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解脱之道讲记 a11 印度思想界浅说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4

“※印度思想界    浅说※ 

释尊的出现人间,有他的时节因缘,也就是印度当时的文化环境,有产生佛教的可能与需要。约从公元前十世纪起,学说林立,是印度思想界最活泼的时代。当时有两大思想系统: 一、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系统 二、六师外道之系统。而佛陀的思想,是止扬这二大流,另形成了「无我」「缘起」正观的第三系统。”

佛陀出世时期的印度,有两大思想系统:第一是婆罗门,后来发展为奥义书哲学,这是婆罗门的演变;第二是新兴的宗教,即六师外道,从前他们受着婆罗门控制,后来婆罗门教逐渐失去了控制力,新的学说就起来反抗婆罗门的思想,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六师外道,他们新成立了沙门集团,过着自由修行的日子。在这时,佛陀的思想应运而生,当时社会的主流,就是这三个系统。

“当时的宗教家,包括正统婆罗门及所谓的「沙门」。沙门本为婆罗门教所规定的,再生族晚年过着林栖与隐遁期的名称。由于印度东方不受婆罗门教的限定,不问阶级、老少都可以游行乞食,从事宗教生活,故形成很多沙门团,其中著名的有六师。”

婆罗门教有种族和阶级的观念:婆罗门排在第一位,剎帝利第二,商人第三;而首陀罗(奴隶阶级)死了就不再生了。所谓再生族,就是死了可以回到梵天去而再生,而首陀罗的奴隶阶级是一生族,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不可以再生了。婆罗门教对再生族有规定,五十岁以前过家庭生活。超过五十岁以后,就是林栖与隐遁期,要求用功修行,先到森林里去隐遁,过着山林的生活,然后托钵乞食。后来婆罗门教失去了控制力,不管老少、阶级都可以托钵乞食,而形成了很多的沙门团。“沙门”一词本指婆罗门教的隐栖人,后来所有的(包括佛教)出家人都叫沙门了。

印度东方形成很多沙门团,其中著名的就有六师(即出名而具代表性的集团),当时还有很多所谓的大师,只要认为自己已经证悟,是大师了,别人就会来亲近他。他们很注重禅定,如果一个人能展现出那种定力,人家就会认为这个人了不得,是有体证的大师。现在印度有很多叫“巴巴”的,就是尊者或大师的意思。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a12 婆罗门教与奥义书哲学的特色
下一篇:解脱之道讲记 a10 无因邪因与正因
 解脱之道讲记 c12 八、正定
 如实观照
 解脱之道讲记 c9 五、正命
 解脱之道讲记 c15 慧之观境
 解脱之道讲记 b27 灭谛 五 解脱者的生活
 缘起非断灭 解脱非自了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八章 中观之诸法实相
 解脱之道讲记 a19 集谛 缘起的定义
 解脱之道讲记 c4 道谛 八正道
 解脱之道讲记 c13 八正道与其它道品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研究方法论(陈兵)[栏目:佛学研究方法论]
 多欲多烦恼[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在家修八关斋戒要如何修持?[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解深密经 8 净化的完成——真正的生命[栏目:解深密经·白话文]
 八风吹不动[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最要的一法与中国急需的一事[栏目:太虚法师]
 有精神疾病的人,可以禅修吗?[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楞严八十分义 仙道因相分第六十八[栏目:乘一法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十一[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临终前时间很短,怎样才能在没有助缘下,有把握能自在往生?[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