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的差别
 
{返回 著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96

奢摩他和毘婆舍那的差别

林武瑞  译

奢摩他(止samattha bhavana)

毘婆舍那(观vipassana bhavana)

1.以定为性,达成内心祥和。

2.禅定的目标是施设(俗谛),像(十)业处。

3.奢摩他的特色是没有掉举。

4.奢摩他的目的是降伏五盖(贪欲、瞋恚、掉举、昏沉、疑)

5.奢摩他的结果是心一境性。

 

6.奢摩他的功用是心无感官欲望,在定中有喜乐与满足。

7.奢摩他的功德是此生可入定(八种禅定),心无贪欲和忧恼,非常宁静。来生可生梵天。

8.修奢摩他时,在一剎那里只有两个感官和一个专注的目标,如眼和心(在业处或有形色的目标)或者触觉和心,如安那般那(数息观)。

9.按经典的讲法,修习奢摩他的瑜珈行者在以下所列的特性当中必须先抉择自己是属于那一类行者:1.贪行 2.瞋行 3.痴行 4.信行 5.觉行(buddhi carita) 6.寻行(vitakka carita)然后再依个人特殊的习性,参考《清净道论》实行不同的奢摩他禅定法。比如说,贪行人应修不净观(观尸体)。

1.以般若慧为性。

2.禅定的目标是以四念处为基础的胜义谛(真谛或名色)导至内观智慧。

3.毘婆舍那的特色是透视实相的智慧。

4.毘婆舍那的目的是破除无明(不明四圣谛)。

5.毘婆舍那的结果是获得正见(或者透视名色的本来面貌)。

6.毘婆舍那的功用是有四念处的三摩地(定),因此能产生毘婆舍那智慧。

7.毘婆舍那的功德是贪瞋痴的止息,以无三毒故,无生而涅槃。以涅槃故无生,此为真乐。

8.修毘婆舍那时,使用六根,不需特定目标。只是观察无常、苦、无我的名色现象。甚至五盖也是观察的对象,比如说在法念处。

9.佛陀说修学毘婆舍那的人确定这四行 (caritas)适合他,这四种类型都应该修习四念处(la,lb等等,例如,若贪行跟强智(1a)应修习受念处):

1.贪行:a.强智 b.弱智 

2.见行:a.强智 b.弱智

无论如何,在这个时代,已经确定有贪欲加上弱智的人,开始实修时,应用身念禅定(主要及次要姿势)。依照佛陀所说,在这个时代将只能透过身念禅定(主要及次要姿势)获得阿罗汉道。

奢摩他是善法但仍在轮回中,在佛陀之前它就已存在。毘婆舍那是善法,但它能出离轮回,这是佛陀所发现的。

达到禅定的感觉是快乐、永恒及自我,而当达到毘婆舍那乘(yana)是无常、苦及无我。(本文译自Boonkanjanaram Meditation Center:Vipassana Bhavana,1988.p.p.43~44)

 


{返回 著述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定对生理心理的影响
下一篇:观(Jack Kornfield)
 经行的方法
 静坐(Joseph Goldstein)
 正法在当前社会问题中的任务(莎莉·麦唐劳)
 由观根尘识体证无我(Uthondara Sayadaw)
 原始佛教的衣食住行——衣(维佳雅拉特那)
 护经念诵的意义(达磨难陀)
 巴利名相
 感受的众多路径
 关于佛陀是全知全见者
 佛陀解释的二十种萨迦耶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On the Way to Benares to Teach the Dhamma[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一难:贫穷布施[栏目:证严法师]
 静坐概论[栏目:强帝玛法师]
 30.义井旁的水罐[栏目:动物的故事]
 贪着[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海棠开未开 纪念三毛[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湖南祁文金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汉译南传 白话《大念住经》[栏目:大念住经]
 素食进校园 复旦食堂设素食窗口[栏目:素食文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