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因善緣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8

善因善緣
星云

    一个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准则。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人是自己的园丁,人生要活得幸福、美满、快乐,就要培养善因善缘。有关「善因善缘」,有四点意见:

    第一、避免轻诺寡信:「人无信不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谓「一诺千金」,别人有求于你,你能做到的当然要答应,做不到的,则要说明原委,千万不能轻易承诺之后却不当一回事。你不守 信用,一次、两次,等别人对你失望,甚至对你怀恨,从此不再和你来往,那时再想挽救便嫌迟 了。所以一个人要守信,约会要守时守信,对别人的承诺更要信守不移。信用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条件,千万轻忽不得。

    第二、严戒好言善辩:「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 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但是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 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了。所以, 如果你不想做一个不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第三、待人宽大厚道:胸襟宽大,待人厚道,条条都是大路;心量狭小,对人刻薄,处处都是荆棘。做人宽大厚道,宽则得人,厚可载物;做人尖酸无情、得理不饶人,容易树敌。所以宽恕别 人,其实就是释放自己。所谓「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一个宽大厚道的人,在道业上 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才能成事。

    第四、重视基本礼仪:人和人之间,不要以为「熟不拘礼」,其实所谓礼者,就是要合乎道理,合于伦理。《三字经》说:「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在家庭中,夫妻有夫妻之道,父母子 女有父母子女之礼,君臣之义更不可废。乃至平日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长官部下之间,彼 此见面了,一句「你好」、「你早」,甚至点个头、问个讯、合个掌,都是做人应有的基本礼 仪,都能给人一个心意上的尊重,都是人际之间不可少的交流。

    爱惜自己的福报,就是珍惜自己的现在;广结人间的善缘,就是丰富自己的未来。当一个人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肯要改变自己的因,并且广结人际之间的善缘,就有美好的未来。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事如茶
下一篇:完美智慧人生的盘石──禅
 苏轼诗文中的佛学思想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慈悲先要善待家人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果报
 佛教的轮回原理与事实
 与压力同舞
 佛教修行的方法
 无常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中年失子痛——感爱别离之苦
 怀念佛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的愿力[栏目:仁焕法师]
 无相[栏目:传明法师]
 缘起性空看人生(宽谦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妄想变现的施工现场[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心性本净之意义[栏目:水野弘元]
 修行次第简介(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会昌灭佛后的湖州唐陀罗尼经幢——兼论武宗灭法对佛教的影响[栏目:严耀中教授]
 大乘初期至中、后期菩萨思想的变迁[栏目:水野弘元]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Y 1360经、1361经:此二经叙述俗人与比丘各自喜好的差别。[栏目:界定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十九 远离凡夫[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