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七、自觉觉他
 
{返回 隆波通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10
七.自觉觉他
 
问:什么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有什么要去达成的?
答:人生的目的是没有苦。如果抵达了目标,就不需要再去达成什么。因为抵达时,就不必再到其他地方了。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或发生了什么,当不再有苦时,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现在当你坐着的时候,请看看自己的心,如果没有苦,就表示已经抵达了目的地,不过这要看你能停留在这种状态多久。事实上,这个目的地已经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中,“去达成目标”只是表达的语言文字,因为如果不说“我们应当达成目标”,就无法沟通。
 
问:当觉性强到可以看见念头、照顾念头时,是否还要继续练习,没有练习会不会退转?
答:只有当旅程结束,到达终点后,个人责任已了,才不用再练习规律的动作。虽然不需再练习,但还要为别人保留这个方法—也就是说,为别人示范出规律的手部动作,为其他人保留这个方法,而不是为自己。
 
问:学会了如何推广?可以教人吗?如何教?另一个问题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如果能够不断地培养这个觉性,就会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知道以后,就知道怎么去教人家来培养觉性。如果真正知道,就有办法告诉别人,就像一道美食,自己吃了以后,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吃,要跟别人分享。必须要等到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看见,真正的明白了,真正的亲证之后,才可以来告诉别人,和别人分享。如果知道了还不告诉别人,那就太小气、太自私了。
必须要让自己先真正地知道了,这样子才可以教导别人,告诉别人—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在沉睡,我们就是要帮助别人,唤醒别人。如果真正地知道了,无论到哪里,就不断地把这个法弘扬出去,告诉别人这个好东西,让别人也可以来练习,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人都还在沉睡,不断地叫他还不起来。
 
问:我们知道南传的小乘佛教都是求自身的解脱,一般的显教才讲利益众生—隆波虽然是南传的,可是却出来把这套教法教给世人,做利益众生的事,为什么隆波田、隆波通愿意这么做?
答:生命都是一样的,不管哪一个国家,有宗教或没有宗教信仰,哪一个宗教的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一样苦恼。
佛陀觉悟并不是只为印度人,而是为了全世界的人。佛陀觉悟之后,看到众生都在生死的苦恼里轮回,起大悲心帮助他们,让人能够实际地修行、了解。可是佛陀没有办法替大家知道,每个人必须自己修行,才能够知道、见到、明白。
 

{返回 隆波通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贰、正确方法 一、张开眼睛
下一篇: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六、有毅力、恒心、耐心
 正念动中禅动作分解图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贰、正确方法 七、睡觉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贰、正确方法 三、轻松觉知动作
 2011年6月22日隆波通尊者关于手部动作的特别开示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贰、正确方法 五、经行
 2013年4月福鼎资国寺禅七隆波通尊者开示(开营)
 生活即禅修 三 第二日法谈 戒律、四正勤、六处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一、MAHASATI:“大念住”、“..
 通往自由与智慧之路 九 戒定慧
 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三):五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死大事之10:把握临终修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章 持戒[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六卷[栏目:净界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六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七章 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第一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佛教对行为的看法[栏目:星云法师]
 相互诳惑[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佛祖道影-附:血书华严经赞有序[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十一届:第三次普茶[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5、仿照以上对于甲一和甲二的解读,试着解读科判中余下的部分。[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