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持名念佛
 
{返回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9

持名念佛

净土预研班 释慧照  

  念佛有两种,一种是心念,一种是口念。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他重在心念。二祖善导和尚以后,重在口念。心念和口念都可以成功。不过,口念的力量比心念的力量强,因为口念容易理事圆融。容易得到佛与众生相应。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指口念。至于心念,那是上根利智的人所修,不能普被三根。古德说:心念没力的时候,口来帮助。自从善导和尚以来,都采取口念,用口出声持念佛名。心念也好,口念也好,都有一个原则:就是佛号一起时,一点杂念不可以有。若计较人我是非,就不是念佛人。所以念佛的时候,过去的一切事不要想,假使心里有了杂想,就要赶紧念佛。如意事不想,人往往得意时,便笑逐颜开,得意忘形,这都是成道的障碍,是临命终时的障碍。过去不如意的事不想,令人悔恨交加,这时赶紧念佛,若记恨在心,死不瞑目,一定堕入六道轮回。念佛人应该活得自自在在,死得洒洒脱脱。换言之,要活得清清净净,死得清清净净,这才是大丈夫。如果我们每天不是起心碍境,就是引境碍心,此是大愚痴人。
  假如过去造过罪业,就要至诚恳切求忏悔,忏悔时要心念口言,要把罪过从口里说出来,能痛哭流涕更好,说明忏悔是从心底彻底流露出来的。忏悔过后,心里要不留痕迹,不要把它放在心里天天追悔。要知道,天天后悔,不断悔恨,若是悔箭入心,就会坚不可拔。这种念一动,临命终时就现境给你看。这是入六道轮回的境,所以不能要。而要欣乐求往生,见阿弥陀佛的心。若此心强,西方极乐境就现前,一定能往生。
  持名念佛,也要靠助缘。拜佛就是其一,拜佛时,要身口意三业清净,身礼佛就是身业清净;口称佛名就是语业清净;心想佛就是意业清净。三业清净自然能帮助我们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否则身起身落,心中无佛,佛中无心,这只能是徒劳。但拜佛不能随缘修。另一助缘是持戒,可以随缘持,如果持戒谨严,三业清净,则可净除杂念,一心念佛了。念佛的功夫,就是教我们制心一处,那一处才是你的真心,念佛就是制心一处,制佛于心,制于一处,处于无处,但不要分别佛与心。
  “道人无财,以法为财;道人无亲,以法为亲。”希望大家从一句佛号中得成就,离苦得乐,发菩提心,与所有众生同生安养,脱离苦海。


{返回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鹦鹉念佛往生
 令众生欢喜
 持名念佛
 忘记自我
 正念
 偶感
 普寿寺夏安居
 信因信果
 出家的感想
 清平乐 祭奠父亲
 信愿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克服恐惧 老虎洞[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六根忏悔 是一种包含人类精神整体的忏悔[栏目:忏悔业障]
 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栏目:大安法师]
 修习之法·选释之二[栏目:圆慈法师]
 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槃思想的起源[栏目:其它]
 忍辱波罗密(南怀瑾)[栏目:忍辱]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W 1317经、1318经:此二经为迦叶天子赞叹比丘的功德。[栏目:界定法师]
 怎么叫出佛身血?[栏目:宣化上人]
 正见 第三章:一切是空[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万万不可邪淫,忏悔我的邪淫和罪过[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