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真实相信无欺的因果法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6

真实相信无欺的因果法则   
 
   因果业力无欺而存,纵使无量诸佛之手亦无法遮止,故我等亦当圆满信心,依教奉行,恒常具有对上师无伪的诚信、无勤生起对于无怙众生的大慈大悲、真实相信丝毫无欺的因果法则。以前喇嘛仁波切的根本上师昌根阿瑞仁波切午炊时,若划了三根火柴还没能将火燃起,这一天他就不再吃饭了,因为他觉得划三根火柴已够浪费了。昌根阿瑞仁波切从不践踏一切文字,因为文字是诸佛菩萨智慧与事业的显现,纵是日常所用的钞票,也不随便乱放。有一次,昌根阿瑞仁波切搬家时,侍者一时找不到捆绑口袋的绳子,便随手拿了一条旧哈达。此哈达是弟子献予昌根阿瑞仁波切的,又短又细,几乎就是几缕破线而己。但当昌根阿瑞仁波切发现后,严厉呵责侍者:“你觉得这不是一条哈达吗?它代表别人的一片诚心,你却随随便便将其糟蹋。从今以后你不要再当我的侍者了! ”喇嘛仁波切六十岁前没有穿过新衣服,只穿上师昌根阿瑞仁波切的旧衣服。此非经济拮据,而乃细致辨别因果而于日常行持中谨慎抉择之故。因此,一定要信任因果,如古德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如是应时时铭记心中!

  有者曰:成就者已超越因果,故可任运行持,不必取舍因果等等。然需了知,超越因果绝不等同于拨无因果,任运而行绝不是胡作非为。圣者功德与凡夫习气的显现,即使表面相似,实质却迥然不同。大平等见解中,固然无破立取舍、善恶分别,但是又何曾离开过法度与智慧呢?纵观释迦牟尼佛及诸大成就者的一生,可谓尽善尽美,已远离一切业际颠倒、无明迷乱。凡夫以分别心无法揣度之处,只能承认是具有密意的。而所谓密意,即智慧之别名。因此,真正的大成就者,对因果正理的信心远超常人。正如莲花生大士所言:“证悟见解广如虚空,取舍因果细于粉末。”

  现前有些人于上师处求得灌顶、传承后,就自命不凡,以密乘弟子自居,轻视显教戒律,行持密法中的不共行为。然需了知,只有真实证悟本体见解者,才是真正的密法弟子。在未证悟前,应谨慎地根据自己的定量,守持诸乘戒律与学处,护戒如目。因平常所修之净行,均为获得本体之助伴,故不能轻视彼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05年大众学佛研究会开示
下一篇:安藏竹根玛与雪狮——信心圆满并非易事
 皈依之五种支分戒
 修法切忌高攀 尤需谨慎护持密宗誓言
 如何理解一法当中圆融一切法义
 大乘行者严守三个学处之摄集善法戒
 如何观察上师 三 信心圆满
 依止上师和观修前行的重要性
 支分戒律不可忽视
 善巧教育孩子
 烦恼沉重是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呈现的最大障碍
 修行应实实在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悟转法华[栏目:惟觉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八十八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成佛必备的条件是什么?[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恭敬经典[栏目:宣化上人]
 部派佛教人寿长短业果之探讨(释宗平)[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栏目:道证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六九)[栏目:杂阿含经]
 天天向上 向快乐致敬[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患眼痛的少女[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栏目:普献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