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家人的根本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1
出家人的根本
如瑞法师
  在生活当中,我们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互相争执,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作为一个出家人,对自己得有一个严格的要求。佛说:心抱于结使,不应著袈裟。我们天天努力地勤修戒定慧,都没办法一下子把烦恼消除,更何况放任自流,让心放逸,导致身口的放逸。这样,我们又怎能对得起这一日二餐,对得起这一身的袈裟,又怎能对得起佛陀!
  我们想想,佛陀的功德有多大,他老人家圆寂了,但留下来的福报,给他的子孙,吃也吃不完,用也用不尽。当我们端起钵来吃饭的时候,当我们搭上这顶袈裟的时候,有没有生起来感恩佛陀的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闹烦恼!再问问自己:当我这一口气不来的时候,又能给众生留些什么?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心生惭愧,好好地忏悔自己。
  也正是由于这颗心难调难伏,佛才制立戒法,在事相上告诉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因为这一切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所以初出家,来学习、了解戒律,依戒而行,这就是我们的修持。如果一开始就说:“根治心才是根本,学戒不也是为了对治心吗?我修心就好了。”说得一点也没错。但出家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知道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出家人的本分是什么。持戒就是本分,定慧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想想,如果出家人没有了一个生活的轨则,又怎样成为一个出家人,戒德从哪里产生?又怎能产生清净的定慧来破除烦恼。
  一个厦大的学生,看到妙吉祥寺的学生,就说:“见了这里的出家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我们也在学校也见过出家人,但我很疑惑,我们在家人做的,出家人也能做,究竟出家与在家的差别在哪里,难道只是剃一个头?难道只是披上出家人的衣服?看了妙吉祥寺的出家人,才知道出家人的不同点是有戒的。”
  所以我们要常常给自己一个反省,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们每天精进地修行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去打妄想,去闹烦恼!这样慢慢惭愧感恩的心就会生起,与道不相干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普陀山佛学院与五台山普寿寺尼众联谊会开示
下一篇:作个快乐自在的出家人
 学以致用 惭愧忏悔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五
 说沾光
 勤转念 证菩提
 略说五戒 四
 祈请善知识应具之心
 每天进步一点点
 法句经开示 常礼敬佛陀
 实语第一味
 我们将到何处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七、示信寂之法语[栏目: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我已经学佛好几年了,怎么还没有成就呢?[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481-500)[栏目:冯学成居士]
 佛教养生观 一、佛教养生的基础[栏目:佛教与养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如何了生脱死[栏目:传喜法师]
 直心是道场(宣化上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性空”与“相空”[栏目:仁清法师]
 正分17 不舍愿菩提心(6)[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