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出去普度众生或做法事,有人障道,请老法师慈悲开示。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545

问题二、第二个问题:我出去普度众生或做法事,有人障道,请老法师慈悲开示。

第一个问题:“我出去普度众生”,是众生普度我?还是我普度众生?这是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往往都认为我在度众生,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佛讲了,自己未度,要度他人者,为菩萨发心。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成为菩萨了,或是我们已经能度人了。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度人的程度。只有佛,成就了,才能真正地度人。所以说我们平时去弘扬佛法,实际上是接受一种锻炼,并不是说我们在度众生。什么是众生呢?我们自己的贪嗔痴就是众生,不是外面有众生可度。

“或做法事”。这个法事啊,我不太清楚做什么样的法事。比如说做一些超拔啊,或是吉祥啊,或是诵咒啊,或是诵经。就是说我们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已经成就的基础上去想的,这个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成就。我刚才讲了,度众生这是佛的事情,佛才有能力真正地度众生。自己已度,能度他人者为如来应世;自己未度,要度他人者为菩萨发心。我们只是个发心地位,还没有能度众生的能力。

所以说如果我们抱着这种想法,就会有人来障道。因为我们首先站在一个什么角度呢?我在普度众生,我能做法事。所以任何人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产生了一种看法,或是阻碍的时候,就认为是在障道。我们就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去思维,我们还是众生。本身我们就是众生,而且我们所谓出去弘法也好……那都是在众生中磨炼自己,很多的众生是来帮助我们,消除我们的业障。特别有人来障我们道,那是帮助我们成就,这是很好的因缘。应该这么看就好了,所以这个不存在障道这些问题。

还是我们的想法有问题。所以我希望,对所谓的普度众生,或是做法事一定要正确地看待,要不就受其害。就是你不出去,你常常自己去思维,也会生起大慢心,与法不相应。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受菩萨戒的居士,在念佛堂可不可以主法做三时系念法会?
下一篇:我在诵经和念佛精进时,妄想很多。
 在道场念圣号就流泪是怎么回事?请师父开示。
 在家怎样修行?
 请问师父持戒、吃饭、睡眠与修行有什么关系?
 发心出家,尤其是女众应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修行道场及依止师父?..
 如何报答师父的恩情,如何培养并时常保持自己的恭敬?
 为什么每次去庙朝拜佛以后,坐车回家时会忽忽悠悠地睡觉?
 如果身体不好,应该怎样用佛法的方法治疗?
 我已大发无上菩提之心,但不知如何修持?
 三衣怎样分别名称及其使用?在家居士可否用?
 有人说,每天晚上放《地藏经》给众生听,给自己过世的亲人听,对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五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论文[栏目:太虚法师]
 正觉[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成佛之道 1 (印顺导师自序) 成佛之道讲义 释厚观讲授[栏目:厚观法师]
 一念凡夫一念觉[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祖师面壁 法师求忏 While the Patriarch Sits Facing the Rock..[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改变思想,修正行为,维护正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2 释本文[栏目:法海集]
 从佛学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提过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我们如何更快乐地实现个体目标?[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