本,执著分别。此之谓邪见(不正见)之心。

二、执著于欲望世界(欲界),以财、色、名、食、睡等为追逐,不明出离,以苦为乐,患得患失,困扰迷惑颠倒,欲爱无尽。此之谓欲爱之心。

三、执著于物质世界的实在,无法看清缘起性空的真理,坚固地惯性地活在假相中,于因缘生灭毫无认识,于无常毫无警惕,起爱恋。此之谓色爱之心。

四、执著于精神世界(无色界)的爱恋,无法看清无常、缘起的真相,于妄心攀缘为本,不明妙明真心,终究不能彻底解脱。

五、以无明为本,全然不明无我、无我所的真相,不明三界之状态缘何而生。没有彻底的般若智慧,不能证空性、破我法二执,此之谓无明心也,生死之根本也。此无明之心加上邪见、欲望、物质、精神的贪爱即生贪、嗔、痴、慢、疑种种烦恼,于四大五蕴中困扰挣扎,三界六道无尽生死。所谓众生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生死流转,不得片刻解脱!

真修行人,真修实证即在破无明、贪爱之谬执,正念分明,斩断生死流转之根本,证真如法性:空寂、涅槃、无生灭之真理。苦恼轮回熄灭,还归真如本性——此之谓还灭门也。此之修行人应以“般若为父,慈悲为母”,断无明,离贪爱,修正道,发出离心、菩提心,正见正念分明,精进不息至于正觉圆满!如此则无明本空,般若现前,贪爱无著,慈悲现前。诸佛世尊之教导即在度众生斩断生死之根本——无明、贪爱之命根,证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之解脱。故此诸佛亦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而证果(大般涅槃),所谓烦恼即菩提。种种方便不离真理,此之谓善巧也。佛弟子不可不知,从闻思修证,成就圆满吧!不要再迷执,妄受生死了。

真佛子应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切勿不懂装懂自大傲慢、愚痴自以为是。应如实修证,远离是非戏论。是非戏论多造恶业,于解脱修证毫无好处,岂可不明?法门平等,贵在真修实证。一切成就,皆应随喜,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乃真佛子。

真具大智大勇者当下即以无所住而行一切善法,如《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此四摄六度万行皆以无所住心而躬行。如此单刀直入,顿契真如,毫无次第,实是大善根者之发心。于行住坐卧间皆能如此无所住著,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著五欲六尘,不著无明贪爱而勇猛精进、正念分明,永不停息行菩萨道乃至成就佛果,实大可赞叹,如此行者实希有难得。降伏其心,断迷痴攀缘,了真如寂灭,无住无著而行一切善至于圆满,实是出离心、菩提心、缘起性空正见坚固不可动摇的。此乃佛弟子们所应效法、学习的。切勿懈怠推托,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啊!当发大心啊!真修实证、信心坚固、毅力具足才是有把握了生脱死、断轮回之因的。切勿自欺欺人啊!脚跟站稳吧!勇猛精进吧!也可参看《修行次第》,于初修者,有次第可循较易着手,但同样得发大心哦!破邪思:凡情俗见,是非荣辱皆无明,看破放下自空净,空净之心入圣流。

破习气:无住心,不造恶,净其心,不执善,离麻木,顺其自然,了无挂碍,随缘自在。

观自在:五蕴皆空,四大非我,无我无人,正念分明,觉照现前,无乱无颠倒。

如此方大自由、大解脱,随处安乐,物我两忘,顺逆无畏,执著分别俱断,当下涅槃,妙用无方。还会吗?看破放下吧!

超越凡情俗见、世俗观念之束缚,超越欲望、物质、意识形态之束缚,超越生死恐慌之束缚,超越我和我所的束缚,如此方有正见、正念、净戒的成就!具大勇气,不做奴隶,证大解脱,获大自由,此乃大丈夫之志气!

大丈夫相者,即无男女相也;有男女相者,世俗也。

缘起性空,诸相无相,无相至真,乃真平等;男女分明,执相差别,迷却本真,相即是妄。大丈夫者,大雄大力、尽断无明贪爱之相执而现不可思议之智慧也。实相无相,何碍诸相,无相实相,相相圆满。有相美丑,相相生灭,生灭之相,岂是实相?生灭本空,无执无著,乃名正法。见法即见佛,故名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执有相美丑,不明无相真心,离却正见正念,则是以音声色相见佛,如此念念迷却本真,攀缘追逐事相,乃名行邪道,则云:纵攀如来袈裟,不名见佛。见诸相平等,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圣凡俱空,心无挂碍。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俱不可执,无执之心,乃名清净解脱。当下若迷,忘失正念,念念妄想,攀缘不了,则轮回现前,生死流转不息。若真修道人,当于起心动念处观照。昧却本心,装模作样,戏论空谈,终是凡情俗见,生死路上凡夫罢了,岂可不警惕!

打破身体空间狭小的谬执,破除时空的假相,远离无真理性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转化自身语言、行为、心态的惯性,出离社会、环境的凡情俗见,断除生死无明的恐慌,乃至转变种种贪嗔痴的业力。如此则当下证解脱自在矣!缘起性空,一切无我,当下涅槃,本自清凉!举手投足,莫非妙用。学会看破、放下,无执、无住的生活工作。

真心了生死者,应于静处,正见清晰,认真正思维人生的意义和真相。一切观念、礼仪、时间、生死、物质、喜怒、名誉、利害,乃至身心世界……一切的一切皆是缘起性空的,乃是幻化不实,不是生命的真正安乐处,在意、贪爱只能是最终的疲累、困扰。人生的意义不应该被这些所奴役,应该大自由、大自在,不为物役,而能用物,自如淡然坦然,勇敢地放下,通通地放下,无执著,了了分明,心无挂碍,当下正念毫无动摇,直至透破无明,证大觉悟。努力精进,学会看破放下。

身心净化,一丝不挂,坦然生活,自在工作。

世俗“我”、“我所”强烈执著分别,故此束缚心灵,时刻不得自由轻松,愚人无慧,自欺欺人,流转不息。若以真理观之,“我”和“我所面对的一切”皆是无常、无实、了不可得的。彻底放下执著分别,轻松自在,无所得,无所失,无所求,无所执,一切圆满,处处安乐。善思念之!真正看破放下,才能大起妙用,大起妙用却无碍解脱自在,所谓无我大悲也,所谓应无所住而降伏其心也,应无所住而行一切善法也。有“我”、“我所”的行善乃是人天有漏之善,未脱离烦恼痛苦。当然比为恶强太多了,也值得随喜;但因尚有执著分别,尚未看破放下,不具真理性的正见正念,未悟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实相,未证涅槃无碍自在的般若,故此无法与真发心修行的菩萨道者相比,而且菩萨道不止是行世间善,而且行出世间——度众生出轮回苦海、脱离生死烦恼的大善至善,所谓无所住行一切善法。当然真修行人初发心应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功夫、德行,时刻不离正见正念,从闻正法、思维正法、修行正法中慢慢成就完善的菩萨道,切不要好高骛远、空谈大言,也不要贪嗔痴、执著分别。真修实证吧,脚踏实地一定能成就!

真理的生命首先在破除不正见。不正见的害处在于它能干扰修行者对于真理的确认和体悟,而一位对真理还无确认乃至毫无信心的人是谈不上修行的,故此正见的坚固不动摇的培养直到明白无误地认识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先决条件。但有认可还不行,毕竟只是听闻,必须进一步的经过正思维的深刻观照和修行上的进一步舍迷归真、舍妄归正,乃至直到完全地证悟真理,成就以身作证,无误地彻底觉悟真理的无妄,才算是完全地成就了真理的生命。

唯有真正明白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才能真正地明白真理性的绝对平等。唯有完全证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实相才能真正体会绝对平等、无我的彻底大悲心是如何的。好好地观照吧!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为了让众生证悟佛道,成就最究竟圆满的果位。切不要为了法门而你争我斗、互相毁谤而忘失了正见正念,忘失了证悟佛道,成就究竟圆满的彻底啊!那是非常愚痴的,非常不智的,佛说大可怜悯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弟子们切应三思呀!切莫起惑造业,重增轮回之因!好好提起正见正念,远离称讥、毁誉、得失、苦乐的执著分别吧!远离是非颠倒的愚痴吧!正念何在?!修行人须明确知道:应该放下的是贪嗔痴慢疑、种种不正见乃至一切执著分别;应该提起而不忘失的是净戒、正见、正念、慈悲、喜舍、智慧、观照。切不可应该放下的不放下,不该忘失的反而忘失了啊!如此则迷惑颠倒,唯有随业流转!

修行人须学会放下,直至身心世界完全脱落,口不能议,心不能言,洞然明白,方有几分相应!

修行人应透破表面肤浅的执著分别,深刻地体会本质性的真实——无妄的真理。莫要迷失在差别相中、是非相中,从而妄失了正念!如此则本末倒置、颠倒愚痴也。须知亲近有德之士也应该忘记其表面的年龄、出身、背景、美丑、工作乃至性别,而完全地体会其德行、慈悲、智慧的渊深,如此才能真正领受教益;否则空浪费光阴,错过机缘,徒造轮回之业外,毫无益处!请静心三思吧!

正念具足,净戒圆满;净化身心,大开智慧;无我无人,毕竟解脱;以德服人,无执无住。

人之所以比动物高明在于心智的原故,但也往往易落入偏执、自大、自以为是和种种执著分别中,而不能自由无碍地拥有生命的毕竟解脱。除非他在觉悟到固有的凡情俗见、偏执和种种伪饰的祸害和束缚时,才可能由此而寻找出离和遗弃这些历久以来一直认为是应该的事,而最终成就生命的大自由。如此才不愧为高明的生物!

正念分明,顺其自然;以逸待劳,无所住而生其心;以不变应万变,不为境转;不急不躁不麻木,自在观照!修行人若能空却五蕴身心的执著,则宇宙即是自心,又何时何处不安乐自在呢?

若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总执著,看不破,放不下,则只能活在有限狭隘的空间,如此则人我是非、荣辱得失诸困扰总不断!

好好提起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正念,时时观照吧!若能空静、淡泊、寂默、无造作、顺其自然、觉照分明,则如寒潭清静、映照万物一般了,如此妄心、躁动、欲贪、喧嚣、造作、巧伪尽舍,则真心如如现前、般若现前,则空灵明彻不可思议!如此又焉能不度一切苦厄?如此无染、无杂、纯净、简洁之心岂非戒德清净么?若能时刻守护真心无染、无著、无住、无为,则解脱不远!若妄心不息,随境流转,又何时得脱生死苦恼?有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参!

客问:师学的什么宗派啊?

师曰:没有宗派。

客曰:怎么会没有宗派呢?是什么宗啊?

师曰:平等宗!

客曰:还有什么宗呢?

师曰:无分别宗,无是非宗,断无明贪爱宗,远离颠倒梦想宗,断烦恼痛苦宗……

客曰:都没听说过,毕竟是什么宗啊?

师笑曰:离执著分别宗,看破放下宗!

客无言。

客曰:师修何法门?

师曰:心地法门。

凭情绪、感觉、记忆、想象、知识、感官、言辨、心机、巧饰皆不能体佛真心,此皆凡情俗见,切莫用错心了。必须完全看破其表象缘起之本质,彻底放下执著分别,彻底空净,了了分明,方有几份相应。

正念纯一无妄,天然本性不失持存;起心动念明晰无迷、无执、无住;凝神止定,不妄想攀缘内外诸境;无所求,无牵挂,自在淡泊生活;真诚纯洁,心平气和处事;坦然、安然处世;平常心是道,不追逐神奇怪异是非;慈蔼寂静无躁动不麻木。如此则心性凝炼,离诸乱相矣!自然清凉无拘束,处闹市而无忧,在山林而坦然。来去自如,自由无困扰,内外无分别,不逐假相,真心如如,远离颠倒。好好观照吧!

真正的慈悲是冤亲平等,

真正的智慧是毫无污染,

真正的信仰是完全解脱,

真正的解脱是心无挂碍,

真正的平等是无我无人,

真正的长寿是无生无死,

真正的管理是管好自已,

真正的定力是不随境转,

真正的戒律是清净坦然,

不会者,应求请大善知识指示教导,努力修行观照!

空其心,听而无听,见而无见,嗅而无嗅,尝而无尝,触而无触,心而无心。分明清楚,素洁无染,凝神静坐,放下一切想象、攀缘,不昏沉麻木,放下身心内外一切执著分别,只明明白白,如如不动,正念现前,则易生定慧矣。如此则离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不远!

修行不是压抑心意识状态而不想,而是明白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相从而放下执著分别。前者是未看破放下的暂时逃避,后者是明白真理的看破放下而正念现前。前者我执、法执依然强烈,只是暂时回避;后者明白我法空性而不攀缘妄想。前者未破妄心,还认妄心为真;后者虽未证悟,但已明妄心生灭,无住无著。前者似乎暂时不想挺好,但不能彻底解脱;后者努力修行能究竟断烦恼痛苦,不再迷惑,究竟解脱,随时随处自在安乐、涅槃。此中不可不明白辨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自强不息,依正觉、正法、正解脱而自作皈依吧。现在就断烦恼痛苦,不要说以后再修行,生命无常,岂能浪费光阴!莫待业力牵引,不知所终,就可怜可叹了!

清净而无染贪嗔痴,纯朴而寡欲知足,不乱用心机,真诚谦虚而不自大、自以为是,此乃修行人所应明白者,唯如此乃能远离种种是非烦恼困扰。人性复杂,皆因愚痴贪嗔不正见引起,若能明此,观照清楚不迷失,则不易落入陷阱火炕,以不变应万变。“不变”者,看破放下的智慧也,明明了了、如如不动的真心也。“万变”者,即无常变化的人事环境。若能明了,自不易落入是非烦恼的困扰。所谓自受用三昧具足也!若能随缘启导众生,则是度生妙用了;但定慧未圆满者,则须小心观照,谨慎行事,莫要度人不成,自度也不成,最后落入是非烦恼中迷失重重,那真冤枉!

称赞、讥笑、毁谤、荣誉、得到、失去、苦恼、快乐,此皆世俗之颠倒谬见,真修行人须明白其愚痴执著实是伤害心性之大患。故顺逆无畏,随处坦然,逢苦不忧,遇乐不执,得失随缘,称讥毁誉如风,修心养性不随假相上下波动迷惑颠倒,因此皆世间无常变化之现象,莫执以为实而生困扰、不得自由。若能如此观照分明,时刻警惕,不落迷狂,则心净自戒,心定自慧,随处安乐。

从听闻、记忆研究来的佛法总是肤浅表面的,与生死毫无相关,最多只是结结法缘、善缘,即使有所体会也不深刻。唯有经过真修实证的彻底觉悟来的真理才会有深入骨髓的认识和体会,那才可能了生脱死、断烦恼证菩提。这一过程必须从闻思修证的逐步深入而来,决无什么投机取巧的说法。

智慧明觉空寂的心在于透破凡情俗见的遮蔽而彻底地展现本来的面目,如此即是无忧恼、无悲伤的、无生死轮回的真心本性。它完全毫无挂碍,所以毫无恐惧,究竟清净涅槃,彻底觉悟而无迷惑颠倒,再不落入私心杂念、是非烦恼的众生相中,再不落入生死轮回的恐慌中。一切“来去、生死、增减、垢净”的对立概念,在此皆是戏论肤浅的。达到这样的目的地必须具备净戒、正见正念的智慧观照——深入、深刻、精细地努力观照吧!

修行时默默持净戒,提正念,好好观照即可,不用到处张扬、标榜什么,但也不用猥猥缩缩——毕竟修行是正大光明的。正如做人一般:不要无知傲慢,也不用自卑自贱,此皆极端,只要诚实、谦虚、谨慎即可。

欲染深者机心重,机心越重者迷失真心越远。故此先持净戒离欲染,再提正见、正念破机心,如此涤尘去垢不已,自心自然清净明觉!若真心纯净、善根深厚、贪嗔痴薄者则当下破无明,直契真心自性,持存观照无污染,则慢慢功夫精深、戒行圆满。

欲贪多、嗔心重而巧伪戏论不断者,每每难观照自心清净,于起心动念处造无量生死业,故离佛道愈来愈远。如此南辕北辙,永远不达修行之目的,岂可不慎!若能立下决心忏悔,咬牙切齿痛改前非,则还有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如此则了生脱死完全可能,重在真修实证。

无执无住;生而无忧,死而无惧;得失随缘,是非不谈;不为物喜,不为已忧;缘聚则聚,缘散则散;了无挂碍,来去自如;睡而无梦,醒而无忧;清静无为,空明自在;亲疏平等,美丑一般;毁誉不动,无争无吵;动则法谈,静则修行;一心正念,毫不攀缘;随处自在,随时安乐;健康无喜,病苦不忧;无常变化,了不相关。若能如此,大修行人。

精神纯一,不妄用心机;知足常乐,远离巧饰伪诈;真诚无妄,智水静洁;守护真心,不染不著凡情俗见;顺其自然,安乐生活工作;浑厚明朗,不落假相欲望贪嗔;无累不倦,无忧无恼。此为修行人本色,初学者不可不知。如此人生,夫复何言?

法界本净,人之自性与佛一般纯净、朴素、涅槃、智慧、安乐、自由、解脱、光明、不可思议,但因无明妄起、分别立生,垢染虚幻,于是贪嗔、善恶、对立、苦乐、得失、称讥、毁誉之事不断,不明空性,不见缘起,颠倒迷惑,轮回生死,苦恼无量!诸佛出世,开示本有真心,无得无失,本自圆满,令其舍妄归真、舍迷归悟,了悟真心自性与佛无二无别,证大般涅槃,究竟圆满解脱自在,此所谓返朴归真。心本自净,莫要污染,了达本真大起妙用,妙用无穷,事事无碍,涅槃寂静,与佛同在!世人唯见五蕴色身,不见五蕴乃缘起无自性,故不能无执著分别而证自性真心。若能提起正见正念,用妙观察之甚深智慧,洞见五蕴空性,则证自性真心,见本来面目,度一切苦厄,脱出生死轮回、忧悲恼苦之困扰,尽十法界微尘刹莫非清净庄严不可思议涅槃矣!当下证无生法忍,成无上正觉悟,与佛同一鼻孔出气。示现五浊,却不异佛国,乃真观自在菩萨。祖师曰:“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六根六尘本自虚幻,看破放下,即如如佛。此决非贪嗔痴者所能解,也非妄想戏论者所能思议,除非舍妄归真,不心外求法,真修实证,始有个商量处。永嘉大师曰:“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人我,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真大慈大悲的教导也!不得不让人五体投地!好好修行吧!凡心不死,道心不活。经曰: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妙矣哉!

文学艺术若要登峰造极,须出自真心,无妄灵妙,如此则挥洒自如,妙到毫颠矣!修行人若照见五蕴皆空,无争无为,则举手投足、扬眉瞬目莫非三昧现前!如此则尽十方世界无一不清净庄严。好好观照吧!

无明(迷痴,不明真理无常苦空、缘起无我)一起(失却正念),贪嗔存焉,贪嗔存时,生死恐惧、忧悲恼苦立至。若能提起正见(明真理),正念专注(真理之心不失),离断无明妄想,则贪嗔绝,生死恐惧、忧悲恼苦熄灭,当下即涅槃寂静、清凉自在,如沐甘露!则虽处娑婆无异佛国,此之谓火焰化红莲,又曰烦恼即菩提,众生即诸佛,娑婆即寂光,无明即觉性。执假为真起无明贪嗔,则烦恼众生娑婆恶浊;明真理、破无明、正念不失,则假相本空,缘起无自性,无我法之谬执,当下即彼岸。又何碍妙用无穷呢?提起正见正念观照吧!莫再迷惑颠倒了,直至功夫纯熟,自证三昧正受,脱却生死轮回苦海!

在具足自信的情况下,勇敢地认识到自己并未真修实证了生死的,才可能生惭愧之心而谦虚地真修实证,才能最终大彻大悟、了生脱死。自知之明的可贵是勇敢的、自信的,不是自卑的、自大的。自卑而无自信,自大而无谦虚皆不能得道。谦虚而不自卑、自贱,自信而不自大傲慢,此乃学道之法

有为造作的生命是不自由的;无为涅槃的生命才是自由无碍、解脱自在的,因为它是本来的真实。有为造作只是伪饰妄加的无明,违背本来如是的大涅槃、绝对自由的真相,故此是烦恼、缺陷。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契合真理,故无不为、无所不圆满成就,事事随缘自在。有为指的是违背真理的妄为、人为,故此烦恼、困扰的。修行人善根深厚者当下顿契无为真心,则当下即是真实无妄的,次之者以觉醒之心转化迷妄颠倒之心、语、行,看破放下执著分别假相的错谬,破除习气、不正见的谬误,从而从有为的智慧观照间慢慢契合无为的实相,此实皆净戒、正见、正念的具足所能成就的。外道魔业之所以不究竟乃是因为不明真心无为无妄,错谬修习,重增谬执分别,不离生死轮回之业,其有为尚是谬执分别,更如何体会无为心佛呢?所以外道魔业以不正见、不正念等为本,终未脱五蕴的执著分别。如此又如何出三界六道之苦海呢?修行者可看楞严五十阴魔说,佛陀有详尽细说,学者不可不知。或者须依善知识抉择清楚,莫入弯路、错路,浪费暇满人生!《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曰:“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修行者切应好好体会啊!

以相应于真心自性的空明寂静之心面对一切人、事、物,那么当下即清净无所住,如此烦恼痛苦将化为云烟。以性空缘起,无所住著的真实本心来面对一切现象,正是真如妙心的起用也。修行人若能如是保持净心正觉的观照,则当下即是净戒、正见、正念具足的,如此则修行也非大难之事。世人之所以烦恼、痛苦,就是因为缺少空明寂静、恬淡无为的净心正觉的观照,处处执著于欲望、物质、精神的实在,而不明缘起无自性的真实相,更不用说看破放下了。故此才时刻贪嗔痴、妄想纷飞、攀缘诸境,不得安乐,不得解脱自在。

身心世界一切现象(相)千差万别,本质却是无二的空性,若于相上执著分别则愚昧无穷无尽,疲累不堪,若能把握性空之本质则自如自在。修行人若能以性空之心面对缘起之万千变化的现象,则二谛圆融(空有圆融),任运自如,即世间而非世间,“入得百花丛,片叶不沾身。”所谓“理无碍”——性空之理(本质)无碍明了;“事无碍”——事相差别观照分明无迷惑;“理事无碍”——无所住生其心,性空之理与事相之有圆融无障碍。如此则“事事无碍”,一切圆融无碍,事事圆满自在矣!既在生死而不住生死,即是五蕴之身而不住五蕴,当下无执无住,乃真大解脱。此非真修实证不可!若真圆满时,也非语言、文字、思虑之所能表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念何在?吽!

争一时的痛快,并不等于永久的解脱。修道人默行功德,修心养性,无争无为,直到圆满,方是大智慧。心浮气躁,戏论滔滔,只是让人口服心不服,又有何用呢?何况又易造诸口业,落入是非。以德服人,不在名声,真修实证,自利利人,切应三思!退以修心养性,进可度人利生,进退自如,无忧无恼,离诸恶业,此乃真修行人!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轮回路苦。修行人切须提起正见、正念,执持净戒,努力修行,如此则大事可办。若懈怠放逸、虚度光阴,又如何出离忧悲恼苦?更何从普度众生呢?切须三思啊!

若能当下无所住,则顺逆无畏,来去自如不颠倒无迷惑,苦恼焉存?所谓正念具足,邪念熄灭是也!如此的观照过程,也就是真正修行的过程了。

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因为自然性的生命有生必有死,长短寿夭那是个人的因缘,只要不损生害命,活在慈悲智慧、大安乐间即是宝贵的。不要活在烦恼痛苦间,那样即使活一百年,也只是受刑而已。生命的慈悲智慧、自在安乐的过程来自于看破放下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假相,不于贪嗔痴的欲望、物质、精神(三界)中轮回执著,完全断除生命的束缚,获得大自由、大安乐。如此则即使活一日,也是值得的,也是有真正意义的。古人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经曰:“若人活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活一日,而得解了之。”诚哉斯言!若能真正明白,证涅槃解脱,不为生死苦恼所拘束,无为而圆满,则生死的长短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她)已现证了不生不灭的解脱。好好提起正见正念观照吧!不要再活在生死苦恼间了。

人若被境转,则生命失去自由自在,被色、声、香、味、触、法(物质形象、声音现象、香臭现象、味道现象、触感现象、法尘——六识所对的头脑间的印象)所迷惑,于此缘起假相执以为实,忘失真理无我、无我所对的本质,忘失了无常、无我缘起的观照,妄起贪爱、嗔恨种种烦恼,则生命当下完全被物(境)所役使,变成物(境)的奴隶了。此时已不是用物,而被物用了。如此喜怒哀乐爱恶欲并出,哭笑不断矣!如此生命完全束缚在诸境之罗网间却不自知,还惯性地以为应该如此,实是愚痴!若能当下转念,则能当下转境,不被物拘境转,则当下即能从容自如、镇定自若、稳若泰山,纵使生死苦恼大患现前,也不惊不怖!当下如如不动,逍遥自在、谈笑风生、生死自如,不为物役而能用物,如此定慧圆具,清净无染,超凡脱俗,完全来自于真理性(正见)的具足和正念(真理不忘失)的具足观照。修行人努力吧!

真理昭彰,本来如此;真心如然,本自圆满。悟者明此,任运自如,又焉用头上安头,骑驴觅驴?说修说证已是迷惑,然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妄想、空谈又岂是无心道人?最上一乘,离言说心缘相,初学者总难明了,故不揣冒昧陋劣,拼他个眉毛拖地,姑且一再申述,假此方便以作入道之门,但愿见闻者皆能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以四依为本,不落言说分别,皆入菩提之门。乃作此抛砖引玉之说,达者谅之,若有何过失,深心忏悔诸佛前。愿如父如母诸众生,同入涅槃不二门。(注: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万法本自平等,只因人顿起无明、执著分别,故起是非人我诸烦恼,以迷惑迷,故此生死轮转,不得安乐。世尊彻悟,透破诸相之本质,揭示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真实,明之者迷惑颠倒尽,证之者,烦恼痛苦息,如此方回归自性真心平等觉性矣!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谓众生平等,此皆从善知识、经论上闻思修证者所可深刻体会,圆满菩提,了生脱死。“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生灭者妄想假相也。“打得妄想死,许汝法身活”,若透破生灭本空,无住无著,如是观照,直至妄想脱落,狂心顿歇,歇则菩提矣!如是寂灭现前,现证涅槃解脱,寂静三昧,灭却烦恼痛苦,证清凉自在!如此自可妙用现前,接引众生,坐大道场了。好好提起净戒正见正念努力修行吧!

超越“我”和“我所面对”的一切束缚,解除一切固有的凡情俗见的困扰,脱离所有不符合真理的执著分别,以绝对平等性空的真心自性面对一切现象,如此则能以无所住的清净洒脱、自在自如地活在这个世间。不为境转,任运自如地面对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不论好坏美丑、是非荣辱都了然明晰,毫无挂碍地随处自在,此乃真正功夫呀!好好观照吧!

真心如如,空明寂静,清净涅槃无苦无忧,不离众生当下;但众生妄起无明,迷昧不觉,认假为真,执著分别,以攀缘心头上安头,想求幸福安乐了不可得,痛苦烦恼,轮回不息,不知息妄归真,本自圆满,本自涅槃,头头具足,幸福安乐不可言传,却妄认尘影,障蔽自性真心,于欲贪、嗔恚、昏沉、怠惰、掉举、犹疑上迷糊不堪,实是可怜!但能返观自心,万法缘起,了无自性,当下毕竟无事,本自空寂,空寂无住,妙用无方,当下妙用无方不离自性,如此动静一如,进退无碍,如是观照,无染无著,直至圆满,皆无退堕,默行功德,了了分明,不为物拘,不为境转,正念分明,再无颠倒,水到渠成矣!若执著假相,再起迷惑,颠倒惑乱本心,则是可怜之人。须精进不息,提撕正念,具足正见、净戒直至圆满方可,莫要空谈妄想哦!

远离世俗贪嗔痴,断除种种谬误不正见,契合纯真无妄空明不可思议的佛性。如此立志正觉,不为欲望神奇怪异之颠倒,平常心是道,证本解脱自在智慧的生命,于当下生活工作而不离三昧正受,清凉自在无诸忧恼,寂静解脱远离困扰,乃真佛子也!如此生而涅槃,死即佛国,生死一般,不生不灭,无碍自在,乃真修行也!

告出家弟子们

发菩提心的出家弟子们:

若没有真修实证的功夫,脚跟未稳,切勿轻易言说度众生,不然很容易误导别人或被别人误导,乃至于陷入是非杂乱、名利纷纷的泥坑中,从而丧失了崇高的信仰和神圣的人格,完全地迷失了自己,不知不觉间堕落了。一定要诚实、谦虚、谨慎、努力地在善知识的引导下从闻思修证中慢慢成就,这是泣血的忠告,希望一切出家修行的弟子们善思念之!

“风动”还是“幡动”的争论

一、有风之吹动才显出幡之动。二、有幡(参照物)之动才显出风之吹动(风为无形物,因障碍物如旗、幡、树叶等等而显出动之相)。若执一边则会认为风重要;若执另一边则会认为幡(参照物)重要。各执一边则吵闹、争论、抬杠乃至打架、斗争等等皆出,痛苦、烦恼、生死不得自在矣!然一切本是因缘生灭罢了!风本无常,因缘生灭;幡本无常,因缘生灭;人本无常,因缘生灭;境本无常,因缘生

灭;一切的一切本无常,因缘生灭。若能作如是观察,又有什么好执著分别、斗争烦恼的呢?但人往往在遇事对境时,迷惑本心,忘失正念,被境所转,当下失去观照,平时即使闻得一二句“无所住、不执著”的法语,到时又迷惑颠倒,随贪嗔痴的习气争论不休,造诸苦恼了。所以功夫重在当下能观照分明,正念现前,于时时刻刻间皆不迷失,不忘失真理,看破放下,如此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不被境转而能转境方是真正功夫!此决不是理论戏说所能达到的。所以功夫重在平时正念分明、清楚,如如不动,才可能随缘自在,若不自在无碍,又说什么随缘的大话空话呢?无所住生其心确实是一种真正的功夫,唯有如此,一切法门——不论念佛、参禅、修密才易成就!否则日日随境而转,贪嗔痴不断,又谈什么修行学道呢?仁者心动吗?“心动”即随境转矣,如如不动、看破放下不是压抑,而是了了分明,妙用无穷,不碍圆满地处理好生活工作,此真智慧也!

不正见(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嗔、痴、慢、疑等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习气皆因执著分别的积累而来,故此观照清楚,破除不正见的思想观念和习惯性的习气即是修行的过程。一切不正见和习气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破除不正见和习气即是了生死、出轮回、证菩提的过程。修行必须明确:功夫重在当下,方向必须正确,道路必须掌握无谬。如此才能信念坚固、脚跟踏实,否则犹疑不定,乱用心机则愚痴无智矣,又焉能修行成就?

无明就是当下失去真理,当下忘失真理,当下即十二因缘生死流转,一念无明当下轮回,警惕思维吧!当下忘失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寂静,当下即是以生死为本,以习气、世俗见为做事处世了,当下内心即在造生死业力,当下染著。好好体会,深刻体会,精微观察。越明了,越精微,越深刻,则解脱证道越有希望,相反则生死苦恼有份。善思念之,吽!当下是否具足真理,没有忘失正念呢?

修道人自心莫离中道,既不能自卑,也不能急功近利、傲慢无知。应淡泊恬静,无住无著方与道相应。

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只是如此地在因缘、果报中生生灭灭、聚散无常罢了,好坏、善恶、贵贱皆如此地在这个无尽生死的轮回中。人为什么要愚痴地执著分别乃至造诸恶业呢?可怜!若能在当下间破除无明,以无所住行一切善法的心来面对身心世界的缘起现象,又焉能不最终成就呢?然而真正彻底明白这其中甚深的真理,究竟彻底的表述的又有几人呢?更不要说真修实证了!呜呼!但愿一切正信弟子皆能依止善知识发大菩提愿,荷担如来家业,从闻思修证,究竟自度度人!

修行必须具足正见,思想指导错误,那只有迷惑颠倒,盲修瞎炼,又焉能成就?唯有正确的见地,符合真理的见地,我们才能明白究竟要修些什么、如何修、为什么修、如何达到修的目的地,如何没有偏差,不出错谬,不盲修瞎炼。故此佛陀说:首先必须具足正见,如此才有净戒、正念、智慧等。学佛者首先应破不正见,再破习气,慢慢断烦恼证菩提。一切法门皆不离此根本,如此就不易走火入魔,就不会误入外道了。不然,欲升反堕,岂不可怜?错谬修习,执著分别,又怎能出轮回生死之苦海呢?

祖师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若真能看破如幻假相,放下万缘,如如不动,不为境转,如此心如墙壁,坚固不移,打成一片,一心不乱,则与道相应。若能明此根本,再无颠倒迷执,再无谬误差别,缘起性空,平等一如。如此行为心地一致,解行相应,破诸错误知见、习气惯性,则清凉自在,妙用无方,与佛陀、祖师一鼻孔出气矣!

所谓身心世界的所有现象只不过是各种因缘作用下呈现的生灭现象罢了,它们是如此的没有实义,但又是如此的让人迷惑,当人忘记观照无常苦空、涅槃寂静的时候,一切是非烦恼将又让你失去方向!警惕无明的生起,不要忘失正念,好好观照!

当你看见你的起心动念是否如法如律时,那就是修行的真正开始。当你离开了起心动念的观照时,当下已经离开了佛法,即使名义上你在说着佛法,但事实上已是心外求法了,苦恼将不知不觉地滋生。安住于正念的观照间,才是真正的清净解脱,功夫决不是吹牛所能做到,不要自欺欺人。诚实、坦然、谨慎、谦虚地面对修行,才能真正了生脱死、自度度人。

生死皆是缘份,重要的是不要忘失正念。忘失正念唯有轮回痛苦!

真正立志修行了生死的人是没有时间去说别人的是非的,因为起心动念上的观照本是需要努力的,又怎么有时间去闲话是非、徒造口业呢?那只不过是颠倒忘失正念罢了!习气总是让你去轮回,妄念总是带着欺骗性的要这样要那样。不用害怕也不要追随,只要如实地觉知它是因缘的产物,无住无著即可。

学习去观察自心,看清它生灭变迁无常的本质。让你颠倒哭笑的就是因缘生灭罢了,无明一起,轮回即生。无住而

行四摄六度乃真菩萨!

如果只有修习定,而没有在定的基础上观察思维事物(身心世界)的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寂静的本质,那是不能最终彻底的解脱的。但若只是明辩智慧却没有定的基础时,则容易造成狂慧,于自心的贪嗔痴的习气毫无断除的能力,也不可能究竟的解脱。唯有在定的基础上彻底明白地观照一切事物的本质,直到完全的证知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涅槃寂静的事实,破除无始以来坚固的无明贪爱的习气,才能如实无欺无伪地证得大解脱,究竟彻悟,不受生死所束缚,于当下无碍自在。以净戒为本,以八正道为修习法宝,努力精进吧!功夫就在当下的观照间。

若心随境转,攀缘六尘,不明无常空性、缘起涅槃,迷执不断,分别重重,则生死流转!

若三心不住,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寂静洞照,无分别执著则是真心现前;若随缘起用,不被境转,心不颠倒,也不碍一切事,此乃真心之妙用。故此体用不二,重在明了洞照缘起性空,如此行住坐卧皆可用功夫观照。

如果不明缘起无我,一切法了无自性之理,只是暂时不想,执于平静,那依然是心外求法而已。因为法尘也是外境,执著心中暂时的平静的法尘,不明无常无我之空性,看不破假相,见惑、思惑依然未破,放不下我与我所的谬执,只是暂时的逃避而已。

总之看破放下与否乃是至关重要。看不破身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虚妄,放不下贪嗔痴慢疑之习气,动静皆是生死轮回,分别执著矣!若看破不正见的虚妄,放下习气的执著,则动静了然,皆无碍自在,乃真修行,乃真正见正念现前。

忏悔得清净,虔诚得加持,出离得解脱,正念消业障。少欲知足,能遮羞遮寒、够吃、够喝、够住已经是无上的福报了,何况还有真正了生死的佛法,更具足善知识的引导,再不好好提起正念,努力修行,放下贪嗔痴不正见等生死轮回业因,更待何时?莫要生死神面前痛哭流涕,悔之晚矣!好好观照吧。

回心返照,洞然明白。攀缘六尘不息,生死流转不停。分别事相,境上生心,难停难休。看破放下,随缘处世,正念分明,真修行人。

不论碰到什么,你是否当下于真理的安住中具足正念呢?如果不是,那证明你的功夫还早着呢!必须修行到你在任何情况下,当下就是正念,这才可以达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成就才有把握。如此精进,可以是更进一步成大功德。

唯有彻底透破无明贪爱的迷惘,以绝对觉醒的真心妙用现前,才能终究了生脱死。

真心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宇宙人生的实相,超越一切相对存在的概念、精神、现象,但一切相对的存在又离不开真心的幻化。

即相离相,乃是单刀直入了悟真心的般若,若能当下不离如此观照,乃是真正的功夫!

谨慎抉择生命的质量

人既有使用欲望、意志、语言、思想、情感、理智的权力,也必须无条件的具足勇气去承受这一切所带来的结果,无有什么好商量的。你的选择决定未来的必定,你必须搞清楚。唯有的是,你以什么态度去面对?是消极悲观、盲目乐观或者是如实智慧的去观照、积极向上的去处理呢?升堕浮沉,超越解脱;烦恼痛苦,患得患失;或者自在无碍,挥洒自如,完全在乎你的一心把握了。过去影响现在,现在影响未来。你每天都有行为,你的行为决定未来际你所受的后果,你要搞清楚。

不可思议华严世界

妄念一起,当下观照,妄念乃缘起现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下毕竟空无所得,当下毕竟了无自性,此空寂灵明之觉照又是谁耶?十方世界当下莫非了无自性之缘起,如此觉照,毕竟无所得,烦恼轮回之相俱绝,当下法界尽现本来真实矣!

大便的哲理

一般人都怕放下,好象认为放下了就什么都没有,老是抓得紧紧的,其实这是缺乏佛教的智慧。

从来没听说谁不愿解大便,大便只是垃圾,多了会坏肚子、坏身体、不自在,解了轻松,身体舒畅,这是身体上的物质垃圾,因为有形,比较直观,比较容易理解;但心理、精神上的垃圾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垃圾会造成你精神的不自在、不舒畅、不自由、不轻松、烦恼痛苦呢?那就是你强烈的执著一切都是实有、实在,没有看见空性、无常无我的本质,然后以假相为真实,强烈的贪嗔痴慢疑,故此这些垃圾就造成你不得自在、不得轻松、不得自由、不得舒畅啦!好象吃了东西,占有的欲望得到满足,不知同时是负担,不消化、留着不放、抓着不放,同时就是垃圾大便、痛苦,占不到又起挂碍烦恼,实在挺累,不知抓住一大堆大便在心里面澎涨、堵塞,还找不到原因,人之愚痴就是因为心理精神是属于无形、不直观,所以总是容易迷惑,假如观照不到如此如大便一样,就不会主动解掉、脱掉,就不会获得精神解脱而证自由自在、轻松、清净清凉不可思议的舒畅。其实大便也是人累死累活拼命工作或用尽心机买来的东西,煮的蒸的等等吃进去,但若不消化、不解掉,实在只能胀死人,起反作用。精神心理上的东西如思想情绪、情感观念、概念等等也是如此,或主动或被动的接收贪恋过来的,但如果不消化、不解开、放掉、不看破它,则同样会象大便一样胀死,死在某种情思、观念、概念下,或由此束缚,不得自由、痛苦烦恼、忧愁落寞,仁者好好思维,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如此,到底解大便是得到还是失去呢?到底看破放下是得到还是失去呢?得到或失去些什么呢?好好思维反省,不要一辈子活在糊涂中,不知在为何活着!

再告诸弟子

再告诸弟子:真修道者莫颠倒——

莫说做功德,但莫造恶业。

莫说要修行,但先息妄心。

恶业停则功德自生。妄心歇处,则菩提立现。若总颠颠倒倒,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则何时了得?古德问曰:“拖死尸者是谁?”如此一问,穷究根源,尽破幻相,首破身执,次破心执,身心俱破,毕竟空寂,更有何事?若不会者,老实参去,直到狂心顿歇,执著全无,方许汝讲经说法。

自 勉

无所求 无所住

无所得 本来如此

佛子须明

世间之思想学说多是鼓动人心躁动、追名逐利、攀缘忘却本来面目者,异说纷纷,尽是轮回生死、是非荣辱之两极。学道者切须明眼正观、修心养性、洞察假相、莫被境转,否则正法蒙尘,鸣呼哀哉!若然法眼清净,解脱无碍,则尽可游戏人间,入尘垂手,普度众生,遍洒甘霖,如此也不负我大悲世尊释迦如来矣!

莫作千古罪人

在佛教、寺院里搞是非、斗争和毁坏佛塔、破坏寺院一样犯重大罪障,因为一个是破坏无形的塔寺,一个是破坏有形的塔寺,同样是断众生的法缘、慧命,其因果罪障厉害无比。若真佛弟子应随喜赞叹修行、行六和敬、如法如律,于何寺院皆应祈请正法住世、利益众生,努力修行佛法、弘扬佛法,如此才是真正智慧有善根的人。更莫要一边建寺院、佛塔,一边搞是非斗争,如此和沙滩上盖房子有何两样?毕竟徒劳无功、后果堪忧。真佛弟子切须明白:一定要护持寺塔、和合共处,努力修习正法,如此才能泽被后人、流芳百世。切莫毁塔坏寺,搞是非斗争,作千古罪人。

切记以戒为师,闻修正法,圆满人格才是真正明智之举!

真见与真听

眼不见为净还不究竟,必须是见而不见,不见而见,见而无见,无见而见,是名真见。

耳不听为清也不究竟。必须是听而不听,不听而听,听而无听,无听而听,是名真听。

世人总不想苦恼,但却不明苦之根源,如此苦源未断,则抽刀断水水更流。终归轮回生死,苦恼茫茫。

何为苦(困扰)之根源呢?若然不明真相,起惑造业,苦乐因循,无有了期。错用心机,试图得乐,终归缠缚,于欲望、物质、精神中流转不息,自以为是,不明自心,迷惑颠倒,盲引痴从,又焉能解脱呢?

众生者,烦恼众多,困扰滋生也。此皆其心不明,妄用心机,错乱颠倒,无有停息也。若能心明净尽,正念现前,苦恼焉出?生死业因从何而起呢?

这里切须仔细参究,莫要煮沙成饭,徒费功夫。假相不破、迷昧本心,说是欲乐,终归无常苦恼,互相牵扯,尘不可出,乃真大可怜悯!

若不明苦源,起惑造业,如此种子现行又如何承受呢?若明苦因,断惑业,修诸净法善法,如此种子现行,又是如何的解脱庄严不可思议呢?但愿大众能真修实证,毕竟不离当下出三界,终登寂光不二门!

生死者,妄心也。无明贪爱、起惑、造业,果报即生,若能于起心动念处观照清楚,断妄证真,以真心正觉无迷之心修诸身口意三业,如此净因正觉、圆满世出世间善法,则乃诸佛净业正因——《观无量寿经》所曰三福,此乃大明白人所努力勤修,断妄证真之功行,越明白者越能积极修行矣。念念无迷,念念正觉,安住自性,不随境转,智慧明照,转境不迷,所谓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若真明白,幻心妄心皆了无实义,看破放下,如如不动,内外无别,我人相破,无住幻妄,随缘起用,不住幻妄,默修诸功德,了无名利之情见,与第一义不相违背,乃真大修行。

妄心不是真心,但却不离真心,真心如水,妄心似波,不认水体,妄认波为主体,即迷昧本心,颠倒造诸轮回,随境所转。若识得妄心本空,真心无相,不随境转,随物应机而转境,所谓无所住生其心,此乃真修行!不从此根本下手,总是心外求法而已。患病求假药无异求速死,学佛假修行无异求假药。心外求法重增病,真是愚痴透顶!趣向真如也是痴,当下尘境空寂,本自涅槃,无住即是!吽!

内心种子,外境六尘皆是一念迷妄,认假成真,由此迷上转迷,攀缘成性,执著不停,故生死轮转不停;若明识性本空,自心本净,种子尘境皆迷妄所立,如此以始觉之智,断无明贪爱之习气,才名真正修道人。如此既不压抑自心也不放纵自心,则可当下不离正念而无住生心矣!

唯有彻底透破无明贪爱的迷惘,以绝对觉醒的真心妙用现前,才能终究了生脱死。

真心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宇宙人生的实相,超越一切相对存在的概念、精神、现象,但一切相对的存在又离不开真心的幻化。

即相离相乃是单刀直入了悟真心的般若,若能当下不离如此观照乃是真正的功夫。

宇宙万事万物莫非是本觉大圆满的光明示现,安住于本来无整、无散、无住的如如中,乃是最高无上的心法,也是究竟彻底的功夫和般若。但于无明业障凡夫来说,于此本觉中迷失造诸轮回,于此甚深教义难以明白。若能契悟此不可思议的甚深教义,远离妄想执著分别,则乃真正了生死的修行。唯有持好文殊师利的智慧宝剑,才能摧毁魔王波旬的五花毒箭。般若观照,正念现前,将是摧枯拉朽般破除五花毒箭的猛烈进攻。

贪瞋痴重的人是很难忆持极乐世界的殊胜清净的,唯有清醒的警惕到贪瞋痴的可怕过患的人,才会产生强烈的出离心乃至菩提心,如此于极乐世界的信受才会强烈的树立,永远不忘失此正念而发愿往生或当生成就,乃至即身成佛才不是妄想者的梦呓!

轮回生死皆因妄心造作,若明妄心本空,诸法如幻,歇下妄执则轮回生死顿息。然理明事迷终非究竟,须渐修圆熟,直至如如,方是无欺。

“有时法”和“无时法”是什么意思?

“有时法”的意思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上对于正念的修习和观照的修持。指的是我们刚开始学佛时,是有必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上听从善知识的指导而学会正念的观照和修习的。因为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在任何时间、空间上正念都是具足,所以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做功课。“无时法”指当我们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具足了正见、正念,在任何时间、空间里都能圆满纯熟地提起正念,观照、修习不落偏差了,即无论何时何地,没有时空限制地安住于正法的修习中、正念的观照中。

“法”在这里指透破有为法(身心、世界)的假象(无常、苦、空)而安住于无为法(涅槃寂静)观照。“有时”、“无时”即:有时间、空间限制的修习和无时无刻、处处地地的观照。

刚开始修行的人不可能马上能在任何时空里提起正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上跟善知识学习,然后自己安排一定时间、空间修行,最后才能在行、住、坐、卧的任何时间、空间里面正念分明。一个人假如说一下子就要学无时法,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注:真修行人必须诚实谦虚地面对自己的修行,这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也是对别人的法身慧命负责任,不能欺骗自己,不能以为自己一下子有多高,那是很容易自误误人的。

有人问,开悟(也即明心见性)能往生吗?

此真是愚痴的问话了!何为明心见性?明妄心生灭,无住虚妄,真心无生灭,本即空灵寂灭。见本性如如,本自涅槃;无住无著,乃名为佛!当下打破生死轮回之业力,坐断无明贪爱之命根,塞生死门,证观自在大寂灭海。如此大成就者,正是证佛本心,见自本性;断除种种不正见,远离贪嗔痴慢疑;证一真法界,体与佛同。八识转四智,三身妙圆满,证无生法忍,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当下无生无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如此不可思议之成就,焉是戏论、妄想、空谈者之所知!若然不明白,莫作无知语,惹人笑柄,自相矛盾。轮回生死乃无明贪爱者之所为;明心见性,证无生灭,生死轮回了不可得,又焉有往生不往生之戏论可笑之说?此矛盾谬说真是无明妄想是非怪论之所出罢了,不值一笑!不识之士应真修实证,莫喜道听途说之言,误人误已,毫无用处!

无所住行一切善法。行一切善法则远离恶法,不受三恶趣之果报;无所住行一切善法则不落有漏的人天福报。无所住即出生死轮回、忧悲苦恼、执著分别,即善法圆满、福德具足,无所住著,解脱自在,无碍涅槃,正觉分明矣!如此世出世间皆圆满具足,实是菩萨之行矣!了知因果,如实不迷昧,谨慎小心,故行一切善法,不落恶趣;明白无常苦空,缘起无我,故无所住著,不执著分别,清净清凉解脱自在。故无所住行一切善法实是成佛之路也,实是大智大慧的观照也。无所住行一切善法也即菩萨无我大悲也,此实具有甚深的妙义,学者不可不深思!此一句话完全具足了出离心、菩提心,缘起正见,完全是真修实证的功夫指南,实乃一切大乘法门的纲宗,妙哉!

行一切善不落恶道,无所住则不落轮回,无所住行一切善法则世出世间皆圆满,所谓福慧两足尊矣。

生死轮回苦恼的根源即是无明、贪爱。所谓了生脱死即是断无明贪爱的命根,命根断尽,即不受生死轮回的牵制,证涅槃寂灭,不生不灭的境地,即出轮回生死,如如不动,悟无生忍,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如入禅定,乃为大安乐,故极乐世界,昼夜六时(时时刻刻),水鸟树幢(弥陀化身)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时刻不忘正觉、正法、正解脱之清净(戒)正见、正念等,故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坚固。故若能以三十七道品努力修行,则何愁修行不得力?何愁不证道呢?若然离正觉、正法律、正解脱,离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三十七道品,又安能算修行呢?只不过邪见炽盛、贪嗔痴慢疑严重,如此又如何能往生?如何能不轮回呢?善根不具,作一阐提;福德不修,远离三宝;因缘不足,造诸恶业;毫无信愿,以欲望魔王为首,岂非轮回种子?实大可怜悯!若说有功夫,那只不过是魔力鬼通罢了,实是危险!

慈悲喜舍:“慈”者仁爱也,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产生对众生如对自已般的关爱和仁慈,它能对治敌意、自私、贪欲、情爱的私心杂念。所谓慈心不杀、仁者无敌也。

“悲”者对别人的苦难寄予同情和怜悯,从而产生帮助的心。它是建立在仁爱——即“慈”的基础上的。一个没有做到自尊自爱从而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仁爱者是不可能有悲心的。“悲心”能对治嗔恨、愤怒、怨毒和冷酷、无情、冷漠、沮丧、消极,但是悲心必须在理智的净化之下才能发挥无穷妙用,不出偏差,正如大悲观音具备甚深般若三昧一般,如此才可以避免盲目感性的结果。

“喜”者法喜。随喜别人的福德、利益、成就。法喜充满,也对众生的安乐福利成就由衷地欣慰。“喜”者能对治消极、悲观、沮丧、颓唐以及妒忌、破坏、算计、毁谤等等心态。具备此喜无量能积极向上、安乐知足、欢喜面对一切,放大心胸,随喜众生,无妒忌、破坏、算计、毁谤等不良心境。

“舍”心者,放下执著的心也。不论好坏是非善恶,一切的因缘生灭,一切的现象皆放下,它必须在般若正念的基础上,在看破明真理的观照间,能对治顽固的执著分别习气,如此则跳出轮回之心态,顺逆无畏,自在解脱!此四无量心之成就在于持戒、正见正念的观照上,每一位修行者都可成就的。

熏修——熏即熏染,修即修行,如人以香气熏附衣服。染净迷悟诸法通过身、口、意三业的力量而熏附留存在人的心识上,故称之为熏习。唯识宗以七转识的现行为能熏之法,而以第八阿赖耶识为贮藏种子之所熏处,此能熏所熏的关系,即为阿赖耶识因果相续之理。修行人熏习佛法,持咒或念佛、修禅等等殊胜净法,以净戒正见正念等八正道谨慎熏习自心,远离凡情俗见、生死业因的不正见贪嗔痴慢疑的杂染和身口意三业的轮回业习,如此暂行功深,净法增长,诸善法种子坚固成长,直到圆满成就,彻底了生脱死,入不生不灭,自证大解脱涅槃;外道凡夫之所以未能断生死轮回者,只因念念熏习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以心外求法,攀缘假相而为八识田中坚固种子,七识顽固谬执,六识强烈分别,前五识跟着造作,故生死无有了期,六道终难出离矣!实是可怜!诸善男子善女人实应慎之慎矣!莫落俗染夸言戏说,傲慢无知。须知八识种子厉害至极,净染之力分毫不差,莫要颠倒迷惑、自欺欺人!心外求法,纵修尘劫,不能了生死。

若不明最上一乘直契本心,纵使说得天花乱坠,毕竟虚幻。

作为寺院的佛弟子,为寺院的卫生和其他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尽一点义务那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学生为学校打扫卫生一般,理所应当。美化环境,庄严殿堂,既能创造良好的助缘,也是培养福报的一种方式。寺院是培养神圣人格的地方,它超越世间的教育。故此,能为寺院义务地工作,有时间为寺院的如理如法的服务实是一种福德,但切忌起我慢以为自已有多大贡献,也切忌造口业、传是非、挑三拣四。应该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做人。这样修福德、口德,心清净才是明智的。若有人不如理如法,敬之远之就是了。但确实应该明白佛弟子之二件事即:圣法谈、圣默然。

圣法谈即:开口即谈论佛法义理,修行实践为事,以惭愧心多省思佛法,切忌闲话、废话、是非、花言巧语、不如法之无用语、离佛法之外道语、神奇怪异欲望之讨论语,应以正见真理为准则(否则则多念佛、或诵经、或持咒、或打坐观呼吸、或参话头,随宜一门精进用功夫)。

圣默然即:默默观照,提起正念,不戏论无益。在同道间除圣法谈、听经闻法外不做非佛法之事,一心修行、工作、好好生活,默默地不张扬,修心养性,不做无益之事、无益之想、无益之语。此是修行人本色。宁可默然修行,也不浪费时间。安住自性三昧而如如不动。

时间即是生命,圣弟子(佛弟子)唯有圣法谈、圣默然二事,以无常有限的生命,起紧迫感努力修行,否则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何时解脱出生死轮回?生命可贵切莫浪费,一经浪费追悔莫及,慎之慎之!

无常迅速,呼吸之间,把握当下,努力修行吧!因缘生灭皆幻梦,

本性空寂自如如。

随缘起用无所住,

是则名为真佛子。

随缘护持佛法,更不执为我,此乃是佛弟子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修行的助缘。若是起“这是我的功劳”、“这是我的寺庙”,为名为利,妄起是非,则是轮回之恶因,污染佛法之过失矣!乃大名闻利养也。真正佛弟子乃是自觉的修证佛法、护持三宝,看破名闻利养,努力了生脱死的明白人,焉能再执著这些欲望名养之事?此乃真愚痴迷惑矣!当下在生死路上造业还不自知,醒醒吧!提起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正见正念,观照吧!看当下能执著、所执著到底是什么?惭愧地、谦虚地、谨慎地修行,不要说着明白行着愚痴了!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道光辉 修行二
下一篇:正道光辉 论述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5.实修普供养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3.色界天的禅定功夫
 博大精深的佛教 答学佛弟子问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9.九法界众生是怎么来的
 第三次闭关随笔 出关
 为什么学佛 第三章 人生 1.八苦交煎的人生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4.孝敬父母种福田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加持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闭关随笔 修行 一
 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8.无色界天是怎么来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清净之祈祷[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师父好!弟子在佛前念佛时,有时佛像上方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出现,是好事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明朝和尚 民国来访 A Monk from the Ming Dynasty Came to Vis..[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思维暇满人生[栏目:净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