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宗讲起疑情,但净土却要信愿行,这信和疑是否矛盾?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07

“古来大德禅净双修不碍圆融,但禅宗讲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但净土却要信愿行,这信和疑是否矛盾?”

这个禅净双修这种说法,好像是正确的,实际上不存在双修问题。因为禅里有净,净里有禅,这叫修行。他这可能是个比喻,就是说净里有禅,禅里有净,所以他说双修,实际上就一修。如果一修不修了,那就是禅净,本来就是圆融无碍的。但禅宗讲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这个疑就是我们的妄想,要把它收住,不让它跑掉了,牵住这个牛鼻子。谁来牵?禅宗讲的是参话头,参照“念佛是谁”这句话起了疑情。同样用这句话的那个“谁”,来破除这个“疑”。在净土中,也是这回事儿,它并不是两个。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而所谓的一心不乱,就是把这个念到妄想凝聚了,不再往下走了,和疑是一样。就是不打妄想了,在不打妄想的同时,这个时候它还有很多小的妄想,最后的根子,那就是我们平时要断除的。

这个时候它就起来了,起来什么?这个和疑一样。它这里就有一个妄想既没有破除,同时我们妄想已经减少到最低的程度了。这时候我们平时念佛的功夫,就要起作用了。如果你平时能够深深地扎在种子识里,这时它就要爆发出来,它就要打破这个疑。一句佛号,就会把我们的疑根断掉!也就是把我们的妄想断掉。这就是和禅宗讲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都是一样。只不过是用功夫时,一个是用的参话头,一个用的佛号。都要在种子识里要扎下来,把我们妄想逐渐地变轻,最后突破那一关,见到我们自性。这就是我们不管禅和净所修行的目的。所以说它不属于矛盾,本来就是一个。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是实相念佛?什么是实相?我们是否能从持名修到实相念佛?
下一篇:修行到底用不用断妄想?一念不生的那个,就是我们真如自性?
 出家人不在寺院不在庙上挂单,而到居士家去居住,这如法吗?
 心里总在想修行的事,是不是法执?禅、密、显在修行上有什么区别?学佛可以..
 有的人说晚上念《地藏经》不行,你要是把那些冤亲债主都引来,你送不走。那..
 神智颠倒,她身体多年来一直非常虚弱,多次频死,请师父开示如何解决?..
 修行是断除妄想还是转识成智?
 求神通它跟成佛、修行,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求神通他能不能成就?..
 我们修行如果不求往生极乐,而求明心见性,有没有成功可能?什么才是明心见..
 如果像你们说“行走缓缓不滞轻风来”,是否有点不合时代的节奏?
 在家怎样修行?
 二十四小时放念佛机,可不可以?躺着坐着都可以念佛吗?怎样做保持佛号不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证悟初果的方法 思惟出离以破欲贪[栏目:法增法师]
 老人痴呆可以往生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佛施饭与狗[栏目:罗汉菜]
 降伏其心 一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栏目:万行法师]
 安居讲法第二讲[栏目:智海法师]
 八关斋戒[栏目:达真堪布]
 如何判断自己所修的是不是正法[栏目:达真堪布]
 科学与佛法认知发展根源异同之探讨(喻冀平)[栏目:佛教与科学]
 照见清净心—禅修入门指导[栏目:波卡仁波切]
 叶曼先生讲心经 三[栏目:叶曼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