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74

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寂雯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就是让我们尝受到痛苦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我们用“我自己的感受”来分别和判断一切事物时,就会产生“对”与“错”、“爱”与“恨”、“是”与“非”的分别,而产生种种烦恼。

    心,就是制造一切法的根源。

    制造快乐就会有快乐的感觉;

    制造烦恼就会有烦恼的感觉;

    放下就会心安;

    不放下就会提心吊胆!

    所谓“放下”,不是要我们将家庭、事业、父母、小孩统统丢掉,也不去关心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人和事,如同木头一般。

    放下,就是要我们放下“执着”。在挂碍中放下;在贪恋中放下;在“有执着”中放下执着。因为心有执着,就会困在里面,想到“钱”就困在“钱”里;想到“情”就困在“情”里,心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往往都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绑”住了。如果始终固执在这些自我的感受和想法中,往往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和矛盾。

    《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怎样才能“心无挂碍”呢?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随时随处体悟自己当下的真实,不去追忆过去,不去妄想未来,这种当下的真实感受,就是生活的真品味!

    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对心性的修行是没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的,它是无时无刻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在行、住、坐、卧与举手投足之间,放下自己的固执、是非、计较的观念,每一个念头都要非常积极地面对自己,这就是修行。

    学佛,首先要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随缘
下一篇:寒山和拾得的故事
 走出迷茫
 安住于法 慈心相对
 中年失子痛——感爱别离之苦
 敬礼
 如何处贫居富
 心路
 生命是无限的延伸
 一个人去放生
 境界折磨 才是修行最佳环境
 狼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四)[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脾气很不好,但也不知道怎么办,您能帮帮我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第三章 般若中观和禅宗不是了义正法吗? 第四节 禅门不可欺[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中国近代之民族生活[栏目:太虚法师]
 善恶之报 丝毫不差[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六课 佛教对异端邪说的看法[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运用佛教的智慧 于生活中对治贪嗔[栏目:佛网文摘]
 故道白云 10.未出生的孩子[栏目:故道白云]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