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经、1361经:此二经叙述俗人与比丘各自喜好的差别。
1360叙述“一女人于夜暗中,天时微雨,电光睒照,于林中过,欲诣他男子,倒深泥中,环钏断坏,华璎散落”。就是说有一位年青的女子,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去约会她心爱的男人。此时该女子的既着急又有些害怕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加之路面很黑很差,天上又飘落着细雨,故而该女子慌不择路,一不小心摔倒在泞泥道中,自己身上精心打扮的那些“环钏”与“华璎”都散落一地,弄得狼狈不堪。此情形与歌曲《回娘家》大略相似。此女人又急又气,以偈表达她既恼怒又无奈的心情:“头发悉散解,花璎落深泥,环钏悉破坏,丈夫何所著?”看着自己灰头土脸的样子,心想又有什么脸面去见自己心爱的男子呢?
而在林中修习的一位比丘,已经有了很了不起的成就,其已“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当他听到这位女子所说之偈,也以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烦恼悉断坏,度生死淤泥,著缠悉散落,十方尊见我!”女子以自己身上的环钏与华璎为荣耀,当它们一旦断坏并散落于泞泥之中时,其苦恼便立即生起;而比丘却将这些视为世俗烦恼之一种,若将它们悉数败坏散落,那才是世间最开心的事情呢!这便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最大区别。
第1261经中叙述一对夫妇,“有丈夫与妇相随,度河住于岸边,弹琴嬉戏”,所谓夫妻恩爱美满赛若视仙,故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之说。在明媚春光的沐浴之下,他们在清澈的小河边,弹着琴唱着歌,翩翩起舞,好不自在!“爱念而放逸,逍遥青树间,流水流且清,琴声极和美,春气调适游,快乐何过是?”在世人看来,这大约便是人间最美好的景致了。
从比丘角度来说,可能情况大为不同:“受持清净戒,爱念等正觉,沐浴三解脱,善以极清凉,人道且庄严,快乐岂过是?”世间人以男女情爱、声色犬马为快乐,而比丘却以持戒禅定求解脱为最大快乐。当然我们也不能断然否定世间的快乐,否则这个世界可能会单调无味,变得毫无情趣;然若从出世间法来看,这些快乐过于短暂,而且乐极悲生的情形十分常见,故而它们是处于生灭变幻的有为法。佛法不离世间觉,诸佛成佛皆在世间,它是说世间法是成就无为法的根本与基础,却决非乐于世间法而不肯拔离。我们若以出世心办入世事,则既不会陷入“快乐何过是”的男女情爱,也不会落入贪著环钏华璎物质享受。舍诸二边而行中道,既是修行法门,亦是待人接物的所持态度。倘若如是,则无论身陷泞泥道中,还是荡漾于春波之间,皆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谓世间圣贤诸辈,大凡如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