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心如何安住
 
{返回 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94

身心如何安住
妙境长老
86/3/8 讲于台大信息系演讲厅

如何得安乐住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住呢?可能会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我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别人能改善,令我满意,以求得安乐住。第二种是反求诸己,改善自己的行为、思想,而得到安乐住的。
  站在佛法的立场看,是主张第二种。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佛法是同意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这种经验,当我们的思想发动为语言、行为触恼到他人了,他人有可能会采取报复的,于是就会引起纠纷,也就不安乐了。所以,必须改善自己的思想、言行,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经过长时期的学习与训练,才能身心安乐住的。
相信善恶因果
  就佛法的态度来说,佛教徒从学习因果的理论,相信善恶果报,受持戒法,不要再作恶事,还要常常多忏悔,使令过去已作的罪业消除,就容易安乐住了。
  《大智度论》上说,若是受了戒的人,造了各种罪业,譬如说杀了众生,就有四种罪:
  一、遮罪:你在受戒时,传戒和尚问你说:「不杀生戒能持否?」你回答说:「能持!」当时你是随顺佛教,培养慈悲心,不杀害众生,而你现在犯了杀戒,即是违背了佛的教导。
  二、性罪:不管受不受戒,只要杀了众生,都是有罪的。
  三、障道罪:犯戒以后若不忏悔,修行会有困难。
  四、偿命罪:杀了众生,要还他一命的,这是第四种苦恼的事情。
  要是我们能够「作法忏」(不是极重罪),诚心忏悔的话,可以把第一条违背佛的教导这条遮罪及第三条障道罪灭除。第二条,犯了性罪,若是极严重的,不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必定要到三恶道走一走的,这条罪是不容易灭掉的,必须忏悔到见灭罪相,如见到光明、莲花、佛等等瑞相,才表示你的罪业灭了,不会到三恶道里去受苦。但是欠他一命这一条罪是不能灭的,只要因缘和合具足了,他一定会讨回这条命的,除非那个众生已经相信佛法了,他不要债;或者这位犯罪者他相信了佛法,并且修学圣道得无生法忍;或往生阿弥陀佛国土,随佛学习得了无生法忍,再回到这个世界来。那这个人就是圣人了,他会主动去还债,偿他一命。当他被杀时,是一点苦恼也没有的,因为得无生法忍的人与凡夫不一样,忍力是特别大的,可能也会藉还债的因缘,去度化那个人。
  所以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如果希望自己能够安乐而住,要时常多忏悔,使令过去所造的罪业,在力量潜伏还没有发生作用的时候,用忏悔的方式损害罪业的力量,令它不容易得果报。不要等到病痛来了,果报现前了,再想以忏悔来消业就比较困难。没事时,多拜大悲忏、梁皇忏、水忏、千佛忏,都很好,我们的罪业消除,也就容易安乐住。
学习佛法增长智能
  希望生活安乐,但是智慧不足也会引起问题,所以要增长智慧。我们的内心里有很多烦恼在活动:贪、瞋、愚痴、高慢、疑。另外还有一种心理活动就是智慧,如果智慧很高、力量大,就能够调伏烦恼;如果智慧低,烦恼力量大,就无法对治,也就容易触恼他人,引起内心的不安。所以,佛教徒应该多学习佛法,唯有佛法是大智慧境界,无与伦比,学习佛法用功越久的人,对佛法的信心就越牢固不可破坏。常常地学习佛法,会增长更高、更妙的智慧。
  从佛法的理论来说,世间上一切的事物都是没有决定性的,可能好,也可能坏,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事在人为,说我们烦恼很重,也可以叫它逐渐轻微,乃至叫它完全灭除。
  我们若有机会参加有几十人或几百人在一起打禅七,其中有的人很快就能适应,我们坐一小时,在他好像五分钟一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以前栽培过。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消息,我们不会的事情是可以栽培出来的,由无而有,有弱而强,由小而大,可以自己创造的。佛法的理论,是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创造,就可以成功。要是我们的烦恼很重,贪烦恼、瞋烦恼来了,就会随它去活动,想要停下来很难,但是不要紧,用佛法的止观方法是可以把它调转过来的。佛法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任何人都有希望走向光明自在的圣境,只要肯努力创造,人人都可以成功的。
以戒为基础修学止观
  我们如果希望决定享有安乐的生活,则出世间的止观法门是必须修学的。当然,修学止观要有戒的基础。
  止有二义:第一义,就是把自己的昏沉、妄想两种过失停下来;第二义,有停留的意思,停在正念上,就是没有昏沉、掉举的清净念。
  观也有二意:一因观察而破烦恼;二因观察而见真理。
  想要修学止观,刚开始可能是困难一些,所以必须注意一些事情:
  一、发愿:学习止观是希望能得圣道,要发这样的愿,因为愿能引导你继续向前进,没有愿很容易遇到困难就退下来。但若有人学习静坐是想要得身体健康,他的愿力很坚强,也是可以成功的。
  二、少欲:如果欲的生活多的话,静坐后所得到的好处都会被破坏,所以一定要减轻欲,如能离欲是最好的。
  三、修学止观的方法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我介绍几本学习静坐的书:天台智者大师所讲的《释禅波罗蜜》,这本书慧岳老法师重新校订过,能引导你迈出学习静坐的第一步、第二步,乃至高深的圣境。其次就是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如果佛法的认识不够,读起来难一些,在义理方面是比较深了。另外,《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由无著菩萨弘扬出来的。《瑜伽师地论》对于修止修观说得很详细,是应该读的。佛法是一个转凡成圣的法门,能解脱生死得大涅槃,这是何等的大事啊,要多拿出时间来,好好的学习。
圆满的大安乐住
  所以我们要想身心安乐住,必须注意改善自己的言行,还得忏悔业障、学习佛法增长智能,谨慎莫放逸,进一步由修学止观,彻底地清净自己的思想,才能获得真实的安乐住,那就是无余涅槃了。

 


{返回 妙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四念处是中国佛教的希望
下一篇:禅的名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摄大乘论》笔录 前三章──复习与问答
 楞伽经四种禅(讲于法云寺禅学院)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3)
 略谈止观
 《摄大乘论》笔录 前言 悬论 作者 译者 正释
 佛学问答四篇-教义抉择篇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5
 维摩诘经讲记 佛道品 第八
 排毒要修四念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C 三、愿经[栏目:界定法师]
 楞严八十分义 人道因相分第六十七[栏目:乘一法师]
 思惟十圆满(二)[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不留平常心[栏目:禅话禅画]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集)[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