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4

心识生起缘境过程

读《瑜伽师地论》心得之二

戒法

依六识缘六境,在认识过程中我们的心识不断的现起,但现起也有相应的次第过程。就五识身而言,五识只缘当下一刹那——率尔心(缘外境最初的一刹那),作为五识本身并没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也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当五识生起,要无间的相续,必定是要第六意识的生起。在不散乱的情况下(作意现起),生起第六意识的“寻求心”与“决定心”分别境界。

由于第六意识的“寻求心”与“决定心”而产生染污心或者善法心,造恶业或善业由此而生。从而也影响前五识,本来前五识是没有能力造恶业或善业的,但在第六识的影响下,随第六意识而造恶业与善业,所谓眼识随意识转。

但如果第六意识生起时是一种散乱的心,没有作意生起,那意识就称为“率尔堕心”,只缘过去境。


{返回 戒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下一篇:《金刚经》的生活实践
 一种现象起灭的思维
 禅宗寺院管理在当代语境下的诠释
 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佛教信仰之门
 论“大师”
 学习佛法的思路
 宁静与明智
 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略述“普请”及其当代意义
 前面的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C 1083经:本经以大象小象之别,来比喻新耆比丘的之间的差别。[栏目:界定法师]
 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正念动中禅 第六日法谈 圣者、八圣道、受[栏目:正念动中禅]
 安居第十九日(二):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在日常生活中,佛教徒需要进行怎样的修行?[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一念之间(上)[栏目:达观法师]
 不会调伏烦恼的原因[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8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昙无谶与《大般涅槃经》[栏目:涅槃宗]
 坏掉的西瓜[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