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概说
坚钰
闽南佛学
一、《瑜伽菩萨戒》和的翻译及弘扬
菩萨戒本在中国的翻译主要有三类:璎珞及梵网为一类;瑜伽、地持、善戒为一类;优婆塞戒经独为一类。其中,瑜伽类同出于《瑜伽师地论》,是同本异译。
《瑜伽菩萨戒》在中国的流传有三种译
1、北魏时,印度僧人昙无谶,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单独译出第十戒品,称为《菩萨戒本》或《地持戒本》。它的文章组织方式是仿声闻戒本的形式,用问答语句。
2、在刘宋时期,由求那跋摩带菩萨戒本来汉地,所译《菩萨善戒经》共十卷,它的组织方式是连受戒羯磨一起从戒品大文摘出。
3、在唐时,由三藏法师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此中《瑜伽戒本》出于《瑜伽师地论》。玄奘的译本不同于以前二家,另有剪裁。
由于《瑜伽戒》梵本难对,原貌如何不得而知,尽管西藏存有《菩萨地》,但为全译,又不是单行本,故我们现在用的经本,是以玄奘大师所译《瑜伽菩萨戒》为标准。
《瑜伽菩萨戒》在汉地的弘传是与唯识宗的同命运息息相关的。玄奘法师是唯识大家,由他开始唯识的传承是:玄奘——窥基——玄诏——智周,到时此,唯识的传承逐渐衰微,因此,《瑜伽菩萨戒》的弘扬也呈衰微之势。一般,就总体来看,《瑜伽菩萨戒)的弘扬主要是在西藏,而汉地则是以《梵网经菩萨戒本》为主。
唯识宗的衰微主要是其名相繁琐,在汉地不太契机,故千百年来注释《瑜伽师地论》者是寥寥无几。直到近代;支那内学院重视唯识,太虚大师特别推崇《瑜伽师地论》。他曾经说自己:“志在整顿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铲戒》”。由于近代高僧大德的弘扬,使《瑜伽菩萨戒》又开始在汉地重放异彩。
二、《瑜伽菩萨戒戒》的内容
《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根据佛陀在各经论里散说的有关大乘戒律的知识’将其综合收集,:然后,随众生的需要而说。主要对象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主”的菩萨行者。这可由《瑜伽菩萨戒本》末则:“如是所起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素怛缆(经)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理泅(论),综集而说”作为根据。
《瑜伽菩萨戒)共有四十七条戒,其中四条为重戒,余下四十三条为轻戒。它的内容是围绕“自利利他”的三聚净戒来说的,大体可以分为:
1、摄律仪戒:戒经中所有的重戒含于此,即四种他胜处法;
(1)自赞毁他:因贪欲追求名闻、利养、恭敬、妄自娇慢,以自赞己,毁谤他人来获得名利地位。
(2)悭不惠施:有财、有法因悭贪不恳 布施给来求取的有情。
(3)嗔不受悔;忿恼有情或长养忿恨恶习,有人劝谏,仍不接受,不舍弃。
(4)谤菩萨藏戒,以邪知邪见,曲辞说正法,或不学佛法,不懂佛法,反更乱说,违背因果。
这四重戒,是根据众生贪、嗔、痴三毒来建立。菩萨若为这些恶法所胜,不能增进修行,积聚菩提资粮,就不是一个真行菩萨道者。菩萨若犯重戒上品者,失净戒律仪,可以重受;犯中晶、下晶者,应当忏悔。
2、摄善法戒:六度万行,摄一切善法,此戒经共有三十二条轻戒是障六度的,分别是:
障布施七条:(1)悭心不供三宝戒:因三业懈怠,空过时曰,不礼敬供养三宝。
(2)贪名利戒:于世欲贪着无厌,不能舍利养恭敬。
(3)不敬有德同法戒:以嗔恼心,骄慢心不尊敬年高有德以及不酬对求法者.
(4)不应供受请戒:怀恼心不接受应供延请。
(5)不受重宝施戒:不接受供养的珍宝。
(6)障法施戒:悭吝佛法,不施予求法者.
(7)障无畏施戒:以嗔心不施无畏法令暴恶有情悔过自新。
菩萨若舍离以上七种垢障,则布施之业必会顺利圆满。
障持戒七条:(1)遮戒:菩萨与声闻共戒。
(2)性戒:与声闻不共戒。包括身三口四七条:①杀生——杀一恶人,救众人。
②不与取——见有情盗用三宝物,夺还原处,免其受无间苦。
③邪淫——菩萨对男无妻,女无夫而淫欲炽盛者生怜悯心,令彼调伏,安立善处,摄为夫妇。
④妄语一以无染心,饶益有情妄语。
⑤恶口一以猛利粗言,痛斥呵骂今有情改过还善。
⑥两舌 方便说离间语,令有情离恶友而近善知识。
⑦绮语 以巧言方便随顺有情而说绮语。
以上身语七条须权巧方便为不犯。
(3)味邪命法戒:违反八正道中之正命法,以虚诞、欺诈、逼迫等卑劣手段为生。
(4)掉动嬉戏戒:以轻举掉动,引起喧哗纷笑,使心不寂静。
(5)倒说菩萨戒;颠倒说菩萨背涅槃而不断烦恼。
(6)不护雪讥谤戒:对非事实的诽谤不清雪。
(7)不行楚罚戒:若见众生应以种种辛楚、猛利而得利益者,恐他忧恼,姑息不作,为有犯.戒。
障忍辱四条:(1)报复戒:无慈心,以怨报怨,不能忍辱。
(2)不悔谢戒:偶犯有情或被疑犯他,菩萨应称谢忏悔,若以骄慢心不如理称謝为违犯。
(3)不受忏戒:以嫌恨心不受他悔谢。
(4)怀忿不舍戒:因心怀忿恨,而不舍结怨。
障精进三条:(1)染心御众戒:贪著供奉承事,管御徒众,使之勤修待奉.
(2)非时睡眠:因懒惰懈怠,贪非时过量睡眠,放舍精进.
(3)虚谈弃时戒:怀爱染心,谈说虚度浪费时光。
障禅定三条:(1)惰慢不求禅法戒;以嫌恨骄慢心,不向有德有慧者求教授。
(2)不除五盖定障戒:贪五欲不舍,令禅定不得现前。
(3)贪味静虑戒:对静虑心生爱染贪着.
障般若八条:(1)不学小乘法戒:轻视小乘戒法。
(2)奕大向小戒:舍大乘法尊小乘,起爱著心。
(3)舍内学外戒:舍佛法而学外论,颠倒主次。
(4)专习异论戒:爱著嗜好研究外论,舍佛法。
(5)不信深法戒:不信大乘胜深之法,诽谤舍弃大乘法。
(6)爱恚赞毁戒:以染爱心赞己团体,毁憎他人。
(7)骄慢不听正法戒:以骄慢心,怀嫌不往听闻正法。
(8)轻毁法师戒:以不恭敬之心,轻毁,调弄讲经法师。
以上三十二条,犯之障修六度,无犯,则能修诸善法,使所持的摄善法戒清净圆满。
3、饶益有情戒: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蹑法含藏之,共十一条:
(1)不为助伴戒:以嫌恨心,见有益他事,而不协助。
(2)不往事病戒:怀恼恨心不往瞻视病者。
(3)不为宣说障爱语戒:怀染心,不为求法求福者宣说佛法或不如理说。
(4)有恩不报戒:怀嫌恨心,知恩不报。
(5)患难不慰戒:以嫌恨心,知有情患难愁恼而不施以劝慰。
(6)希求不给戒:怀嫌恨心,不施资具予希求者。
(7)摄众不施戒:摄受徒众,不善教诫,教授,不能供给资具,令其安心。
(8)不随心转戒:不能随顺有情心性,以方便而度化之。
(9)不随喜赞扬戒:以嫉妒心,不予赞扬助勉善行、善事。
(10)不随行威折戒:不能如理治恶。
(11)不随现神力折摄戒:不用神变威力折服作恶有情,令彼舍恶从善。
上述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合起来为利他的四十三轻戒,若有违犯,均属下品。
菩萨以三聚净戒,广行菩萨道,福慧双修,来成就自己的道业。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应是《瑜伽菩萨戒》内容的核心。
三、殊胜的《瑜伽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的殊胜,从其内容中可约略的知道,但真正谈得最具体,最透彻的却是《摄大乘论》。在《摄大乘论》第七章“三增上学”,第一书“增上戒学”,它源出于《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为了显扬大乘戒比小乘戒殊胜,《摄大乘论》特提出四义来说明。
(一)差别殊胜
差别殊胜是说小乘戒的品类少,大乘戒的品类多。《摄论}云:“谓菩萨戒有三晶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1、摄律仪戒 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摄论)云:“不作一切恶业,离种种杂染法。”
2、摄善法戒 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摄藏论)云:“修一切善法,集诸善根”。
3、饶益有情戒 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摄论》云:“不恼害一切有情,利益一切有情。”
这三聚净戒,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的三大门类的一切佛法,作为禁戒来持守。就搔律仪戒宋说,小乘七众戒:在家优婆塞,优婆夷所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出家五众所受持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又摩那戒均分别受持。它的功用,重在防非止恶,比较被动,消极。而主动、积极的是菩萨的律仪戒,如《瑜伽菩萨戒》、《梵网经菩萨戒》为七众弟子修学大乘的通戒,除了自利兼有利他的功能。在这三聚净戒中,摄律仪戒又是重心,《摄论》云:“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就是说,摄律仪戒为摄善法戒,饶益有惰戒这二戒建立所依,它们要依靠律仪戒才能成立。因为菩萨只有自己先离恶,才能进一步修十波罗蜜多的善法,以饶益成熟一切有情。除了以律仪戒为主以外,攥善法戒还建立在自己修习一切佛法的功德上;而饶益有情戒则建立在利益成熟一切有情上。如果菩萨不修善法,不利有情,这是违犯菩萨律仪戒,与大乘济世的宗旨背道而驰的。由于小乘戒以自利为主,所谓的“自了汉”,故小乘只有摄律仪戒,没有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而大乘菩萨有三聚净戒,因此,大乘戒比小乘戒殊胜。
(二)共不共学处殊胜
共不共学处殊胜,是说菩萨与声闻的戒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有一部分是彼此不共的,可分为二类:
1、约性罪、遮罪来说:《摄论》云:“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为什么性罪共而遮罪不共?因为性罪的本性就是恶的,不待佛制,谁犯了都有罪报,如:杀、盗、淫、妄等戒;而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质不是恶,但它能引发性罪,所以,佛陀制有不饮酒戒,谁饮了就会得到毁犯佛戒的罪。
菩萨与声闻在各自受持戒中,“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这是从自利利他的角度来讲。如在安居期中,声闻人即使知道某一件事情,对众生有大利益,但为了团体的规则所限,不能超过开缘以外去做,否则就有犯戒的罪,因为声闻是以自利为主的。假如是菩萨,凡对众生有益的事,不妨出界去做,不但不犯罪而且得大功德,这就是“声闻犯而菩萨不犯”。也有“菩萨犯,声闻不犯”的,如有对众生有利益的事,菩萨应该去做而不去做,就犯了菩萨的遮罪;而声闻人却因谨守遮戒而不犯。在遮罪的不犯与犯上,大小乘戒是有不同之处。
2、约三业,即身、口、意来看:{摄论》云:“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是说菩萨具有身、语、心三戒,不但身犯成罪,心.犯也会招过;而声闻唯有身、语二戒,要身犯了才成罪,心中的起心动念,虽是犯戒的方便,但并不成罪.因为小乘律仪并不注重内心的动机,单是心思意念,未通过身、语二业,是不成罪的。:菩萨倘在心中有所意念,虽未见于身语二业,已是犯戒。因为大乘律仪重在戒心,所以,“菩萨心亦有犯而非诸声闻”。比如:菩萨为救多人而杀一人,倘若心中是以慈悲心为救多数人,杀一恶人,是无罪的;若菩萨心中以嗔恨心杀那罪恶之人,虽是为救多人,仍旧有罪,仍旧犯了戒。
(三)广大殊胜
广大殊胜,是说菩萨戒有如下四种广大:
1、学处广大:大乘有“种种无量”的学处,平常所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是依律仪戒数量上的广大而说的.
2、福德广大:修习菩萨的律仪,能够“摄受无量福德”资粮,这是依摄善法戒的功德而说的。
3、安乐意乐广大:菩萨“摄受一切有情,,使他们子现生中获得种种“利益”,于未来生中得到“安乐”,菩萨利他的“意乐广大”殊胜,这是依饶益有情戒意乐上说。
4、菩提广大;由上三种的广大为所依,菩萨律仪,能“建立无上正等菩提”,这是从广大果说的。因为小乘虽有律仪,但在离恶、行善、利他、得果上看,都没有菩萨律仪所得的果广大。
(四)甚深殊胜
甚深殊胜,是从量的广大和质的微妙难思议而说,可分为三类;
1、方便善巧行十恶业:若菩萨知道有众生要作无间大罪,而没有善的方便阻止他,又不忍心眼看他堕落,这时,不妨以恶业来阻止他。如《杂宝藏经)里记载:世尊为菩萨时,以怜慰心,为救五百商人的性命,宁愿自己堕落无间地狱,杀了一个恶心船主.凡是菩萨为利益众生,以慈悲心“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这不但“无有罪”业,并且还会“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2、现行变化身语两业:菩萨以神通化现恼害所示的有情,使实有情守法行善,不作犯戒堕落的事。如《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参礼无厌足王时,见国王作恶多端,以剜割耳鼻等种种残酷刑法加诸人民;厉行杀戮,便生厌恶心不去参礼。忽闻空中说:去,去!不要疑惑。原来无厌足壬杀戮有情,不是真实的有情,是神通变化的。其目的,就是使真实的有情,不敢作恶。
3、现诸种种本生事:佛陀在过去生中为菩萨时。曾现行种种诸本生事,或逼恼一部分化现的有情,真实摄受另一部分有情,使所摄受的有情,心中深生净信,然后展转的教化他成熟,令其解脱生死。
由上面四种殊胜,可以知道,菩萨戒的内容,就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可以说是无所不含,无所不包:摄律仪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仪;摄善法戒,包罗了八万四千出离法门;饶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广度一切众生的宏愿与精神。且三聚净戒,每一戒都是互具互融的。如杀生戒,远离杀生的恶行,就是摄律仪戒;为增长慈悲心,就是摄善法戒;为保护众生,就是摄众生戒。菩萨戒是如此的甚深,为小乘所不能做到,因此,大乘的菩萨戒自足比小乘戒殊胜。
四、《瑜伽菩萨戒》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
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转迷成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达成人格的圆满一成佛。然成佛非易事,从唇佛学佛开始,直到成佛,至少要经三柢百劫,且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菩萨道.要以戒律为成佛的根本,通过严持毗律,不断地洗刷自己与众生从无始以来被染污的自性觉体的烦恼无明,不断的修正我们因颠倒妄想和愚痴而走错的人生道路,只有福慧双修,才会趋向菩提。因为菩萨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萨道的结果,要成佛,必先行菩萨道,行了菩萨道,必定会成佛.正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众生就是菩萨修福修慧的田地,既行菩萨道,不能空喊口号,要脚踏实地,在众生业处建道场。也就是说,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如一首偈子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菩萨戒的精神就在于出世而不离世,自利而不忘利他。
说到戒律,我们应清楚的知道,佛陀制戒的目的:一是为了调柔弟子们的身心;二是使僧团清净,起到防腐剂之效;三是为了正法久住,利益一切有情。戒律看起来是死死板板的条款,学起来很是枯臊乏味,至于去行持就更难。佛制的戒律主要分为七众戒与菩萨戒,七众戒是在家和出家的佛子各分别受持,菩萨戒是七众戒之外的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为七众弟子的通戒,无论在家优婆塞、优婆夷;还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均可受持。
关于菩萨戒本的种类,文中已说共三类:即璎珞、梵网一类;瑜伽、地持、善戒为一类;优婆塞戒经为一类。在这三类菩萨戒本中,璎珞、梵网是以出家为主略兼在家心行;地持与善戒是以出家为主;优婆塞戒经是在家众的;只有《瑜伽菩萨戒》是在家,出家二者兼容的,它的内容比较适合于现代人们的根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可行性很强,容易让人接受,是菩萨戒本中值得大力推崇的一部好戒本。
《瑜伽菩萨戒》的可尊可贵,更在于它涵盖了七众戒,又超胜了七众戒.如杀生戒,在小乘七众戒中,杀生是有罪的,不去积极地救生却不会有罪;而菩萨戒则既要积极地戒杀,又要积极的救生,只戒杀而不救生,这就违犯了菩萨戒。因此,菩萨戒涵盖和超过了七众戒。
菩萨戒的弘扬,从广度来看比七众戒的范围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佛的七众,能有出家因缘,能出家修学佛法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为在家佛子。在家学佛者,既要养家糊口,又要供养三宝,扶持佛法,倘若要他们学佛持律也如出家众一样,是难之又难,所以,菩萨戒正是佛陀为大多数的在家佛子而说。当然,出家佛子也受持菩萨戒,不过,出家在家二者在受持菩萨戒的某些戒条上是有严格区别的。如淫戒,《瑜伽菩萨戒,说:“出家菩萨,不应行非梵行”;在家菩萨“见有女色,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若随其欲,埂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住慈愍心,得非梵行”。就是说,出家菩萨足绝对要断除淫欲行为;而在家菩萨为度众生,可方便有淫欲行为,但却不得存有淫念。象《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虽有妻子,常行梵行”由此可知,出家众的戒律重在身体的戒行,在家菩萨重在戒心。又离俗上,出家菩萨是绝对的要求离俗,所谓“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出世俗家,出烦恼家。而在家菩萨则不同,他们本宋就是出世而不离世的,为断烦恼,所以要出世;为度众生,所以要住世。至于菩萨身份的确立,凡是受菩萨戒者,均可称为菩萨。依《梵网经》说:“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菩萨就是因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道而帚其名,成佛则是因菩萨道而得其果。从因位上称为菩萨戒,从果位上称为佛戒。这里要说明一点,尽管出家在家均受持菩萨戒,但佛制戒的秩序是以七众为准,不是以菩萨戒为准,故单受菩萨戒者,在七众中没有地位,不能站在七众前面,只能站在出家众的后面。
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之大,正如《梵网经》第四十二条中称菩萨戒为“千佛大戒”。意思是说:过去庄严劫中的千佛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成佛,现在贤劫中的千佛,也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未来星宿劫中的千佛,同样是要受持菩萨戒才能成佛。乃至推及过去三世三劫的千佛,未来三世三,劫的千佛等等,总之,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诸佛,无一不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得成佛。所以,受持菩萨戒的功德是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议的。而且,菩萨戒的受持是尽未来际与小乘戒尽形寿是不同的。为了说明菩萨戒在修学佛法中的地位,圣严法师在其著作《戒律学纲要》中特称菩萨戒为“三世诸佛的摇篮”。
总的说来,菩萨戒是佛法思想普及人间的总纲,是规范人类社会道德的准则。若人人能受持菩萨戒,行菩萨道,以此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让人们生活得温馨和谐;幸福安宁,那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有诸多的战争与灾祸,便可成为人间极乐净土。因此,作为末法学佛者,为令正法久住世间,当发大菩提心,担当起弘法的重任,大力弘扬《瑜伽菩萨戒》,以尽一份佛子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