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弘法者的困惑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9

弘法者的困惑

本莲

  这学期学习《肇论》,学僧在惊于肇公精辟的说理的同时,也感叹学人学法之不易。一部《肇论》,篇幅不长,却蕴含了无尽的义理,把常人的人生宇宙观剖析得淋漓尽致,凡情重者读罢,犹如吃了一记闷棍!

  学僧在得益于论主的开解时,也在感受着他的那份心情。一句“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简直是千古绝唱,唱出了古今多少弘法者的心声。

  曲之弥高,和之弥寡。高言不入于俚耳。若说真理实相,则往往和人们的世俗情见相抵触;如果随顺俗情,又会违背真理。顺俗则真理难彰,迷途莫辨;若逆俗合真,于常人又是“言之出口,淡而无味”,难以引起学法兴趣。顾此失彼,难达弘化之宗!

  老子亦曾感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纵观众生根器,上根利智者如凤毛麟角,多是中下根机,故而对真理或视若无睹,或讪笑,都是正常的了。

  这种两难局面,对于还未具佛智的弘法者来说,需要费一番功夫的权衡。

  最近学习《法华经》,经中佛陀说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今离诸著。”“如来能以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于此,学僧忽然间醒悟,到底佛才是真正的自在人,没有违真逆俗的尴尬。

  法华宗旨,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佛陀把自己一生说法教化的真相都抖露了出来。在经中,佛对舍利弗等弟子说:“诸佛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又说:“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之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佛说三乘是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机,如三种宝车(羊车、鹿车、牛车),各人喜好,不管是哪一种车子,都是为了出火灾的方便,只有大白牛车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绕了个大圈子,在最后却说,我说三乘种种方便都是为了一乘,为了众生都能成佛得一切种智,因此,没有三乘,唯一佛乘。先前的种种说法,都是方便权巧,如化城,是给你休息的,休息好了,还要往前走。呵呵!佛陀了不起,顺着众生的执著,最终把众生引向了佛位。像这种大智慧,凡夫怎样也是望尘莫及的。

  当然,学僧也是凡夫,在感受着大德弘法的困惑时,也仰望着佛陀的智慧。这是一条实践的路,到底如何避免这种尴尬,只有靠自己的智慧了。


 


{返回 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绿化心灵
下一篇:让生命更完美
 公众形象与道风建设——永恒的使命
 关于生气
 活在当下
 友情
 为你祈祷——写给四川地震灾区同胞
 得失之道
 秋叶
 不知道的快乐
 老爸的爱
 树立形象 纯净道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素以为绚兮”的本意[栏目:大安法师]
 谈谈禅宗——讲於上海佛教居士林[栏目:真禅法师]
 生态女性主义与人间佛教的环境关怀(林朝成)[栏目:人间佛教]
 真正的朋友,应是善友[栏目:看开]
 The Gift of Dhamma[栏目:S.N. Goenka]
 十祖 胁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93.有道者的心态[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六讲 心路过程中心与所缘的关系[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杂宝藏经白话 妇女厌欲出家因缘第百九[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什么是心[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