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的信愿行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8

四川德阳万佛寺2011年农历五月佛七开示录

(五月二十下午仁焕法师开示)

念佛的信愿行


今天上午已经讲到,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生老病死苦,佛陀创造佛教是为生老病死苦而立教,佛所讲的道理就是生命解脱的道理。大家知道解脱是怎么样吗?没有障碍就是解脱。

佛教有三个大纲,第一个大纲是慈悲,第二个大纲是觉悟,第三个大纲是智慧。人有慈悲就福报无量,人有觉悟就没有障碍,人有智慧就福德无量。福德是怎么样啊?断恶修善就是人的福德。那断恶修善有什么作用啊?断恶就是断了障碍,修善就是修平安。大家要记得了,佛陀教育我们断恶修善有什么作用?断恶断障碍,修善修平安。

一切经典是佛教育我们解脱的道理,一切咒语是给我们心灵解脱的方案,一切名号是解脱的愿力。经典就是步骤,咒语就是方案,名号就是愿力。为什么有人念经念咒都没有作用呢?原因就是不知道名号的功德,也不知道咒语的功德,也不知道经典的功德,第一个就是缺少信仰,第二个就是缺少愿力,愿力也是我们个人的心愿。请问大家想不想解脱啊?(大众:想)如果想解脱,解脱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愿。

我念佛首先明白到念佛的作用,我念佛是为了达到无量寿,达到无量觉,达到无量光。那要怎么做呢?我就意念一念一交命,随着一句佛号交进去。这样首先有什么作用呢?障碍慢慢消除了;第二,自己感觉到福报也慢慢增长起来了。经典没有讲到交命和舍命全交,经典是教我们一心皈命,但是没有多少人懂得一心皈命是什么意思。

请问大家,你们小孩读书,是请老师来家教还是把小孩送到学校啊?(大众:送到学校)那不是舍命全交了吗?当你们有病的时候,是请医生来你们家好,还是把病人送到医院好?如果是送小孩到学校好,把病人送到医院好,那我就认为交命给佛最好。

过去包含我本人也对念佛有误会,认为念佛是念死人的,现在我通过这么多年念佛以后,才知道念佛是念平安的。我理解到,往生是平安的,往生不是死人的。那大家又说,为什么我们临终又念佛呢?佛名号有这样的功德,你念佛了,活在世间上也得到安详,临命终的时候也会安详而走。我明白临终念佛的人,以安详为往生,以断气为舍报。我们并不是念佛就断气,断气是我们阳寿尽了,阳寿尽了不是念佛造成的。

人能活在世间是自然的规律,阳寿尽了也是自然的规律,但是我们人对阳寿尽容易紧张恐怖,所以人断气以后面部非常难看,紧张的时候嘴巴就张开了,恐怖的时候眼睛就睁大了,这样就是堕地狱了。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体会到,六字洪名的功德实在是我们众生的本愿,也是佛的本愿;六字洪名是生命安详的信号,也是大自然安详的信号。首先生命本有这些信号,大自然也本有这种信号,但是这种信号没有被我们利用,所以他就变成死的作用了,当我们接受把他念起来,就叫做激活了。

为什么我们念佛要发个愿呢?因为我们心愿的爆发,就是我们心中已经打开了,就接受到安详、平安的信号。那么佛在第十八愿里面,提醒我们一切众生: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决定必生。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这个愿力不是佛的本愿,是佛本愿的一个体现方法。真正佛的本愿是什么?慈悲。四十八愿是佛慈悲的整体方案,十八愿是其中的一个方案,告诉我们愿意往生的,十念必定往生。

在十念必生前面,我们首先要有良好的信仰,信仰佛慈悲为我们定位十念必生。第二步是愿,愿意接受。佛为我们定位十念必生,我们信仰佛的慈悲十念必生,愿意接受佛慈悲十念必生。愿就是落实了,行就是完善了。“至心信乐”不是嘴巴讲,至心就是很迫切的心,愿意在一句佛号里面得往生西方,一句佛号一接受,十念就愿意完成。当你们不愿意,你们念就是假的;你们非常愿意,非常迫切,那自然成功。

现在大家懂得运用六字洪名的功德了吗?(大众:懂得了)相信佛的十念必生吗?(大众:相信)愿意接受佛的十念必生吗?(大众:愿意)那下面我们来试验一下好不好?请大家全身放松,你们认为怎么坐得好就怎么坐,闭上眼睛。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呢?因为我们容易被境界障碍,所以闭上眼睛一切境界就不存在了,内心就清净了。另外,意念我们所有的老祖宗和冤亲债主互相统领,共同来到法会,随同我们共同皈命,共同舍命全交,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等冥阳两界,乘佛本愿,一心皈命,十念必生,极乐世界,舍命全交,南无阿弥陀佛(十念)

(往生咒)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仁焕法师倡导的人间佛教精神:

一、佛教教育和佛教慈善要同步;

二、佛教修养和佛教服务要同步;

三、佛教文化和佛教旅游要同步。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老实念佛 完善平安
下一篇:了脱生死为目的
 家庭教育之二
 人的正报和依报
 病与业障
 修行与命运
 怎样才算是明白人
 要有正知正见
 信仰的作用
 要有良好的定位
 如何认识生命
 佛法与人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真正的和谐[栏目:如瑞法师]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下水的理由[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不要把世间的琐事看得太重了[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天台先驱者的止观实践[栏目:潘桂明教授]
 仰卧不能念佛吗?[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五百罗汉 432、坚固行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四信[栏目:明奘法师]
 信心铭-禅解 前言 本题之意 论者生平 禅解方式[栏目:达观法师]
 五、什么是佛教?[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