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不渡无缘人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2

广西灵阳寺2009年农历11月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初七上午) 佛法不渡无缘人

安祥的信号不是佛菩萨的专利,但是佛菩萨懂得把握;我们众生的生命里也有自己安祥的信号,只是我们不懂得把握;大自然也有安祥的信号,只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所以没有好好地去接受。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首先就是明白自我生命的原理;第二、理解大自然的原理。

佛能慈悲把大自然的本源告诉我们,提醒我们如何去把握生命得到安祥,我等众生也希望得到安祥,但是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违背安祥的规律。我们平时接受的多是痛苦的信息,因为我们常常不该想的事情又想了,不该看的事又去看,不该听的话又听,不该说的话又说,不该做的事又做,专门去做违背生命的不安祥的事,所以不但给自己带来灾难,给合家带来灾难,也给社会带来灾难。这些道理,没有真正理解的人就容易把它当做迷信,这就是众生的无明。

佛陀是安祥之师,也是每个众生生命之光。我们应该接受佛慈悲的成全,不要说请佛慈悲。因为佛原本就慈悲了,佛如果不慈悲,他就不会把解脱的道理无私奉献给我们。

一些同修当请法不灵感的时候,就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尤其是埋怨的话。佛是小气的人吗?佛没有小气,佛非常大方,只是他的大方你接受不到而已。为什么接受不到?是我们小气,没有把心量打开。人家送东西我们,我们还不认可,还说人家不老实,又怎么能得到呢?在座的大部分都成为父母了,当你们叫小孩吃饭的时候,小孩不愿意吃饭,当父母的是不是无奈啊?

所以,印老说一句话:“有一分诚敬,就有一分收获;有十分诚敬,就有十分收获。”这个意思也就是:“你有一分接受,就有一分灵感;有十分接受,就有十分灵感。”

去请求法的时候,不要带个人的贡高我慢。如果你们贡高我慢,就请不得法了。既然我们是去向佛请法,应该带有两种心:一是惭愧心,二是感恩心。

佛法和人情是两码事,我们凡夫经常用感情做事。比如,在培训当中,我懂得一个道理:谁愿意发心学,才能把东西学好。但是有的学生就喜欢叫另外的人来听。佛法有一句话:“佛法不渡无缘人。”不愿学的人,你跟他讲是没有用的,是对牛弹琴。愿意学的人才算是有缘。佛法不像世间的物品,我喜欢谁就可以给谁,佛法的本身是谁愿意接受谁就得到。明白这个原理了,就不要去攀缘,攀缘没有用的。不愿意吃饭的人,你帮他吃了,他能饱吗?


{返回 仁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苦难的根源
下一篇:用佛与做佛
 如何医治心理病
 实践佛法的微妙
 你真的爱家吗
 念佛的信愿行
 走人间佛教之路
 孝顺的功德
 请法有妙用
 学佛是学什么
 家庭以人为本
 交命做极乐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星热[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佛畅本怀度无边[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佛教中的象征、观想[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六[栏目:体光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纪律教诫甘露文[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1[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无二双运明穗要解 附录:敦珠法王对六中有的开示[栏目:嘉初仁波切]
 认识因果 第六章 防范意业[栏目:清净法师]
 平分[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