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快乐与烦恼(昇皓)
 
{返回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1

快乐与烦恼

(昇皓)

人生烦恼无数……

古德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古德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而且层出不穷。

“快乐总围绕在别人身边,而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快乐和烦恼的认识理解。就好比世间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不幸,老天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倒霉的事总在我身上?为什么我总是事事不顺?总是烦烦恼恼,怨天尤人,相反,看着别人有汽车、洋房、钞票多、官位高等等。因此,心中的烦恼不平就越来越炽盛,很多事情无法想得开,以致当今社会上的各种犯罪率及自杀率等急速上升,正因为他们没办法舒解心中的烦恼,所以只得以变相的形式来平息心中的不满。

前几天,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因为某些人生中的挫折,就不惜从二十多层楼纵身跳下来,结束了自己难得宝贵的生命。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报纸网络上随处可见,真是触目惊心啊!

慧律法师讲:“乾坤是一剧场,生命是一出戏,而众生则是一群迷惑的演员,看不清生命的本质,参不透生活的真貌,最后只能在浑浑噩噩中无奈地下台退场。”真的是这样,我想那些不明了人生真相而选择轻生态度的人,就像慧律法师所描述的一样,因为烦恼,想不开,觉得生命没有快乐可言,最后只得放弃自己的生存权,选择退出生命的舞台。

其实快乐与烦恼并没有绝对性,也没有实在性可得。可世人不明白,总是苦苦地追寻着快乐。

一般寻找快乐的人有两类:一类像在登山,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最终却发现,他们永远登不到顶,看不到头,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快乐这座山,原本就没有一个实在的顶端。

而另一类,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在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看山岗,欣赏着如画的美景,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愉悦。

所以要明白,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就像有的人本来就很幸福快乐,但看起来却终日烦烦恼恼,自找苦吃。相反,快乐也是自找的,就像后面登山的那一类人,能在不在意中得到心灵的那份快乐。所以有时要学着“难得糊涂”一点,凡事不要太较劲,太较真儿,这样就能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这个世界,烦恼的人,烦恼的事太多了。有的为权、为势、为名、为利……,人们行色匆匆,背上背着个沉重的行囊,装得越多,所牵所累的也就越多,想要轻装上阵谈何容易啊!所以要不时的学会放下,学会抉择,那么轻松与快乐总会属于自己。就如:“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太经典了。

 


{返回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的成长(振铭)
下一篇:自在(觉凡)
 我的出家因缘(毅谦)
 不抱怨的世界(戒净)
 演讲课上的事(能靖)
 读《渔父》有感(升皓)
 不再言累
 笑红尘(文彬)
 请不要伤害它(心妙)
 生命的梵唱(印谷)
 自我觉醒于生活的重要性(法圆)
 学习戒律的心得体会(海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法感悟[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念佛与止观[栏目:蔡惠明居士]
 文殊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中国佛学的简易性体现在哪里?[栏目:洪修平教授]
 天台小止观 对治散乱心的数息观[栏目:永本法师]
 Relieving Suffering of Mind to Relieving Suffering..[栏目: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大道立德的唯识心理(黄祖相)[栏目:唯识学研究]
 生活禅的真谛[栏目:净慧法师]
 千秋禅意说似无[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39 得意忘言[栏目:石头路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