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不外求 意不外驰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1

心不外求  意不外驰

文/释本性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

    在此,心以了不可得而安,即以无心而安。

    心安很重要。

    心安则身安,心安则家安,心安则国安,心安则世界安。

    以达摩慧可的安心法,是好,是高超,是一种境界,但适用的是再来人,凡人羡慕的多,谈论的多,要学到口学到心,直至落实到实处,则很难,实在难。

    不过,难行能行啊。

    有同修体会说,要安心,先要失望、绝望、灰心、死心。不知他要灰什么心?死什么心?失什么望?绝什么望?

    又有说,要安心,先要看破、放下,然后自在、解脱,这样才可安心。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还有说,要安心,先得无念、无相、无住。这当然,不过,该如何达到无住、无相、无念呢。这“三无”本身就是微妙无极的境界啊。

    经典也告诉我们,要安心,还可以安住于空而达到。空,既是虚幻,又是无常,更是寂灭。对,理当如此啊。

    我对安心的体验之一,则是:心不外求,意不外驰。也就是,心内求,意内守。外,太多,太杂,太乱,太易让心为之转意为之迷。禅宗强调:莫向外求。还有禅诗: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说的该是同一味吧。诵《心经》时,对其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颇有感触,总以为,其是心不外求、意不外驰之极致。古语也说:“一动不如一静”, “既来之,则安之。”静了,安了,方可见——青空无云,水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这,不正是吾等忙来忙去,不安来不安去,要寻觅的吗。

    如何心内求,意内守?祖师说:该诵经时诵经,该禅定时禅定,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原来,安心,这么简单啊。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李阿大的信愿行
下一篇:享受过程 留住时空
 我借的“高利贷”何时可以还完
 中国古代的宗教和睦之道
 法显的委屈
 僧团的主业是什么
 我的行脚人生
 李阿大的信愿行
 写一个自己的人生故事
 修出魅力来
 朝圣普陀山
 有勇气死,还没勇气生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性[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论弘一大师的弘律志行及其僧范律行[栏目:陈永革博士]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十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十种大吉祥[栏目:圣开法师]
 一发大心,即胜小乘[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十一颂[栏目:刚晓法师]
 随感二则(法宏)[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三)[栏目:杂阿含经]
 宋高僧传卷第四[栏目:宋高僧传]
 修炼的对象,应该是你的心[栏目:雪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