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H 569经、570经:此二经都是梨犀达多尊者回答质多罗长者的提问。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0

  569经、570经:此二经都是梨犀达多尊者回答质多罗长者的提问。前者涉及到“界”,后者涉及到“身见”。

  问题一:“所谓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

  回答:“眼界异、色界异、眼识界异;耳界异、声界异、耳识界异;鼻界异、香界异、鼻识界异;舌界异、味界异、舌识界异;身界异、触界异、身识界异;意界异、法界异、意识界异。是名种种界。”

  上面所讲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尘)与六识。六根有六根的自体,比如说眼根与耳根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所谓自体,也就是根、境、识三者的界限,故经中说“眼界异”。

  问题二:“诸世间所见,或说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云何,此诸异见,何本、何集、何生、何转?”其大意就是说世间有种种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产生的根源究竟是出于何种源因?这是佛教乃至一切宗教都要回答的一个哲学命题。

  回答:“凡世间所见,或言有我,或说众生,或说寿命,或说世间吉凶,斯等诸见,一切皆以身见为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转。”

  此处所阐述的重点着眼于“身见”。“身见”是一种思想观点,其观点主张具有独立不变的个体和永恒“我”的观念。后来的论师从五蕴作分析,得出“二十种身见”,主要有:以色蕴为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所”;以色蕴为“我所”(异我),其他四蕴为“我”;以“我”在色中(色中我、我中色);以色蕴在“我中”(我中色、色在我)。每一蕴都有这四种情况,共计二十种。身见的核心,乃是我见。

  关于何谓“身见”,本经中阐述得很详细:“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色异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识见是我、识异我、我中识、识中我。”——这就“身见”的定义。

  571经:主要叙述摩诃迦比丘施展神通。有一天诸大比丘都到质多罗长者家都应供。应供完毕,在回来的路上,行至半道,天气闷热,“于春后月热时,行路闷极”,大家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有一位比丘名叫摩诃迦,他对诸上座说:“今日大热,我欲起云雨微风,可尔不?”就是运用他的神通,能使天上刮风下雨。在得到大众的许可后,摩诃迦尊者“即入三昧,如其正受”。不久,“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风亹亹从四方来”。当抵达了精舍后,摩诃迦尊者便止住了神通,还于自己的寮房。而质多罗长者就尾随其后,亲眼目睹了摩诃迦尊者施展神通的经过。他暗自思忖道:“最下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况复中座及与上座!”当再次见到摩诃迦尊者时,他很想再次领略一下尊者施展一下神通。尊者对他说:“我施展神通时,你不要害怕啊!”在长者一再的请求下,摩诃迦尊者答应再演示一次,经中对此描述道:“尊者摩诃迦即入火光三昧,于户钩孔中出火焰,光烧其积薪都尽,唯白迭不燃。”

  经中的重点是:“当知此者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余道品法。”如果心术不正、动机不纯,纵然修得了神通,也是本事越大,祸害越大。(11.3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I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为系缚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质多罗长者为之决疑。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G 568经:本经主要叙述质多罗长者请教迦摩比丘有关“行”等一些问题。
 漫说《长阿含》(卷十)~B 二、不思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P 1309经:本经叙述杀灭瞋恚可得身心大..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K 1304经:本经叙述若身心不放逸,则魔..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八)~D 四、瞿昙弥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N 第81经(富兰那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N 第482经(喜乐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
 漫说《中阿含》(卷九)~F 六、手长者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C 1327经、1328经:此二经叙述鬼神劝..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M 987经:佛陀对弟子们说,“我于二法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布施[栏目:惟觉法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栏目:慧律法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4[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瑜伽师地论》提要[栏目:郑伟宏教授]
 信心与治疗[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一亩净田农禅学[栏目:禅茶文化]
 四十四世 永明延寿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下篇 不共同内前行 第一讲 皈依[栏目:龙钦前行]
 龙树亲友书 第二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以佛法研究佛法 三、「法」之研究[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