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8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

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戒法

依六识缘六境,在认识过程中我们的心识不断的现起,但现起也有相应的次第过程。就五识身而言,五识只缘当下一刹那——率尔心(缘外境最初的一刹那),作为五识本身并没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也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当五识生起,要无间的相续,必定是要第六意识的生起。在不散乱的情况下(作意现起),生起第六意识的“寻求心”与“决定心”分别境界。

由于第六意识的“寻求心”与“决定心”而产生染污心或者善法心,造恶业或善业由此而生。从而也影响前五识,本来前五识是没有能力造恶业或善业的,但在第六识的影响下,随第六意识而造恶业与善业,所谓眼识随意识转。

但如果第六意识生起时是一种散乱的心,没有作意生起,那意识就称为“率尔堕心”,只缘过去境。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下一篇:《金刚经》的生活实践
 认识佛法的佛法
 百丈《古清规》之辩析
 丛林清规之开创者
 论缘起的生命观——依三自性建立生命观
 《金刚经》的生活实践
 在复杂人事中学会淡定
 修行次第
 谈学习佛法
 略述“普请”及其当代意义
 早期丛林的修学生活形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B 第832经叙述戒、定、慧三学,并对三者加以阐释。[栏目:界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中国佛学 四、灵魂与佛性(一)法性说与神不灭论[栏目:中国佛学]
 十牛图颂(宋.廓庵师远)[栏目:禅宗文集]
 30 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栏目:本性法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下 三 太子到农村去[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方便制戒[栏目:持戒]
 五位[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日本企业精神与中国禅文化(王绍璠)[栏目:佛教与经济]
 懂得了因果 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