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上人提倡远离奢华回归朴实
简东源
《中国时报》
今年十月,证严法师推出《清贫致福》一书,倡导知足、心安。但是接踵而至的全球经济大海啸,世界进入高失业率的时期,她转而呼吁世人坚守“清平致富”,以清净心,创造心灵丰足。从“清贫”到“清平”,证严法师展现了“观机逗教”说法的灵活性。
“清贫思想”是日本人中野孝次于一九九二年倡导的观念。身兼诗人、作家、小说家的中野,在九○年代日本社会追逐金钱时,提出“选择最简朴的生活来表现自己的思想”,降低欲望与需求,丰足精神的号召,引起日本社会重视简朴生活。
证严法师眼见全球追求金钱游戏,一味朝着奢华一端倾斜,势必引起风暴,未雨绸缪提出“清贫致福”的观念。她所说的“清贫”不是贫穷,而是“回归朴实”,提倡远离奢华,重视心灵的富足。
然而,全球经济海啸,贫穷、失业的一端愈来愈多,单单台湾失业人数逾五十万人,讲“清贫”容易引起误解。证严法师再提出“清平致富”。“清平”是以清淡平安的心灵,修心安分、勤俭务实。面对生活用清净的心、多造福。“平”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富”是心中有爱,克制自己的欲,提升心灵的富足。佛法强调“观机逗教”,就是面对不同“根机”与“时机”,提出对治教法。
然而,面对失业、待业者要如何度过全球性经济风暴,要如何“清平致富”?唯有“安忍”于此时,才能“安住”于斯。“安忍”是佛教布施、持戒、安耐、精进、般若、禅定等六度中的第三度,意为安于忍辱。“六度相摄”指的是行布施时,同时摄属持戒、安忍、精进、般若、禅定。好比一块六个切面的金刚钻,任何一道光线射入一面,其他五面也会呈现出耀眼的光芒。安忍的“忍”有三层的意义:“刃于心”是第一层意义,面对无可逆转的失业、生活的困顿,要“忍耐”。其次是“认识”,认识原因、认识条件,知道自己缺失,从失败中改正或重新学习、重新调整。忍的第三层意义为“安住”,也就是不动心。在忍耐、认识之后,面对横逆才能安住。
不论是“清贫致福”或“清平致富”,在M型社会的两端都能受用。因为“清贫致福”让讲究奢华风的一端,朝俭朴的中央靠拢;“清平致富”则是对于M型社会另一端,降低物欲,安顿心灵,回归中央。二者都是强调安住于“简约的生活”,以“简单的饮食、简朴的衣着、简洁居家环境和简便交通工具”来生活。
证严法师的观机逗教的灵活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