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道(宏意法师)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7
什么是道 
宏意法师 
  
  有位僧人参访秀州本觉若珠禅师,问:「如何是道?」禅师不答,只把手作拳,举了起来,僧人看来看去,无法体悟,就说:「学人不会」。想不到禅师却曰:「拳头也不识!」读了这个公案,不禁令我想起,我们求道修行,确实是凭着自我主观的意识,不断地向外探讨,鲜少能用直观的方法看待事物,我们在生活中,不是把珍贵的真理,看得太平凡,就是把平常的事看得太稀奇,正如公案中的僧人,原以为禅师拳里有奥妙,结果是连拳头也不认识了。事实上真修道者,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还原,恢复本来面目,而不是再增加任何所知障。
 
  很惭愧,我自己学佛多年,至今谈不上有什么大彻大悟,有很多烦恼习气也没有断,不过,在学道的过程中,我倒非常肯定,佛法是很实际的道理,依之而修,一定能安定身心,消除苦恼,不待犹疑;只是人的习气重,要长期磨练,所以,修行是一辈子的事,如果那一天心地透明了,不再随烦恼之波而流,也是当生成就的幸事。
 
  我记得最初去到台湾的时候,虽然年龄小,但内心里却着实有求道的意愿。巧幸的是,第一个挂单的地方就是南投水里莲因寺。忏公老法师威仪严肃,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教导,也处处强调修行的重要。本来年轻人是怕被管的,但对我来讲,却是适得其所,反而对台湾的佛寺和僧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敬仰和羡慕中,自然地提升了我学道的信念。
 
  可是当我把自己真正投入修行中的时候,又发现向道之路是步步维艰。为什么别人坐得那么好,我却脚痛不断;看看年长的师父们念佛念得那么专一,为什么自己会妄想连连?有时候对老法师的训导不太服气,但在现实中也只得忍气吞声。所以,我当时的情形是,很想学道修行,但在实际里,却是挣扎着过日子;理想很崇高,但境界又非常平庸。因此,莲因道场虽然庄严清净,想让身心安定下来,却需要一番功夫。
 
  后来进佛学院读书,发现道场的风格与前者不太相同。在莲因寺我们常听老法师讲要老实一心念佛求往生,了生死,但学院却强调要多闻多解,发菩提心,入世度人。非仅如此,在一些不同的环境里,,甚至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所谓的修行人,直言某种生活方式是修行,否则即不是修行。不同的修行方法听多了,对我们初学者,不但没有启发,有时反而引起矛盾和糊涂,不知何者才是正确的。
 
  可能是求道心切,急于速成,也可能是我对于很多修法都有兴趣,所以在不同的机缘中,我曾老实念佛,也曾用功禅坐,为了想开悟,甚至闭关参话头;见老师父不倒单,很羡慕,曾试了六次,最后一次几乎是一年中没有躺下来睡。听说灌顶修密法很好,也请上师灌顶修文殊法,修了两年半。这样东参西学的摸索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不管用什么功,修什么法门,我们第一,动机要正确;第二,方法要中道;第三,功夫要持久;第四,佛理要清楚,否则都是以妄修妄,沽名钓誉,盲修瞎练,不切实际。
 
  我一生最大的福气,就是在学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每每在我修学不平衡的时候,都会及时劝告,防止了一些极端问题的出现。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体验,现在我很少说什么方法是修行,什么方法不是修行,基本上我鼓励学者回归原点,以戒、定、慧三学为衡量的准绳,凡是有戒、有定、有慧的锻炼,都是修行,否则即要小心,以免误入歧途。
 
  对所有发心求道的行者,我也有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 修行应与生活打成一片
  我在道场中,曾目睹禅坐者、念佛者,遇事不顺心,即破口骂人。甚至有人为了个人的静修,而强令常住停止某些活动。因此,不管如何参禅,如何念佛,假如不能在生活中保持平静,展现慈悲,行者应该问问自己,修行所为何事?
 
二、 从小处着手,长期地修
  修行固然是为了了生死、成佛道,但老是这样想,也怕自己变成眼高手低。我以为修行就是切实地去修改我们的身心行为,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调和。因此,修行者最好是先观察自己,找出缺点,然后针对缺点,长期用功对治,方有成效。譬如:安忍心不足者,在禅坐、念佛中就以培养安忍心为目的,生活中也时时念兹在兹,如此点滴累积,功夫必定成熟。当身心有些进步的时候,行者自然会触类旁通,多面照顾,提升自己。
 
三、 要重视气质的改变
  平时听人谈修行,有时会闻说某人每日禅坐多久,念佛多少,诵经几遍。当然日常中规定一些恒课,固定的做,也是一种锻炼。但假如行者只重视功课中数量的增加而不反省自己习气除了多少,慈悲喜舍增加了多少的话,那是本末倒置,还没有抓到修行的重点。
 
四、 要在生活中多修观照
  一般人在念佛或静坐中,大部分时间都以修止为主,观只是帮助我们专注在所修的方法上,当然有的人观力很强,也能在静坐中依各种不同的观法,把所观之境,仔细的深入观察。我的感觉是,打坐念佛就不妨多修定力,先培养平静心,等我们投入各种生活活动时,反而要谨记提起观照,因为正见和正思惟,不是只在静坐时想的,它是实际的生活道理,要把这些道理用在日常中,否则我们就会变成静坐、念佛时想的是一套,待人接物中,做的又是另一套。
 
五、 要内修外修兼顾
  当一个人静下来锻炼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说这是内修;当我们投入人群,布施结缘的时候,就称之为外修。我记得在十九岁的时候,自己曾写了一篇文章──「谈内修与外修」。后来看虚云老和尚开示中,也曾用这两个名词,内心很是兴奋。其实我当时就是给「修行」两字弄糊涂了,才思惟理出这些想法。我觉得修行人有时要静得住,从静中找出自己;有时要动起来,从动中检查一下自己有多少功夫,是不是真能忘记自我,融入人群。一天静多久,作多少内修,或一天动多久,作多少外修,各人要自己调整和兼顾,否则,不是变枯木死灰,就是做了个泥菩萨。
 
六、要记得解脱的根本重点─除我执
  在佛门中,我曾见有的人不修行,我执我慢还小,一修行我执我慢就重起来。不管是关于法义的观点,还是境界上的体会,只要有人有不同的看法,马上就泾渭分明,或甚至水火不容。这些现象,古时有之,现代也还是不断,深觉可惜。我们看佛陀住世时,他虽然有他基本的坚持,并且依此终生弘化,毫不犹疑,但在很多人群里、宗教里,他又善巧地包容异己,让外道如潮水般涌进佛门。因此,我觉得一位真修行人,看经时要修无我,静坐时也要修无我,谈佛法时宣扬无我,开会座谈时也要表现无我。唯有时时净化自己,消除我执,真正的解脱才会出现。
 
结语
  台州府无愠禅师上堂云:「禅和家道:我无有不知,无有不会。忽有问:如何是行脚事?便口如扁担!病在于何?
 
  病在多知多解。恁么参学,不如三家村里种田汉,有问今岁稼穑如何?一一道出,如瓶泻水。盖其无知解故,无拣择故。」禅师倒不是教人在修行时,要人真的无知无解,反倒是叮咛学僧在知解中,要培养实际功夫。修行是实践我们所知的道理,也是净化自己、净化世间的方法,知而不行或把修行拿来作学问般研究,恐怕只是徒增知解识,耽搁自己。因此,真的是说一丈不如行一尺,只要在生活中,依八正道如理思惟,如法而行,人生必定别别解脱,法喜日增。
  

{返回 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缘起性空看人生(宽谦法师)
下一篇:如何消除忧虑(净律法师)
 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轮回观(净旻法师)
 从佛法谈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浅谈佛法对人类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释隆醒..
 生命的安住与回归(宗性法师)
 中国佛教如何更好地面向世界(可潜法师)
 大乘菩提心法(无著贤论师造 修慧语译)
 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化世导俗——从《明报应论》看东晋 慧远的报应理论与中土思想(释圣智)..
 净土法门的要义[净旻法师]
 佛教在香港社会整合中的角色及其作用(宏明法师)
 心净国土净——浅谈佛教的环保意识(坚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睡觉受得了吗? Can You Handle Not Sleeping?[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请问基督耶稣真的是大梵天王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宋代以后的三教一致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金刚经》的三种境界[栏目:雪漠]
 佛教文学观 一、佛教文学的起源 一 佛经翻译文学的思想特色[栏目:佛教与文学]
 没有了解佛经内涵,只口头上的念可以吗?[栏目:传喜法师]
 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僧稠禅师[栏目:禅门骊珠集]
 信仰[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悲猿下泪[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