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供养一袋米和一百块钱,发心一样,不要刻意再执著在金钱上,是吗?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3

问题三、

第三个问题:出家为僧,本来就是吃十方供养,持戒正念正行,自然受人尊敬,也自然有人供养。供养一袋米和一百块钱,我个人感觉意义是一样的,最起码所发的心是一样的,不要刻意再执著在金钱上,是不是这样呢?

僧人啊,出家为僧,吃十方的供养。他所谓的“吃十方供养”,就是用自己的修行来换取供养。因为他要作为一个清净的福田僧,否则的话就欠了,就欠帐了。

如果是一个清净福田僧,他必然不会摸金钱,对金钱必然是远离的,这才能存在持戒正念正行,而受人尊重。如果要摸了金钱就没有意义了,而我们这个所谓的“清净福田僧”是否还能成立,就是一个疑问了。

佛不讲吗:“手捉金钱非我弟子”,既不是佛的弟子,怎么样给人种福田呢?一袋米和一百块钱的供养并不一样。虽然现在的生活用钱可以买到米,但有时候没有钱也可以买到米。它并不是以米代替了货币,而是通过买米以后,来供养吃用。在这方面,以这种方式和直接供养金钱意义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佛早就告诉了:不允许僧人摸金钱。法王已经有了命令,我们必须要遵守。而且钱的害处,比米要大得多得多。供养米可以得到清净,而钱对僧人来讲它有破坏作用。所以说,这个钱僧人是不能摸的。

 “不要刻意执著在金钱上”,不是刻意执著,因为“持戒不是执著,执著不是持戒”。如果把持戒看成是执著,那就是错误的。发心是不是一样?有的发心确实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好心必须办出好的结果。有人想往北京走,这是好心,但是你要南辕北辙的话,虽然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可能得到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所以我们发心固然很好,但是同时还要考虑护持僧团这一方面。所以说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护持僧人的不捉持金钱戒才是最重要的。

佛教的第二次结集时,你看看七百罗汉同时做出一个明确的判决:手捉金钱不是佛法。它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个已经是没有疑问的,所以大家对这个必须要清楚。有人在反复强调这个东西,无非是对金钱放不下。为什么对金钱放不下?他以为有了金钱能更方便,他不知道有很多方便,是没有金钱以后产生的,才是真正的方便,有了金钱反而不方便。

比如说,你兜里揣着金钱,跟人谈话期间至少得防备别人对你有想法,是吧?是不是要你兜里的钱,或是想跟你借钱,或者准备要偷你的钱,或是你也想要别人的钱,所以心里就不清净了。如果不摸金钱,你给都不要,你有钱没钱和我没有关系,互相谈话之间就特别的清净,能够说说心里话,互相交流的语言也比较直接。

等出外办事那就更自在了。因为没有金钱,你走到哪,人家也不会找你麻烦,最起码小偷不找你麻烦。看你穿得这么破,又没有钱,小偷早走了,还怕你跟他要饭吃,是吧?他躲你远远的,要饭的他也不找你,谁都不找你。另外你睡觉也用不着关门,走哪也不用防备左右的人,“这人是不是有什么目的啊?”脑子老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所以说就没有意思。本来活着就应该自在,是吧?何必叫一个金钱束缚住。

特别是现在的世界,战争这么多,他们目的是什么?都是为了金钱。战争就是为了金钱才打起来的,所以说金钱是万恶之源。有了金钱就有了罪恶,金钱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家应该清楚。

所以说居士发心供养一袋米,是他做布施,是护持三宝。如果给一百块钱,这样的话,虽然他的发心是对的,但是这种布施的方式,失去了护持三宝的作用。不应该直接供养僧人金钱,他可以托付哪个居士去买一袋米,或是买两块砖作为布施,这是他的责任,是不?这样的话,僧人又解决戒律的问题,居士也解决一个供养的问题,这都很好的。所以说应该远离金钱。

 


{返回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些僧人不持金钱戒,却非要用持金钱戒的标准去要求,好像不太合适吧?
下一篇:为什么经书常说金银、琉璃七宝供养呢?僧人持不捉金钱戒是不错的,但在家人以净财供养也没有什么不可啊?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心?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怎样做才是既慈悲,而又使僧团的纪律严明,不把佛法作人情?
 戒体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受戒后会不得戒体?如何才能不失掉戒体?三皈依..
 请师父慈悲教导弟子怎样走进修行大门?
 有一众生不成佛你就不成佛,这句话如何理解才是最正确?
 是不是要明心见性以后才可以闭关?如果闭关需要什么条件?
 怎样修行才悟到空性?
 不执著,学佛进步就快?
 成佛以后,没有千百亿化身也是佛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3)生起菩提心的标准[栏目:贺继墉居士]
 祈祷时流泪,是什么缘故?[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一十六讲 普贤上师言教-轮回过患-人道之苦-怨憎会苦[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梦中梦因果问答 108 为什么义父和义母的生命都跟附身的巫术有关系?[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相应4经 摩诃迦神变经[栏目:相应部 41.质多相应]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栏目:慈法法师]
 百喻经 55 愿为王剃须喻 The King’s Barber[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四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离于二边 说于中道(于印顺导师圆寂记者会)[栏目:昭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