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求(果幻)
 
{返回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1

无求

(果幻)

你被骗过吗?我被骗过,两次。多年前,在世间,还是个穷学生,就有人忍心骗去两千多块钱。当时居然借钱交给骗子,然后用课余时间,做两份家教,辛辛苦苦才把债还上……第二次,是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纵横驰骋之际,为求一本武功秘籍,被人用障眼法反反复复,结果以重金购得一本普普通通的小书……也曾怨过骗子,但后来反省:为什么会被骗呢?因为有所求。这就是了,如果一个人无欲无求,任骗子磨破嘴皮使出浑身解数也终无用处。所以,上当的人,只能怪自己。

多年以后,弃绝于虚拟的江湖,出离于纷繁的俗世,不会再因利益的诱饵成为骗子的钩上之愚了。然而,不被别人欺骗,是不是就代表着不会被骗了呢?不是的。因为我发现:自己会频繁地掉入自己所设的陷阱。

欲求之心依然炽盛,只不过出了家,求的东西不同,烦恼改头换面防不胜防,有时也会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来骗自己,以至久久不能觉察。扪心自问:远离亲朋俗务,居于清幽寂静处,你的心是否真正平静,断绝攀缘?如果还在攀缘,那攀缘的是什么?为何攀缘?……因为有所求。

若所求是正法,求解脱,自应赞叹。可是自己所求的有没有那被圣者所呵责的地狱五条根——财、色、名、食、睡?对于一个初出家不久的人来说,踏踏实实从诃五欲开始也许最适合我。就从最日常的吃和睡来检验与训练,碰到好吃的不贪,保持少量节制的睡眠……

即便这最简单的两项,已不容易做到,那如何降伏、调治这颗无始以来躁动驰求的狂心呢?想起一位大德的开示:喜欢什么,就被什么所逼迫、系缚、障碍,不得解脱。自己于此深有感触:喜欢才去求,求了就有苦。别说求不得苦,即使求得了也是苦,乐是苦因,何况我们的妄心从来没有过满足。

这个红尘世间,没有一滴水是甜的。苦过,痛过,伤疤未好就忘了。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放弃幻想,真正无求?

智者大师在《童蒙止观》中开示:“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处。”既知求是苦,为什么还去求呢?世间尚且有“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古语,何况我们放弃世乐步入缁门?再贪求名利食睡的时候,希望自己背起智者大师的偈子:“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愿大德教言能渐入深心,跬步之行发于足下,小女子之习气离于言行,大丈夫之志气立于胸中。

每每有人唤我的名字,都在作一种善意的提醒:果亦是幻。无上菩提尚不以执求得,况世出世间如幻之一切?

近来秋雨连绵,弥漫的山雾中却别有一番超尘的闲静:

象卷山河云中座,

峰抱奇松护重阁,

成贤作祖梦里求,

就路还家不消说。


{返回 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常存知足心 福在感恩后
下一篇:岁月遐想
 开学随想(振铭)
 浅说随缘(诠宗)
 同学,很好!(振铭)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觉)
 出家因缘(耀珠)
 佛法在世间(常泓)
 落花空明(圣祥)
 2010级秋季开学典礼新生代表发言辞
 爬着也要走完(常圆)
 行走在消逝中(昇皓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降伏其心 一 有没有男女双修[栏目:万行法师]
 你有没有认清所忙事情的目的和意义(学诚法师)[栏目:积德改命]
 请解释五种共同学处的内容?[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为什么要修外前行和内加行?[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自己的分别执着是过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