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一、《楞严经》的题旨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39

三一、《楞严经》的题旨

  《佛说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其题旨今可分作五义言之即:
  (1)境智为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2)机益为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3)性修为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4)要妙为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5)因果为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第一“境智为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悉怛多”的意义是“白”,“般怛啰”的意义“是伞盖”,加上“大”就是“大白伞盖”。“白”为众色之本,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如同“心”一样,心本清净,四圣六凡,无漏有漏,染善得善,染恶得恶,所谓“一切唯心造”是也。
  “伞盖”是名词,如地藏王菩萨头顶有伞盖,从前大官出行也有伞盖。伞的意义为遮,遮的作用有二,一是遮日,怕热;一是遮雨,怕湿。怕热是火,心火烧尽功德而生瞋恨。怕湿是水,由爱生贪。而瞋贪是因痴而生,名之曰三毒,又叫做三恶根。如无三恶根,则一切恶法都不能生起来。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盖”是在“函”的上,例如茶壶、皮箱之类,有函有盖。盖的作用是怕失,有盖即不失。遮是遮恶,盖是盖善,是盖一切的功德。所以伞盖二字,就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果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真心”,唯真心才能如此。故伞盖的意义就是讲真心。
  “印”是印证,如签名盖章,表示是真的。平常的印或系木质、石质、铜质、金质,乃至玉质,这些都是有上印。例如玉质在金质以上,金质又在铜质之上。现在讲的无上宝印,是无有比这个印质更上的。这个印也是指真心。佛经上说的“印心”或“心印”,就是这个意思。初祖传二祖是传心印,五祖传六祖亦是传心印。担保盖印,是有真心的。佛担保众生成佛,是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能担保成佛。真心不但一佛二佛俱有,就是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诸佛都是一样的,诸佛学了经,所以才能成佛。故此经是清净海眼,也可说是佛眼。
  “佛顶”是佛的头顶,佛有三十二相,顶上有无见顶相,是表明最尊无上,最妙无见。“大”是表明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例如云“大慈大悲,大智大行”,更可作为称赞的词句。
  以上都是讲的 “真心”,有境有智,境是理(体),例如宝石。智是照(用),例如宝石的光。如表:
  (图缺)
  境——理(体)——例如宝石。
  智——照(用)——例如宝石的光。
  真心是包含太虚,量周沙界的。众生的心为无明遮蔽,以致反为色身所包。其实山河大地虽然都在虚空里面,而真心却是在虚空外的。如图:
  以上所讲:“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是讲真心的“境”;“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是讲真心的“智”,所以叫做“境智为名”。
  第二“机益为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救”是救济,“护”是保护,“因”是对果言,“果”是佛果。未成佛以前,经过三大阿僧只,叫做因地,前生是狗是牛或是其他动物,必有父母,这是因地的亲人。佛要度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是前生的父母,所以成佛后,要度因地的亲人。
  “性”有本性和石性两种。“本性”是“佛性”,例如摩登伽虽是私娼之贱,但本性不失。“石性”是“爱性”,摩登伽深爱阿难,就是石性,不是她的本性。
  阿难与摩登伽是多劫的夫妻,所以爱如石坚。假如不是佛嘱文殊师利以咒语救出,阿难是会堕落的。此经为什么以阿难与摩登伽做主角呢?因为阿难是佛的亲弟,随佛在空王佛前同时发心,阿难喜多闻,不专心修行,所以未成佛。盖修行人必须自修自证,他人绝不能代替。以佛的神通,兄弟之亲,尚不能替阿难代修代证,何况凡夫?摩登伽是一个最下贱的女人,见佛修行,即证三果,她是无心学佛,犹证三果,吾人若稍用心修行,自然可超过她的成就。所以此经用他俩做主角,就是这个原故。
  凡人都有“心”,但不是“菩提心”。菩提者,觉悟也。只要学佛觉悟,就是菩提,就是救护亲因,就可度脱阿难,佛无所不知,是正遍知。“入”有二义,一曰“悟”入,二曰“证”入。“海”,深广无涯,所谓“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以上所讲“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是讲的“机”;“得菩提心,入偏知海”,是讲的“益”,所以叫做“机益为名”。
  第三“性修为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因为人都有真性,但不知道,故曰“密”,有真性而不去修行,就不能证。好像镜子有尘垢一样。
  “了”的意义有三:其一为“明了”,其二为“显了”,其三为“完了”。
  修则明,明则显,不明不显就未完。假如无真心,就不能成佛。如同磨砖不能作镜,煮沙不能成饭。但有真心而不去修行,也不能成佛。修德有功,则性德方现。众生同佛一样者是“性”;而所不同者是“修”。众生同具“佛性”,“性”是真平等的。众生不照“佛修”,“修”就有差别了。
  以上所讲“如来密因”是“性”,“修证了义”是“修”,所以叫做“性修为名”。
  第四“要妙为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大方广”、“妙莲华”,都是经名。经中之“王”有二:一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一为《妙法莲华经》。此经包括了这两部经,讲明真心。
  华有七种:一华多果,多华一果,先华后果,先果后华,有华无果,无华有果。以上六种华,如同凡夫,外道,小乘。莲华则不同,是华果同时的。所谓: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这是菩萨因果,是大乘的。
  十方诸佛由心所生,“心”就是“佛母”。十方诸佛由“陀罗尼”成佛。陀罗尼者,即总持之义,“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一字陀罗尼,少字陀罗尼,多字陀罗尼,及无字陀罗尼。举例如下:
  一字者,如唵、哑、哞等字。
  少字者,如往生咒等。
  多字者,如大悲咒等。
  无字者,即真心。
  咒即经,经即咒。有能解释者曰经,不能解释者曰咒。所以经是显咒,咒是密经。
  以上所讲,大方广妙莲华王是叫 “妙”,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是“要”,所以叫做“要妙为名”。
  第五“因果为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灌顶章句”,是说从密部五部中之灌顶部而出,菩萨以智慧灌顶,奸像印度国王以四大海水灌太子的顶,行礼接位成王。“诸菩萨”者,即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至等觉,五十五位。“万行”者,广修六度而行佛事也。“首楞严”,即一切事究竟坚固。楞严大定,无出无入,无去无来,无动无静,无一时不在定中,即是真心。
  以上所讲,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是“因”,首楞严是“果”,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一乘之佛果,所以叫做“因果为名”。
  本经于七卷半中,文殊请问佛,当何名此经?佛告以上五种名字,今概言其“题旨”如是。(慈引记)


{返回 慈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二、圆觉经的答问
下一篇: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心经》的要义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五、律宗胜义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二、念佛会饿死吗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四三、谈仁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三八、印度甘地
 成唯识论讲话(卷四)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三、随机设化的佛教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一九、嫉妒与爱护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八一、参观印度鹿野苑新塔落成典礼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一四、佛教与民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密宗瑜伽的几种修习方法(洪丕谟)[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85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酒肉穿肠过,如同进魔道[栏目:索达吉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七)[栏目:杂阿含经]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四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第八十二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金刚经注解》三十二[栏目:涤华禅师]
 非恶意摔坏佛像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增支部三集65经·白话版[栏目:重要经论]
 觉者之言 第四道支 正业[栏目:三界智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