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二因缘与大乘三系(杨云唐)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2

十二因缘与大乘三系

杨云唐

因缘没有本体,也没有本性,「非佛作,亦非余人作」,其诠释的方式与角度,自然也不会只有一种。十二因缘的解释有的偏于三世、有的偏于此世、有的偏于当下;有者偏于身心、现象或偏于一念;有者重于无明、六入、重于爱取。有者重于相互间之互动性、有者重于整体的虚假性。实在不能说那种才是最好、才是真的从佛口亲说,也不是只有原始佛教所说,才是唯一可信的最正确的解释。

其实大乘佛法的修行,并非离开十二因缘,只是其修行重点,在打破意识的无明,在六入触较少分别说明。大乘佛法可分为:中观、唯识、如来藏三大系,这三大系其实与十二因缘有密切的关系。基本上,以无明为重的,是「无明实性即佛性」的如来藏系;以无明缘行的变动,「无生而生诸相」的是中观;而以识为重的,就发展成唯识。如来藏讲的是,在变易中不动的根本觉性,因以无明的本心为主,而有「一切唯心造」。中观讲在变易中的缘起法,而有「一切法从缘起」。唯识讲,由识变易的诸相,而有「三界唯识」。三者的共同性都在「变易」中的掌握,与如何透视虚幻,或说都为了打破意识的框框。

唯识

先谈唯识。唯识对生命的解释,多偏于从第八识的变现来说,其实若加上从十二因缘角度,就更可看到他与原始佛教的关连性。从「行缘识」而言,由业因相应的作用而有识的自体认同,进而识会以心理与身理来表现自我,遂开展名色而有五蕴。然而五蕴都不离识的作用,受想行是识的「扩编」—识的指令为行,识的取像推理为想,识的反射缩涨为受,识的吸附精卵,发育成色,于是五蕴便形成了。例如离开所取像就无想,取像实为识所发动,所以人不能同时有二个有意志的思考,也无法用两个身体,亦即离识之外,另外行想受蕴就不存在,而身体也将死亡。

当我们不知「行想受色」四蕴并非独立于识之外,便会有内外的分别,从分别而生实在感,于是人才会有「我所」的爱取。从唯识可知,五蕴的形成到对境的反应,一直是识在执着自己所生的业报,可以说真的是作茧自缚。若认清所有的分别都是「识者识所识,意者意谓然」,就不自取贪瞋痴而解脱了。

如来藏

再谈如来藏。从如来藏言,既然十二因缘是从无明所架构的,若打破无明的架构,这梦就醒了。其修行方法是用逆向还源至本觉,像禅宗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就是离意识参,以直接回到本觉,然后再向内观觉的背后是什么?这用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来解释就很清楚了。

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从声的感应之耳识下手,反观耳识本无动静,再观耳识的背后的意识及意识背后的觉。「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看到能觉也同时是被觉时,那能觉就是「境」,而非觉本身。进而不断超脱境所与细分别,入于「无本」的寂灭。最后突然一念相应,彻底打破无明梦。于是所有分别都是水中月,梦幻无生,本没有增减。行者从无立椎之地到富甲天下,一空一切空,一有一切有,有无全体现,便超越诸相而证入法身,而法身又不分彼此,能大用现前,广度如幻众生。

故从如来藏言,真如实相本来是一多相容的,佛菩萨与众生本是一体,这不是经过意识作意或禅定观想的结果,而是法性或圆满大觉海的本然,所以才说「真常」。

如来藏的修行是以觉性为重的,于觉性中,世间只如水中月,生灭是虚妄,只要不随之起舞,本没是非烦恼。所以圆觉经才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于妄想境(妄心所造)不加了知(终是自心取自心),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真假只是梦里六趣)。是名净觉随顺。」这说明天下本无事,只是人不肯休息缘影的妄心,才会问题丛生。

中观

再则谈中观的修行。从另一角度言,因缘就是存在间的「互动」关系,而彼此会「互动」是因为之间必有「相应」性,这「相应」就是十二因缘的「行」,或说「行」就是业感的缘起作用力。每人的生命世间可以说是他的感应产生,例如眼与色之间因「缘相应」而有「看」的作用,身与食物有「缘相应」而才有「消化」,乃至有人与菩萨「相应」而有「感应道交」等。而修行人最后也是因「一念相应慧」而证入般若及涅槃。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

然而,「相应」是彼此互为因缘的结果,所谓「有因有缘,世间集」,在这「集起」中虽然有新的组合出现,可是这只是暂时性的。既是暂时的因缘组合,除了因缘组合外,实在没有新旧的实体或不变的自体性。所有和合都是因缘会聚,而因缘无体,只有虚妄和合相。如此故称此和合生为「无生」或说「空无自性」。

五蕴是缘起和合,一切的存在只是因缘相应的和合,缘散则不再,故说和合实不和合,名为「缘起无生」。无生故,人的欲望都是空华水月,是无明造作出来的,所以有「无明缘行」。

中观从缘起谈无我、无自性,因为人是活在「外境、身、心」三者的「相应和合」界里,三者缺一则人无法生存。可是一般人没看到三者的平等性,不知都是「非单一独立」的,以为有个心可息却,却不知「心不自心」,本是无心,亦即喜贪或忧悲都无自性,因此也就没有实在的烦恼可言。所以所谓「修行」,只是息却心的妄见与妄取,而不是误以为要有个心可除掉而糊涂修行。

融通

由于「无明缘行」实在没有一实体生起,因此也就没有「哪个跟哪个」相应或不相应,无明的世界就像梦的世界,所有的生灭都是「假」的。相对于迷惑众生的「无明缘行」,反转了就是「明行足」,这与「无明实性即佛性」道理一样,但有人一提到佛性,就说这是真常系。例如,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被归于如来藏真常系,但若能与中观系的「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相并述的话,彼此就互不相碍而相得益彰了。大乘三系只是偏重上的差别,所指的月亮其实是同一的。

我们平时说「用心修行」,当用了心,才发觉「恰恰无心用」,人只因迷于有,才要修行,是为迷而修,事实上不是为我而修,亦即其实没有一个我在修。就如周金刚被老婆子问:「三心不可得,汝用哪个心?」饿或睡觉都是法性的本然作用,不必有个「我」来指使,所以吃饭也不需有个「我的心」。所有的行住坐卧都可以是「无住」,都是法的自性功德力的本然作用,因无明而起「我的」分别,起得失见、争我是你非,离于真如法性的本然,所以才要修行,否则「净觉随顺」是没有这些圣贤的事。

结语

当初佛陀证得实相时,自觉无法用世间观念语言诠释,后虽弘法四十九年,但有如「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时代是动的,无常可冲刷世间一切,佛法需要时代性的语言与解释方式,才能不与时代脱轨。所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自古多少菩萨的努力,而开展大乘的弘扬,到现在那些气势业已消褪了。大乘佛法衰颓不是像那些人所言是因为「非佛说」,而是后人没有继续开展。

现在有些人因为久学大乘而未突破,接触了南传或原始佛教,得了受用,便怀疑起大乘,否定菩萨道,走上积极「复古」的作风。「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形同魔说」,守成不变可能会被淘汰,坚持己见依着妄识自说一套也是无明。正常的佛法必须应理应机的。

有谓「缘起无住本无生,平等性中无凡圣,示现受生缘大悲,悟知如戏休强诤。」涅槃虽好,但菩萨的心却如明月,万古常新。正如华严的境界,是杂花庄严,只要合乎三法印,能成熟众生慧命、庄严世间,都可纳入佛教范畴。如此,佛法才能广泛地弘传,有效地广度众生离苦得乐。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蔡惠明)
下一篇:放松身心(黄国达)
 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槃思想
 谈焦虑(韩桂春)
 闽南育僧才海外传佛法——瑞今法师生平述评(陈全忠)
 关于《金刚经》中的“冥世偈”(顾伟康)
 当代台湾的佛学研究(蓝吉富)
 至尊·法幢吉祥贤着《宗义建立》之译注研究(廖本圣)
 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十二因缘(潘宗光教授)
 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任杰居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修持佛法的障碍[栏目:创古仁波切]
 2007年加行小结 暇满难得[栏目:达真堪布]
 生死的幻觉 第16章 微妙心宝[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似水流年[栏目:行者随笔]
 Eight Earthly Winds[栏目: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Stories]
 福德日记5月17日─一切众生都曾是我的母亲[栏目:福德日记]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七、明熏习[栏目:韩镜清教授]
 二十、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栏目: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十地经论 解说[栏目:十地经论·白话文]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栏目:慧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