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2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

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戒法

依六识缘六境,在认识过程中我们的心识不断的现起,但现起也有相应的次第过程。就五识身而言,五识只缘当下一刹那——率尔心(缘外境最初的一刹那),作为五识本身并没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也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当五识生起,要无间的相续,必定是要第六意识的生起。在不散乱的情况下(作意现起),生起第六意识的“寻求心”与“决定心”分别境界。

由于第六意识的“寻求心”与“决定心”而产生染污心或者善法心,造恶业或善业由此而生。从而也影响前五识,本来前五识是没有能力造恶业或善业的,但在第六识的影响下,随第六意识而造恶业与善业,所谓眼识随意识转。

但如果第六意识生起时是一种散乱的心,没有作意生起,那意识就称为“率尔堕心”,只缘过去境。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下一篇:《金刚经》的生活实践
 读经有感
 早期丛林的修学生活形态
 纪念传清法师
 不拘文字 当求妙悟——《禅林宝训》读后感
 我对唯识学的基本看法
 一种现象起灭的思维
 学习佛法的思路
 佛教信仰之门
 在复杂人事中学会淡定
 略述“普请”及其当代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六[栏目:慧律法师]
 相应1经 自身内无常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法句经讲记(三十六)[栏目:传道法师]
 禅诗分类[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弟子为刚断气之亡者助念,某同修向亡者开示,请亡者从眉间处出来,并请一位男众以手凌空,从亡者足底扫至面..[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二、依师熏修 珍惜暇身[栏目: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